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创刊25载,《世纪》杂志将加快新媒体转型的脚步

创刊25载,《世纪》杂志将加快新媒体转型的脚步

创刊25载,《世纪》杂志将加快新媒体转型的脚步同时,在新媒体转型方面加快脚步,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自创办以来,杂志依托全国文史研究馆文史人才荟萃的资源优势,坚持以“三亲”为一贯特色。

文史类杂志哪个好_文史类期刊_文史学术期刊

文汇网讯(记者 叶松亭)日前,创刊25年的全国综合性文史双月刊《世纪》杂志表示,将在坚持“独家、原创、权威”品牌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在原有的反映近百年来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基础之上,继续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加强选题策划,找好角度,深耕细作,提高刊物内容的吸引力。同时,在新媒体转型方面加快脚步,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世纪》杂志,于1993年7月在时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萧乾先生的倡议下创刊。自创办以来,杂志依托全国文史研究馆文史人才荟萃的资源优势,坚持以“三亲”(亲历、亲见、亲闻)为一贯特色,致力于披露百年中国重要史实,发掘历史真相抢救积累史料;不断拓宽视野,与时俱进,逐步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关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存史资政、以史育人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25年的开拓和发展,《世纪》杂志努力朝着“专业化(文史)、特色化(史料性兼可读性)、品牌化(权威性)”的方向发展,坚持 “立足文史馆,面向全社会”的思路,在抓紧 “抢救性”组稿、不断挖掘文史馆馆员和社会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人的第一手珍贵史料的同时,加强同全国各地文史专业人才,特别是中青年学者的联系,把文史界专业人士潜心研究的成果更多而及时地通过《世纪》展示给读者分享。

当前,互联网技术革新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态,对文史类期刊来说,同质化竞争、读者群日益老化、邮发数量逐渐萎缩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求新求变就会在优胜劣汰中出局。

从2016年第1期起,《世纪》杂志实施扩版,新增16页彩页,适应读图时代的需求,同时进一步提高编辑出版质量,特别是在内容上进一步凸显“亲历、亲见、亲闻”和以第一手档案史料揭示重大历史真相、介绍重要历史人物的特色,加强重点选题策划,关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人物题材反映,使杂志创办二十五年来逐步形成的以追求高品位、雅俗共赏、史料价值高、可读性强的独特风格不断加强。

而从2010年左右开始,《世纪》杂志就加强了同网络媒体的合作,提升了刊物在海内外的社会影响力。并于2016年推出《世纪杂志》微信公众号,节选当期或往期杂志中的精华内容刊登,《中国首版世界人体摄影画册始末》《姑姑贺子珍晚年的沉寂岁月》在公众号推出后,点击量突破“10万+”。《王楚光:我认识的王海容》一文推出之际恰逢2017年9月9日王海容去世,该文突然点击率陡涨,点击量达60683,成为公众号2017年度黑马。

同时,《世纪》还与文汇APP等知名媒体平台合作,选刊优质文章。2017年度,文汇APP转载了50多篇《世纪》杂志的文章,涌现若干“爆款”文章,包括《沈培方:启功先生为我做题跋》《赵朴初伯伯和傅家两代的交往》《文汇报人施宣圆先生》《李宗仁秘书回忆录出版始末》《中共大叛徒郭潜》等,获得了良好的网络传播力与影响力。

上一篇: 文科考研有哪些适合的专业呢
下一篇: 我区举行“永宁史话”文史讲堂4周年座谈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