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东莞举行。图为论坛现场 作者 李纯
中新网广东新闻2月17日电(李映民 李纯)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之间人文交流,深化人文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16日在广东东莞举行。
本次论坛主题为“海洋文化与新发展格局”,来自香港、澳门、上海、天津、广东等地的16名与会专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共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高雨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凭海而立、因海而兴,三地文化以海洋文化为底色,以海洋文化共融发展为深层动力,具有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新路径的深厚底蕴,应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多作为。
高雨提出,要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文脉相亲、语言相通、地缘相近的地理人文优势,搭建更多汇聚智慧、共谋海洋文化发展的优质交流平台。
东莞市政协主席郑建民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高度重视海洋文化的培育与建设。近年来,东莞充分挖掘海洋城市精神内涵,与打造“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有机结合,实现了传承一体化、建设一体化、传播一体化,这些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海洋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论坛上,16名专家学者作了交流发言,从理论分析、案例讲解等进行详细解析。
国务院参事、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李玉光以《从历史的视角看海洋文化的重要性》为题作了分享。他指出,中国已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当今的中国发展海洋文化正当其时。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以《海洋文化与未来发展》为主题作了分享。他表示,海洋文化是在“海洋”这个特定空间产生的文化。不同的海洋产生不同的海洋文化,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海洋文化。在他看来,建设和发展海洋文化,要了解未来海洋文化存在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基础。
本届论坛得到各地文史研究馆,粤港澳高校、研究机构、文博单位及有关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合计收稿128篇,经组织专家评审,75篇入选,将汇编合集。(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