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大专家写小文章
准确、生动、有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兼备内容
涵盖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作者
荟萃全国一流文史专家
“我在读《文史知识》”青春公益校园行(第六站)·读《文史知识》抒怀
岁月流逝,春秋代谢,唯有对青春的执着、对传统的守望,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追求。新的一年,本刊开始了“我在读《文史知识》”青春公益校园行,以实际行动,传递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校园行的第六站,我们来到了首都师范大学。本期就为大家呈上文学院小学妹吴天宇亲近《文史知识》的图文。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您可以在微信、微博、博客上转发,并将截屏发至编辑部邮箱,我们将选出幸运读者并送出精美小礼品。
请输入标题 bcdef
生小不相识
同是长干人
请输入标题 bcdef
这个题目有一点点遗憾和感慨在里面。遗憾的是,读了四年的汉语言文学,却没有早早地接触《文史知识》。感慨的是,还好在第四个年头里及时地遇上了她。
老师跟我说,他大二时就开始读这本杂志了。我有些吃惊于《文史知识》杂志的生命力之强,也隐隐感受到了她的魅力所在。果不其然,拿到杂志的时候,第一眼就被封面设计吸引了,设计简洁而清爽,配色很温柔。后来我在“中国知网”搜《文史知识》,发现原来她每年的封面都是一个系列,设计上维持了风格的统一,让人有一种想收集完全的冲动。让我觉得有趣的是,自打创刊始,每年一个风格似乎已经成了惯例。用当下说得滥的词来形容,可以归纳为“情怀”。可是我认为,“情怀”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过分强调就是矫情,不如说是一种一以贯之的坚持和理念,就如同这本杂志最初的创办宗旨是“大专家写小文章”,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知名学者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满满的“干货”,却又生动有趣。从创刊之初朱东润、费振刚等先生的文章到如今叶嘉莹、黄朴民等老师的文章,都是如此。这种不变的理念长久地作用于实践时,往往会比“情怀”二字更让人动容。
第六期有一篇文章《李斯死于“CIH病毒”》。乍一看觉得不像是应该出现在这种杂志中的文章,仿佛太不“学术”了些。但仔细读来,不过是作者梁满仓老师以“CIH病毒”比喻李斯之死。这个比喻有些意料之外,又十分贴切。梁老师描述了李斯对两类老鼠的看法和他为官后的所作所为后得出结论,李斯潜伏于内心的性格和志向正如“CIH病毒”潜伏于电脑,终有一日会爆发毁灭。如果阅读《史记》,其实也可以从司马迁的描述中分析出李斯的性格和他未来的悲剧结局。但是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更加直观地体会到,赵高不是害死李斯的根本原因,害死李斯的真正凶手是他自己。这篇文章告诉我,学术也可以很活泼。它从来不是曲高和寡、高高在上的,而是需要被大众接受,然后启发大众多一个思路考虑问题。一位老师曾说,有的东西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多种舆论。对于文史来说,这句话就适用。伟大的作品有复杂的思想内涵,历史中的人物与文明也从来不是扁平的,需要有更多的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去充实、挖掘文学和历史中注意不到的细节和内涵。而《文史知识》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研究者在此阐述自己的学术研究;而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在这里发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文史知识》是一本有“文人气”的杂志。我曾经思考“文人气”究竟是一个什么具体的概念,去网上搜却也没有准确的定义。读过《文史知识》中各位老师的作品后似乎有了那么一丝模糊的感受:是一种从容的,对自己所研究的文史领域信手拈来而又能够娓娓道来的感觉。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甚是激动,姑妄言之。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感谢您对本刊的厚爱,2017《文史知识》继续贴心陪伴您,忙碌中别忘了订阅哦:
一、去往邮局征订,邮发代号2-271。
二、通过邮局向杂志社汇款订阅新刊和部分旧刊,邮购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文史知识》杂志社(邮编:100073),电话:63458229。汇款时请写清楚所购买的期数、数量及联系方式,加收总价的10%邮费,需挂号的另加3元挂号费。
三、北京的读者可以去往三联韬奋书店、万圣书园、伯鸿书店购买,也可直接到杂志社购买(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乘车路线:乘300路、特8路、631路、698路等公交车在六里桥南站下车向东200米路北;地铁9号线六里桥东西南口出往西走200多米左转穿过小区,中华书局801房间)
四、需要网上购买的读者,请登陆“杂志铺”网站(),京东商城中华书局官方旗舰店()然后在搜索栏搜索“文史知识”,即可看到《文史知识》的订阅信息,按照网站购物流程购买即可。
五、集体订购电话:010-63458229。
六、您也可以添加《文史知识》的微信公众号“wszs1981”及时获取《文史知识》的更多信息!征订在即,请千万别错过。如没有赶上订阅,请汇款至编辑部或拨打010-63458229咨询。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