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上观学习·文史
看文史佳话 品韵味人生
公元前496年农历10月,56岁的孔子与门徒一行离开卫国前往陈国。在经过卫国蒲邑(今河南长垣)时,守城的兵卒不让他们出城,双方便打了起来。
蒲邑是公叔戌的封地,公叔戌是卫国太子蒯瞆的心腹,原在朝中为卿,因反对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干预朝政,被南子诬告谋反,卫灵公便把公叔戌驱逐出首都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公叔戌回到蒲邑招兵买马,准备配合蒯瞆除掉南子,夺取君位。
就在这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来到了蒲邑。公叔戌深知孔子对卫国举足轻重,卫国不仅与鲁国是近邻,而且同为姬姓国家。鲁国为周公之后,卫国是康叔之后,周公、康叔都是周文王的儿子,两国是名副其实的兄弟之国。孔子辞去鲁国大司寇来到卫国,显然是想谋求一番大事业的。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子贡、句井疆、琴牢、颜浊邹等都是卫国人,侍奉过卫国三位国君、贤德闻名于诸侯的蘧伯玉大夫亦与孔子相交甚厚,卫灵公的宠臣弥子瑕又是孔子高足子路的连襟。孔子到卫国时,就住在子路的妻兄、卫国大夫颜浊邹家。孔子刚到卫国,卫灵公就致意孔子,并询问孔子在鲁国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说:“每月俸粟六万斗。”卫灵公也给孔子每月六万斗的俸粟,准备重用孔子。但卫国的几位奸佞权臣怕孔子势力太大,上任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于是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卫灵公虽然一时没能任用孔子,但对孔子的才德却极为赏识。
这个时候孔子到蒲邑干什么呢?莫非是来给卫灵公探听消息的吗?公叔戌心里直犯嘀咕。孔子不是说过吗,“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伐,将寻斧柯。”干脆把孔子灭掉算了,免得后患无穷。于是,派兵卒挡住了孔子的去路。
孔子的弟子子路、冉求、公良孺等都是英勇善战的将才,特别是身材高大、武艺超群的公良孺,带着自家的五辆兵车跟随保护孔子。他对孔子说:“我从前随从先生在匡城遭遇危难,今天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中注定的吧,这回我宁愿战死。”于是亲率兵丁与蒲人大战,勇不可当。公叔戌怕再打下去不好收场,就对孔子说:“如果你能保证不再回帝丘,我就放你们出城。”孔子答应了。双方歃血盟誓之后,公叔戌下令打开东门,让孔子师徒出了城。
孔子一行离开蒲邑便向陈国进发。这时,卫国大夫蘧伯玉派人送信说,卫灵公准备重用孔子,希望孔子马上回来。孔子便立刻决定返回帝丘。
孔子的门徒子贡疑惑地问道:“老师,发誓订立的盟约难道也可以违背吗?”
是啊,老师不是一直都在教导我们要诚实守信、以信为本吗?
“弟子……谨而信”(《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君子……主忠信”(《论语·学而篇》第八章),君子要以忠信为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二章)輗是大车横木的键销,軏是小车横木的键销。人如果不讲信誉,就好比车子没有键销,那怎么能运行呢?
子张曾问孔子,一个人怎样做才能在世上行得通。老师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笃实敬慎,这样即使在蛮貊那些文明落后的国家,也行得通了。如果说话不忠诚守信,行为不笃实敬慎,即使在本乡本里,能行得通吗?”(《论语·卫灵公篇》第六章)为了铭记老师的教诲,子张把这段话写在了自己衣服的大带子上。
取信于民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理念:“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 学而篇》第五章)治理拥有上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家,不仅要勤政敬业,而且要获得民众的信任。
有一次,弟子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说:“为政之道不过是粮食充足、军备充足、取信于民而已。”弟子再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这项。”弟子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项?”老师说:“去掉粮食这项。没有粮食,不过饿死,而自古以来,人生都有一死,但如果不取信于民,那国家就要垮台了。”(《论语·颜渊篇》第七章)老师把取信于民看得比军备和粮食——甚至比生命还重要啊!如今,老师怎么能背信违约呢?
老师向以“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篇》第一章)自居,“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不臆测别人不诚实,却又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才是贤人啊!”(《论语·宪问篇》第三十二章)今天,老师这样的圣人怎么会一反常态玩起欺诈来了?
孔子说:“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篇》第六章)只有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任用。老师如果不守诚信,回到卫国怎能得到国君的任用呢?
面对子贡的质疑,孔子的回答可谓一语惊人:“要盟也,神不听。”“要我以盟,非义也。”在被要挟的情况下发誓订立的盟约,神灵是不认可的。用要挟的手段迫使人订立的盟约,是不合道义的。这样的盟约没有任何道德约束力,它和君子的诚信风马牛不相及也!
2500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话语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那种不合道义的“要盟”,不仅“神不听”,法亦不“听”。
作者为长春师范大学教师、史学博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