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史哲》2022年第3期目录 / 摘要

《文史哲》2022年第3期目录 / 摘要

《文史哲》2022年第3期目录 / 摘要本期作者:姜义华,郑永年,万俊人,姚洋,陈卫平,李怀印,方朝晖,麻国庆......

文史哲学_文史哲基础_文史哲基础知识及答案

如何创建哲学社会科学

的中国范式(笔谈)

中华文明的三道生命线

姜义华(5-10)

中国政治经济学原创性理论的三大来源

郑永年 杨丽君(10-19)

现代互文化中的中国之哲学研究

万俊人(19-25)

儒家的现代化转型和新时代中国的理论构建

姚 洋(25-28)

坚持“学术中国化”与参与“世界性百家争鸣”

陈卫平(28-35)

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

晚清国家转型的路径与成败

——以“三重均衡态”分析为中心

李怀印(36-50)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当代学术纵览

中国哲学是如何可能的?

——再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

方朝晖(51-63)

海洋资源共享与人文价值

——海域研究的人类学反思

麻国庆(64-74)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审美文化研究

试释“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以阐述儒学影响为主线

严耀中(75-84)

四皓”:中古时代隐逸文化的符号

范子烨(85-95)

惠特曼的城市想象与生态整体观

——兼议与中国古典道家思想的契合

马 特(96-104)

墨家远源考论

——先秦墨家与上古的氏族、部落及国家

高华平(105-123)

宋代头子钱的类型与财政性质考论

陈明光 毛蕾(124-142)

中国文论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术语之圆通考释与谱系建构

李桂奎(143-153)

政治哲学研究

近代中国政治身份构建的传统人伦基础

——以康有为“天民”论述为中心

谢丽萍 郭台辉(154-164)

文史哲基础知识及答案_文史哲基础_文史哲学

文史哲学_文史哲基础知识及答案_文史哲基础

如何创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笔谈)

编者按:新中国的人文学术经历了两次范式转型,一是从民国学术到共和国学术的丕变,二是从“以阶级论为纲”的学术形态到“以现代化为纲”的学术形态的变迁,近年来,人文研究已进入第三次转型,即从“以现代化(西方化)为纲”向“以本土化(中国化)为纲”的方向性转变。第三次转型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主旨,要求学术扎根于中国社会和现实土壤,直面并回应时代问题。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为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回信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值此回信一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回信精神,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致思于如何凝练基于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问题的学术概念、理论、思想,如何创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以期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有所推进。

作 者:姜义华,复旦大学文科荣誉教授;郑永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杨丽君,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万俊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陈卫平,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晚清国家转型的路径与成败

——以“三重均衡态”分析为中心

摘 要: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1750年代完成疆域整合,在此期间形成了地缘格局、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的三重均衡态。这种均衡态在推动康雍乾三朝走向盛世的同时,又构成一道陷阱,使清朝失去提升对内治理能力和对外竞争能力的内在需求,导致嘉道以后应对危机的能力下降。至1850年代,延续近一个世纪的均衡态被彻底颠覆。1860年代至1890年代初,三重均衡态重新建立,既成就了“同光中兴”,使晚清政权得以维持在盛世时期业已奠定的疆域格局,又延迟了政权本身的近代转型。甲午战争以后,这种均衡态再度消失,让位于三重不均衡态,导致清季十年国家转型的失败和清朝的最终覆亡。晚清国家转型因此成败参半:在维持18世纪中叶所奠定的疆域格局方面,是基本成功的;在向近代主权国家过渡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成败参半;在政治体制的近代转型方面,则以失败告终。

关键词:三重均衡态;晚清;地缘格局;财政构造;政治认同;国家转型

作 者:李怀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任教授,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系教授

中国哲学是如何可能的?

——再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

摘 要:最近20多年来围绕中国哲学合法性的争论,背后反映的是当代中国学统重建的范式困境,以及当代中国学人的精神贫困。中国传统学问中被当成哲学的一些成分(如儒学),从形态上更接近于宗教而非哲学,因此,从“是哲学”的角度为中国传统哲学合法性辩护是成问题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有哲学”的角度谈论“中国古代哲学”或“儒家哲学”,就像我们谈论基督教哲学、佛教哲学那样,指现代人从哲学立场研究古人、从中建构出哲学。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诞生,是在传统学问体系衰退后,国人在社会现实和人生观方面急需寻找新的“指导原理”的产物,其终极指向其实是意识形态和精神信仰建设,后者未必能称为哲学。因此,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根源,不在于中国古代“某学”可否称为哲学,而在于:在将古人的功夫传统、德性实践转化为概念辨析和理论总结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找到新的意义之源,尚未建立令人满意的学科范式。

关键词:中国哲学;合法性;“有哲学”;“是哲学”

作 者:方朝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

海洋资源共享与人文价值

——海域研究的人类学反思

摘 要:海洋区域的协同发展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所在。海域研究的现代转向发端于对以欧洲大陆为中心的线性历史观的挑战。海域研究的新面向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地域等多重领域所发生的实体关系,还囊括了在跨国海洋空间内不同利益主体的自我认识、他者印象和对世界的想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表征和言论等虚化的意识交流。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长期的跨海交流交往中,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相互依赖,达成了诸多共识,形成了一个文化共享的价值体系,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民族主义、商业霸权、地方保护主义等政治性因素给区域社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探讨环南中国海区域社会的资源共享机制和人文价值互通,对于重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南中国海;资源共享;人文交流;海洋命运共同体;海域研究

作 者:麻国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试释“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以阐述儒学影响为主线

摘 要:山水诗及画在晋宋之交出现,是儒家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被物化而归于自然,还是人将自然“文化”,这既是儒、道两家意识上的一条分界线,也是山水自然能否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之关键所在。人将自身的本性原情赋予自然,山水也就有了人格与人性,从而在文学艺术里作为人的生命力的一种活泼能动的体现。如此构成的山水诗画涌现背景,是在魏晋六朝的玄谈中逐步形成的。在玄谈的思想交锋论辩过程中,山水被纳入以人为本的天地中,变得有声有色而活力四射,亦即所谓“山水方滋”。

关键词:山水;性情;自然;文化;物化

作 者:严耀中,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

“四皓”:中古时代隐逸文化的符号

摘 要:秦汉之际的著名隐士“四皓”之所以成为中古时代隐逸文化的一个符号,原因在于他们在易代之际做出的抉择,而士人的这种抉择是最见人性、人情,最见人心、人品的。西汉时代司马迁、扬雄对“四皓”的文化定位,为中古士人对“四皓”的接受和阐释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充满了文化的张力。重视自然者,推重“四皓”的隐逸;重视名教者,赞美“四皓”的事功;调和自然与名教者,则是完全接受了“四皓”的全部意义。“四皓”体现了真隐和大隐的境界,对他们而言,生命的意义不是来自他人的安排,而是个人的追求:如果要自由地呼吸,保持生命的尊严,就必须按照个人的意志来行事。道德与诗性合体构成的人的精神是永恒的,是不可摧毁的,“四皓”正是这种精神的载体。

关键词:四皓;隐士;隐逸;事功;真隐

作 者:范子烨,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惠特曼的城市想象与生态整体观

——兼议与中国古典道家思想的契合

摘 要:惠特曼的城市想象颠覆了城市作为自然对立面的扁平化形象,指出城市文本并非以人类声音为单一主调而构成的平面图景。惠特曼笔下的城市是打破自然沉默的“怒者”,能够激起城市空间中的多维声音,使之交织成城市生态复调。惠特曼建构的生态环境没有延续以自然/人文为双圆心的椭圆范式,而是转“一分为二”为“合二为一”,构成了自然环境与人造空间相杂糅的同心圆结构的生态网络。惠特曼的城市生态思想与中国古典道家的哲学思想相契合,彰显出深刻的生态整体观。

关键词:惠特曼;城市想象;古典道家;整体观;复调

作 者:马特,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墨家远源考论

——先秦墨家与上古的氏族、部落及国家

摘 要:《汉书·艺文志》的“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一说,存在明显的语义模糊和牵强附会之处。墨家的起源应为“司空之官”,其“贵俭”“兼爱”“上贤”“右鬼”“非命”“上同”等思想主张,皆源于此。在中国的上古传说时代,属于炎帝部落分支的共工氏的首领“共工”,同时兼任“平水土”“营城郭”和“监百工”——实即“周官”中的司空之职。尧、舜以部落联盟盟主的身份平息了共工氏与颛顼(祝融)氏因洪水而起的冲突之后,另任命禹为司空,共工氏的垂为“共工”。从此,司空之职仅主“平水土”“营城郭”,而共工氏的首领“共工”(“垂”)则仅负责“监百工”,变成了“工巧”的代名词。随着共工氏的衰落和中国民族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也就不再有关于共工氏的新的传说产生。关于“平水土”“营城郭”和“监百工”之职官的完整记载,只有“鸟名官”的少皞氏胞族鷷雉氏中的奚仲一族。奚仲一族以“工巧”著名,自夏商到春秋战国之际,世居于薛国,产生了墨翟、公输班等能工巧匠,孕育出了墨家的思想与文化。

关键词:墨家;司空;共工氏;少皞氏;薛国

作 者:高华平,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

宋代头子钱的类型与财政性质考论

摘 要:对宋代头子钱的来源和财政性质,历来解说以及《辞源》《辞海》词条均存在若干误解。头子钱的名称始见于宋初,而非“唐宋时”。宋代头子钱就其财政经济内涵而言,分别来源于五代的仓场加耗、唐朝后期的“公私给与”除陌钱以及后汉的“省陌”,不能只说源自唐朝的除陌钱。宋代名目众多的头子钱可以归结为“公家给纳”类头子钱,即都是在财政经费的收、支过程中加收或者减支的货币所得。不同于唐朝的除陌法,宋代头子钱的征收类型和征收对象逐步增加,征收比例不一。特别在南宋,其重点征收对象是地方财政的所有收支,征收比例不断提高。宋代头子钱的财政性质应根据其征收环节区分为两种,一是对一部分财政收入的法定正额的附加征收,属于财政增收行为,其中有一些具有附加税性质;二是对财政经费调拨或支出的减付,属于财政节支行为。

关键词:除陌钱;头子钱;公家给纳;宋代财政

作 者:陈明光,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毛蕾,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术语之圆通考释与谱系建构

摘 要:相对于较为早熟且能自成一定谱系的诗文、戏曲、书画等理论而言,小说理论主要以序跋、评点、杂论以及小说话等随感形式呈现,显得较为零散,有进一步系统化整合、提升、建构的空间。近些年,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实绩主要集中在“文献”整理和“史论”撰写等方面,而在谱系建构方面则多停留于热切呼唤层面上,并期待通过术语考释以推进其研究。其具体操作流程大致是:先将搜辑而得的零散的概念、范畴以及命题等术语进行分级、分层、分类,使之成为不同系列的术语家族和术语族群;继而借鉴或采用古老的解字释名、考镜源流、梳理脉络等传统学术路数,做到“释名以章(彰)义”;在此基础上,顺应近现代以来各类文论术语考释的劲势,借鉴中外阐释学、谱系学,尤其是“关键词”研究的学术经验,圆通地对各种小说批评术语的历史文化蕴涵、文艺审美蕴涵展开阐释;最后通过类性脉络梳理,建构富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小说理论谱系。

关键词:文论;中国古代小说;小说理论;阐释学;谱系学

作 者:李桂奎,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近代中国政治身份构建的传统人伦基础

——以康有为“天民”论述为中心

摘 要:近代中国政治身份的观念构建,可以通过与“民”相关的概念集群来考察。既定的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研究主要基于外来观念框架,只关注“国民/公民”作为政治身份构建的基本概念;而“天民”作为本土性的身份概念,更富有传统伦理层面的基础性意义,为晚清士人熟知却被后人所忽略。其实,在康有为对“大同至公”理念的论述中,“天民”与“国民/公民”只是同一身份观念的不同表述,天民观念以男女夫妇为逻辑起点,依照人伦秩序逐层展开“独立”与“平等”的价值讨论:“独立”运用于“人道”语境,并非论及个体理性,而是重申合乎公理的“人欲”;“平等”运用于“人伦”语境,并非讨论自然权利,而是抹平等级差异的家国天下关系重构,由此呈现的逻辑顺位是,“民”首先是道德主体,其次才是政治主体。以康有为的“天民”论述为中心,回到晚清政治反思与伦理重塑的问题域,发见近代政治身份观念构建过程中的伦理基础,及其在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中的作用,自有其必要。

关键词:康有为;天民;政治身份;人伦秩序;大同至公;家国天下

作 者:谢丽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郭台辉,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教授

文史哲基础知识及答案_文史哲学_文史哲基础

微信编辑| 史佳威

上一篇: 学“文史哲”,走“自信”路
下一篇: 贵州省文史馆纪念刘知白先生诞辰百年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新闻通稿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