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探寻“汉字里的文化根魂”,专家学者这样说 | 万象四川 畅享双节

探寻“汉字里的文化根魂”,专家学者这样说 | 万象四川 畅享双节

探寻“汉字里的文化根魂”,专家学者这样说 | 万象四川 畅享双节沙龙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图据成都博物馆今年6月10日,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简称“汉字中国”特展)开展。展览开幕后,在线上线下掀起热潮

四川文史馆长_四川文史馆_四川文史馆历任馆员

沙龙现场。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图据成都博物馆

今年6月10日,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简称“汉字中国”特展)开展。展览开幕后,在线上线下掀起热潮,观众反响热烈,暑期更是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截至目前,该展览已吸引超130万人次观众参观。

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相互成就。9月28日下午,在中秋、国庆双节前夕,也在“汉字中国”特展展期接近尾声之际,成都博物馆推出“汉字里的文化根魂”文化沙龙暨《苏东坡大传》新书分享会,延请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吕章申,知名文物专家赵川荣,中国南社文史馆馆长、艺术史论家刘传铭,中国国学中心主任连辑和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吴毅强等专家学者,从艺术史、文化传播的角度积极探索汉字艺术、汉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发展。

四川文史馆历任馆员_四川文史馆_四川文史馆长

沙龙现场。

此次特展文化沙龙以“源远流长”为主题,分为“源远”和“流长”两个环节。在第一场“源远”圆桌论坛中,刘传铭表示,与两河文明、古印度和古埃及等古文明的文字相比,汉字这棵大树,冠密根深,枝叶茂盛,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系多民族、丰富文化资源的纽带。“汉字不仅是文明的载体,更成为文明的本体。”

赵川荣历数了从传说到最早的考古发现中的符号与文字。“距今7500年河南贾湖遗址,龟甲只有20个刻划符号;到了距今7000年的安徽双塔遗址,发现了630个刻划符号;再到著名的甲骨文,有4000多个文字……”赵川荣表示,它们仿佛黄河长江,从源头的涓涓细流,一路流淌为奔涌壮阔的大河。

时间来到近代,曾有学者认为方块字太麻烦,不如字母简便,提出要将汉字拉丁化。但最终仍是汉字的博大精深,无须自证,生生不息。吕章申结合此次“汉字中国”特展回应此种说法,他表示,“这次展览以博物馆的语言来展陈,让文物说话,令汉字的魅力一目了然。”

连辑认为,研究汉字文化的过程,相当于重新回顾了一番中国的文明史和文化史。“这场‘汉字中国’特展拿文物说话,为汉字的诞生、发展提供了一条非常完善的证据链。”连辑说,“汉字不仅天然具备实用与审美的一体两面,其自身也是一种强大的知识体系,其音韵、意义和思想,唯有包罗万象的汉字有能力承载。”

吴毅强也提到,汉字之所以成为唯一传承至今的古文字,因为它记录了中华文化的延续过程,尤其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汉字的基本形态渐渐固定下来,成为深入所有中国人血脉基因的核心元素。

第二场圆桌论坛主题为“流长”,围绕汉字艺术与传承,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对于这场“汉字中国”特展的选题立意与策划思路都表达了高度的赞扬。“将看似抽象、枯燥的文字概念,与栩栩如生的珍贵文物有机结合,难怪能吸引到130多万观众纷至沓来。”苏士澍说,“汉字是形、音、意三合一,才有这么强大的文化表达力和凝聚力。希望在这个时代数字化、科技化的前提下,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展览,把我们文化的基因好好保存。”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戴跃提到了近年来有关“书法是不是艺术”相关概念的讨论,他很欣慰如今各大高校都将书法学由过去美术学下面的二级学科,调整为与美术学并列的一级学科,通过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新构建书法的现代意义。戴跃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认为书法的精髓在于人文表达,书法家的人文精神,总会自然地在书法艺术中有所表达、有所传承。“以汉字为载体,对中华文化和文化精神的渊源与流变的呈现,这是我个人对这个展览意义的理解。”

圆桌论坛结束后,还举办了《苏东坡大传》的新书发布会。该书作者刘传铭表示。谈论苏轼是一件令人感到快乐和幸福的事,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四川的读者都很熟悉苏轼。“中秋将至,我们不禁又想起那阙《水调歌头》,想起苏东坡的千古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词是苏轼重要的精神转折点,曾在无数个中秋佳节,带给一代代人美的享受与心灵的慰藉。”

上一篇: 文史博览全媒体招聘啦!一大群萌妹御姐小鲜肉等你来! | 头条
下一篇: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初试只考文史哲是真的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