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马南)“目前急需我们大力推进长城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科学的发掘发展工作,加强长城学科建设和长城文化的系统研究,突出万里长城的整体辨识度,构建起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城文化带建设等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在11月16日召开的2020长城文化保护发展研讨会上,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罗杨呼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长城学”。
图为研讨会现场。王润泽摄
罗杨表示,长城鲜明的体现出构筑者的民族特质、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寄托了中国人的家国向往和追求,铭印着民族的心理轨迹,凝聚了厚重的时代社会及人文信息。因此,长城的精神意蕴已超越了具象物质形象层面,其本质上已成为具有特定属性的象征性符号,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属性,理应属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双重遗产。
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目前急需我们大力推进长城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科学的发掘发展工作,加强长城学科建设和长城文化的系统研究,突出万里长城的整体辨识度,构建起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城文化带建设等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罗杨表示。同时面对一带一路的新机遇,面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要求,面对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好时机,呼唤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长城学”的时机已经成熟。
罗杨认为,所谓长城学,顾名思义即指以长城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长城学的科学性特征反映了长城学总的任务,即通过对长城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的描述和归纳,达到认识中国历史发展规律之目的。长城学的研究不应局限于自身的阈限,不但要揭示长城的存在和发展,而且还是找到和阐释长城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独特视角,使长城学贯穿于更多的学科之中,并在各学科中起到贯通的作用,从而达到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学术路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