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创刊于1981年,一直坚持“守正出新”的理念,始终秉承“大专家写小文章”的宗旨。创刊40年来,兼顾知识性、趣味性与准确性,主动占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阵地。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主编杨牧之回顾了《文史知识》创刊、成长的快乐和艰辛。他说,《文史知识》把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最优秀的东西介绍给广大读者,读者看了感到自豪、骄傲,这就是一本普及性刊物的最大贡献。在杨牧之看来,这种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硬性灌输、空喊口号,而是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进行着,“从《文史知识》40年刊发477期的情况看,选题与内容非但没有枯竭,反而如有源头活水。”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回忆了大学期间在《文史知识》上第一次发表文章后的惊喜和感动,他从此便成为了杂志的忠实粉丝,与《文史知识》结下了跨越三十余年的不解之缘。“在我看来,《文史知识》正是代表了一份严肃期刊的独特魅力,它不仅向读者传播了文化和历史的知识,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兴涛赞赏《文史知识》的编辑们对稿件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对稿件细致的编校加工。“《文史知识》刊发文章,从来都是有选择性的,选择那些时代需要的、大家关心的文史类知识,把准确的、前沿性的内容提供给读者。”
昨天,中华书局在京举办《文史知识》创刊40年座谈会。
《文史知识》创刊于1981年,一直坚持“守正出新”的理念,始终秉承“大专家写小文章”的宗旨。创刊40年来,兼顾知识性、趣味性与准确性,主动占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阵地。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主编杨牧之回顾了《文史知识》创刊、成长的快乐和艰辛。他说,《文史知识》把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最优秀的东西介绍给广大读者,读者看了感到自豪、骄傲,这就是一本普及性刊物的最大贡献。在杨牧之看来,这种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硬性灌输、空喊口号,而是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进行着,“从《文史知识》40年刊发477期的情况看,选题与内容非但没有枯竭,反而如有源头活水。”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回忆了大学期间在《文史知识》上第一次发表文章后的惊喜和感动,他从此便成为了杂志的忠实粉丝,与《文史知识》结下了跨越三十余年的不解之缘。“在我看来,《文史知识》正是代表了一份严肃期刊的独特魅力,它不仅向读者传播了文化和历史的知识,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兴涛赞赏《文史知识》的编辑们对稿件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对稿件细致的编校加工。“《文史知识》刊发文章,从来都是有选择性的,选择那些时代需要的、大家关心的文史类知识,把准确的、前沿性的内容提供给读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