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峰,生于1965年,上海市人,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1990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东亚思想文化专业),获修士学位,2003年9月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东亚思想文化专业)博士课程学分修满毕业,2004年4月获得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博物馆职员,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日本中央学院大学、学习院大学、中央大学、樱美林大学兼任讲师、早稻田大学客座助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从事出土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著有《上博楚简思想研究》,译有《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网站《简帛研究》主持人。:caofeng@sdu.edu.cn
论文
1 《孔子正名新考》、2009年3月 《文史哲》2009年第2期
2 “『管子』四篇と『韓非子』四篇に見える名思想の研究”、2009年3月 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人文科学》第13号
3 “《尊德義》分章考釋”、2009年2月 《中国文字》新34期,台灣藝文印書館出版
4 “《荀子?正名》篇新论”、2008年12月 《儒林》第四辑,山东大学出版社
5 “《恆先》研究综述――兼论《恆先》今后的研究方法”、2008年11月 《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4期
6 “《三德》所见‘皇后’为‘黄帝’考”、2008年9月 《齐鲁学刊》2008年第5期
7 “《尹文子》所见名思想研究”、2007年9月 王中江主编《新哲学》第七辑、大象出版社
8 “《三德》研究四题” 、2008年8月 《简帛研究200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 “《近代の中国学界における「疑古?释古」问题の再认识》”(日文,西山尚志译)、2008年6月 《东方学》第116辑
10 “《黄帝四经》所见‘执道者’与‘名’的关系”、2008年5月 《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第7期
11 “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圆圈内文字新解”、2008年4月 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
12 “A return to intellectual history: a new approach to Pre-Qin discourse on naming?”,Joseph E. Harroff译、2008年3月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中国哲学前沿)》2008年第2期
13 “‘名’と‘法’の接点”(日文)、2008年3月 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人文科学》第13号
14 “《呂氏春秋》に見える‘名’の政治思想研究”(日文)、2007年12月 多田狷介、太田幸男编《中国前近代史论集》、汲古书院
15 “出土文献能够改写思想史吗”
《文史哲》2007年5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6期《学术评论与反思》版
《新华文摘》2007年24期《历史》版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历史学》2007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1期《批评与争鸣》版
16 “《三德》零释四则”、2007年6月 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三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17 “谈《三德》的编联与分章”、2007年6月 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三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18 “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学研究的新路向”、2007年3月
《山东大学学報》2007年2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6期
19 “いわゆる《黄帝四经》に見える‘名’の研究”(日文)、2007年3月
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人文科学》第12号
20 “《黄帝四经》所见“名”的分类”、2007年1月
《湖南大学学報》2007年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5期
21 “《三德》研究八题”、2006年12月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三期、岳麓书社
22 “关于上博楚简《三德》九号简文的释读”、2006年12月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23 “‘色’与‘礼’的关系”、2006年11月
《孔子研究》2006年6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4期
24 “《三德》与《黄帝四经》对比研究”、2006年11月
《江汉论坛》2006年11期
25 “山东出土文献概述”、2006年9月23日
《联合日报》
26 “从自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2006年5月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古今论衡》14期
27 “孔子‘正名’の再检讨”(日文)、2006年3月
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人文科学》第11号
28 “楚地から出土した思想文献の地域的特色”(日文)、2006年3月
早稻田大学アジア地域文化エンハンシング研究センター编《アジア地域文化エンハンシング研究センター報告集Ⅳ(2005年度)》
29 “《尹文子》に見える名思想の研究”(日文)、2006年3月
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编《东洋文化研究》第八号
30 “汉代より见た民间建筑”(日文)、2005年12月
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新第3期、翰林书房
3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简《昔者君老》译注”(日文)、2005年11月
上海博楚简研究会《出土文献と秦楚文化》第二期
32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所见几个重要概念的研究”、2005年6月
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2002~200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3 “谈《恆先》的编联与分章”、2005年6月
《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10期
34 “上博楚简《昔者君老》新译”、2005年4月
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二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35 “自生から自爲へ――《恒先》政治思想研究”(日文)、2005年3月
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编《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九号
36 “《鲁邦大旱》初探”、2004年7月
廖名春、朱渊清主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集》、上海书店
37 “试析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中有关‘木瓜’的几支简”、2004年4月
谢维扬、朱渊清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上海大学出版社
38 “名二物三考”、2003年10月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编《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
39 “‘赛金’、‘赛祷’と神社の‘赛钱’及び‘弁当’の起源考”(日文)、2003年9月
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新第1期、翰林书房
40 “郭店楚简《语丛》一、三两篇に见える‘名’の研究”(日文)、2003年2月
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会编《中国哲学》第18号、东京大学文学部
41 “郭店楚简《缁衣》所见的政治思想”、2002年10月
《人文论丛》2001年巻、武汉大学出版社
42 “试析上博楚简《孔子詩论》中有关‘关雎’的几条竹简”、2002年3月
日本郭店楚简研究会编《楚地出土资料と中国古代文化》、汲古书院
43 “对《孔子诗论》第八号简以后简序的再调整――从语言特色的角度入手”、2002年3月
廖名春、朱渊清主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
44 “试论《孔子诗论》的留白简、分章等问题”、2002年3月
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编《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六号
45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に见える‘道’-‘名’-‘法’の研究”(日文)、2001年6月
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会编《中国哲学》第16号、东京大学文学部
46 “辽朝陈国公主墓出土の副葬用马について”(二人合写、日文))、2001年5月
九州古文化研究会编《古文化论丛》第46集
47 “试析已公布的二支上海战国楚简”、2001年2月
郭店楚简研究会编《郭店楚简の思想史的研究》第五巻、东京大学文学部
又见庞朴编《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学》第十七章、2002年5月、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9~228页。
48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における‘刑’-‘名’-‘实’”(日文)、2000年11月
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第11期、和泉书院
49 “郭店楚墓竹简《缁衣》译注”第十六章、第二十一章(日文)、2000年6月
郭店楚简研究会编《郭店楚简の思想史的研究》第四巻、东京大学文学部
50 “郭店楚墓竹简《缁衣》译注”第五章(日文)、2000年1月
郭店楚简研究会编《郭店楚简の思想史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