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

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

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的前身是绥远省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3年1月。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后于1954年3月改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

历任馆员大多是有代表性、有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其中有参加过绥远"九·一九"和平起义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国大代表,也有新中国的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事文学、历史、国画及书法创作、考古、中蒙医学等专业的专家学者。馆员们撰写的"三亲"史料为我区编史修志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的依据;创作的文学、书画作品,撰写的学术论著曾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反响。如:荣祥馆长组织馆员编撰出版了共100卷的《绥远通志》;解放前担任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主席的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和担任伪蒙疆军总司令的李守信,根据他们个人的经历以自传的形式分别编写出版了有相当史料价值的历史书籍;孔庆臻馆长组织编撰了《辽金时代蒙古考》;哈旺加卜副馆长将汉文的《续资治通鉴》共20册360万字翻译成蒙文,他的蒙文书法被命名为"哈旺体",并确定为全国蒙、满文标准印刷体;"大窑文化"的发现者汪宇平馆员撰写了17万字的《大窑--内蒙古旧石器》等考古专著;冯苓植馆员的五部小说已有四部被拍成电影或改编为文学剧本;许多书画馆员创作的作品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国家级有关部门收藏,在我国赴莫斯科申办奥运会援助团中有8位从全国挑选的书画艺术家,该馆馆员、著名书法家康庄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上一篇: 吸引1200万人次观看!高校文史哲课 为何走红网络?
下一篇: 2023年四川文史馆员研讨会聚焦家风家教建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