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期刊社组织学习“听《文史哲》三位编辑讲述办刊的故事—薪火相传

期刊社组织学习“听《文史哲》三位编辑讲述办刊的故事—薪火相传

期刊社组织学习“听《文史哲》三位编辑讲述办刊的故事—薪火相传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2022年4月19日,期刊社组织部门同志集体学习了“听《文史哲》三位编辑讲述办刊故事—薪火相传,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文章

投稿杂志文史怎么写_文史杂志投稿_文史文章投稿

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2022年4月19日,期刊社组织部门同志集体学习了“听《文史哲》三位编辑讲述办刊故事—薪火相传,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文章,罗凌虹社长兼总编主持了这次集体学习。会上期刊社的年轻编辑邵育洁朗读了这篇文章,随后大家纷纷谈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肖卓豪副主编谈到,听完《文史哲》三位编辑的办刊故事,认识到编辑工作尽管是枯燥的,但是高水平期刊视质量如生命,这不仅体现在思想上,也体现在行动上,希望部门编辑能够认真学习三位编辑的办刊精神,紧抓质量,要不厌其烦地把稿件完善到极致。

吴庆文编审听完这段故事感同身受,她表示在期刊社工作了30年,见证了期刊社的发展历程。她认为编辑最重要的品质是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对出版事业投入真感情。由于我们的期刊主要刊载陶瓷材料类(含艺术文科类)的学术论文,因此,她认为编辑的应该努力拓宽知识面,并掌握材料类、编辑类以及时事政治方面等知识。最后,她还提出要做一个优秀编辑应该具备以下三条:(1)对期刊负责,期刊办好了,自己也就自信了;(2)对作者负责,高水平的编校工作能够显著提升作者的论文质量,有利于扩展作者群和读者群;(3)对自己负责,只有认真、严谨的工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实现编辑的价值。

邹国英编辑说到,以前在期刊社主要从事排版工作,现在转型编辑工作,感觉责任更大了,今后将尽快熟悉编辑业务,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并虚心向各位前辈学习。她认为积极主动与作者开展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快速提高稿件的质量水平。

邵育洁编辑说到,入职半年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获益良多。作为一名年轻编辑,还有很多编辑知识和技能需要学习掌握。编辑工作需要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细到文章格式,甚至参考文献的标注都需要反复核查与校对,马虎不得。

邹继艺编辑带领大家回顾了期刊社两本刊物的创刊及发展过程,在老一辈期刊人的共同努力下,《陶瓷学报》和《中国陶瓷工业》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来之不易,希望在新期刊人的奋斗下,更上一个台阶。

梁华银编辑着眼于编辑部现有的老中青格局认为,在编辑部中需要传承的有四点:一是办刊事业的传承,将《陶瓷学报》和《中国陶瓷工业》继续向一流期刊看齐迈进;二是办刊能力的传承,向老一辈编辑工作者学习“专业、专一、专心”的办刊态度,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刊能力;三是办刊精神的传承,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编辑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四是办刊氛围的传承,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融洽和谐、积极干实事的办刊氛围并一直传承下去。

王三海编辑从办刊质量、稿源及读者三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认为:首先,每篇投稿必须做到与作者真诚地沟通,提升付排文章质量;其次,要以稿件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为最高录用标准;再次,在期刊的转型发展阶段,应该更多地借助新媒体进行论文推广工作,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罗凌虹社长兼总编对大家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认为《文史哲》期刊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持续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编辑们的辛勤付出。故事非常真实感人,虽无豪言壮语,却朴实无华地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一本好的期刊背后一定有一群优秀编辑在默默无闻地奉献。希望大家以故事中的三位优秀编辑为榜样,将《陶瓷学报》和《中国陶瓷工业》两本期刊办出更高水平。

文史杂志投稿_投稿杂志文史怎么写_文史文章投稿

上一篇: 其他类型散文的创作手法
下一篇: 中央财经大学2022年各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哪些专业较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