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史(20世纪)》是范培松最重要的一部学术论著,在2003年被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列为重点出版作品。这部散文史巨著,洋洋洒洒百万余言,和他在2000年出版的《中国散文批评史(20世纪)》一起,成为国内学术界首部对20世纪百年散文从作品到批评的系统总结和研究的论著,填补了研究的空白。该论著纵观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散文文体的流变,并将两岸三地的散文创作一并纳入了散文史的考察范畴和研究视野。既将纷繁芜杂的散文思潮、流派予以梳理归纳,又悉数评介了百年中国散文史上数百位散文作家及其作品。这是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他诸多散文专著的集大成者。
范培松,祖籍江苏宜兴,1943年生。现任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出版了《散文天地》、《散文写作教程》、《报告文学春秋》、《中国现代散文史》和《中国散文批评史(20世纪)》等一系列散文专著;并主编《写作教程》、《写作艺术示例》、《文学写作教程》、《散文的春天》、《中外典故引用辞典》、《中国散文通典》、《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和《苏州作家研究系列丛书》等。同时,还发表散文100余篇,论著及作品多次获得国家或省级奖励。
作者立足于散文本体的演变来勾勒20世纪散文史的轮廓,从五四散文的“异军突起”到上世纪末散文的“和而不同”,体例上的编排划分更趋科学合理。以对现、当代散文的界定为例,作者突破了1949年这个貌似不可撼动的政治分水岭,首次将三四十年代之交的学者散文视作现代散文的落幕,把王实味的《野百合花》及批判视作当代散文的开端,散文文本形态及文体特征的变化成为文学分期最可靠的标准。20世纪的中国散文史,也是一个主体自我“归去来兮”的流亡史。对于那个众所周知的非知识分子写作时代的散文写作,作者独出机杼地运用了“工农兵”代言人时代和后“工农兵”代言人时代两个提法,其理论的高度自觉和建构的新颖大胆令人侧目。
作为一种见解、史料、趣味、审美兼具的述学文体,《中国散文史(20世纪)》在体例、观点及品评中都渗透出鲜明的学术个性及悟性。阅读时仿佛有清风徐来,字里行间有一点个人治史的苦心,更有一片智慧清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