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崔静)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16日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组织部分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馆员及专家学者等围绕“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建言献策。专家们纷纷建议,要进一步提升春节活动的时代感和参与性,使春节的核心价值在创新、求变中得到传承、发展。
中央文史馆馆员、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认为,各地在策划春节活动时,应注重在传承传统风俗的同时引入新的时代元素,如组织民众举行民俗踩街、提灯游行、焰火表演等,把市民从家中引向户外,从家庭引向社会。
此外,鉴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使城市小区内邻里间的交往有所减少,陶思炎建议组织社区“新年团拜会”,在活跃新年气氛的同时,增进邻里间的了解与团结互助。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岳永逸等多名专家认为,当前春节年味不浓、不少青少年热衷“洋节”却对中国传统节日态度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春节的庆祝活动愈发缺少民众的参与性。
“让市民‘看’春节仍然是不少地方春节文化活动的基本特征。”岳永逸说,实际上,能够让百姓积极参与的春节,才是政府组织活动的目标,各地应该想办法,将“旁观型春节”变成“参与型春节”。
岳永逸举例说,如果能够提供父亲抽陀螺、抖空竹,母亲剪纸、绣花,孩子转呼啦圈等阖家老少同台玩乐的舞台,春节庙会现场定会更加热闹非凡。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交流的增多,春节等传统节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说,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十分重视传统节日文化问题的调查研究,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此前,国务院参事室与中央文史馆已多次就这一主题展开调研,组织专家进行研讨。
陈进玉表示,今年四季度,国务院参事室与中央文史馆还将举办第二届春节文化论坛。对于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馆员及各方面专家学者提出的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将及时整理提供给国务院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