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宝珠,源于梵语,指能如自己意愿变现出种种珠宝。
毗邻南京牛首山以摩尼宝珠为灵感的网红建筑佛顶宫,中国首个以科幻为主题的电影周活动的主会场是一个与摩尼宝珠相似的半球体。
这个半球体叫“蓝星球”,是本届科幻电影周的名字,就像法国最知名的电影节叫“戛纳”,大陆最具分量的电影节叫“金鸡百花”一样。
也许,“蓝星球”在未来会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新标杆。
展开想象的翅膀,将电影人的科幻梦想变现为能被大众接受的商业产品,这恰好契合了摩尼宝珠所传达的旨意。
电影周的媒体活动自11月16日开始,17日结束,短短两天时间内,代表不散公众号参加活动的我聆听了由国内科幻界领航人组成的大师班电影论坛,目睹了手握高概念科幻剧本在创投会上挥洒热血的追梦人,当然,电影周肯定还少不了优秀科幻电影的展映。
我来给你们说说我的收获。
1、放飞脑洞的科幻短片
说到电影周,可能更多读者关心的是展出的电影,毕竟,不管你叫电影节、电影展还是电影周,最核心的还是电影本身。
说到选片,可能因为是第一届,知名度还没有打开,与国际影展的合作也才刚刚建立,所以,本次影展展出的影片(竞赛单元)以短片为主。
在本次电影周拿到最佳科幻影片奖的是《明日故人》,影片是一部德国黎巴嫩的合拍片,并在黎巴嫩取景拍摄。影片中,我们能看到黎巴嫩最具标志性的自然景观鸽子岩。
《明日故人》以伪纪录片科幻,虚构了一个机器人对黎巴嫩历史进行解读与重构,构思奇特,想象卓绝,思辨性与趣味性兼具,拓宽了科幻电影的边界。
获得最佳编剧奖的是由大陆影人选送的一部把大漠、捉妖、网游、人工智能觉醒等元素综合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的“武侠科幻片”《十六》。《十六》最有价值的地方,是跨次元的文本构思和剧作呈现,让人惊喜,值得鼓励。短片的男主演是宋洋,他的表演是一大惊喜。
短片《十六》
此外,像《标签》《大厨》《伊莎贝拉》《杯子蛋糕》这几部作品我都非常喜欢。
因为短片的制作成本有限,不能做成浩瀚宇宙或者星际战争的规模,所以,只能从概念上取巧。抓住一个点,再从这个点出发去探讨科技高速发展背后所引发的反思。
比如,讲人工智能觉醒的片子就不下三四部。有前面提到的《十六》,还有《出逃的扫地机军人》和《伊莎贝拉》。
《伊莎贝拉》是一部快节奏的科幻爽片,简单精巧的图灵测试故事,精准的表演让影片可信、有张力,极具观赏性,人与机器的互动表现非常丰富微妙。短片最终获得了最佳表演奖。
短片《伊莎贝拉》
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大厨》探讨的是高效率机器人取代传统工人后所引发的就业危机的问题。影片有点李安电影的味道,掌厨的父辈,在美谋生的华人,以及丧丧的调子,最后骑摩托的镜头又有点王家卫味道。我认为这是后劲最大的一部短片。
短片《大厨》
《标签》我也很喜欢,具有强烈的现实映射。一个靠出卖生活吃喝拉撒洗澡睡觉的女主播,到最后发现她不过是给平台打工的一只困兽。在直播和某音泛滥的当下,《标签》具有强烈的反思意义。
值得一提的还有获得最佳视觉想象奖的《超真实》。科幻电影正在紧随时代而变化,本片的视觉想象,让你相信这是即将到来的未来,色彩丰富又极为虚幻,打破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丰富了我们对正在变化的科幻电影的认知。
2、具有大局观的业内论坛
17日几乎持续一整天的论坛活动贡献了满满的干货,最后我拿到的现场速记稿多达5万字,一点点慢慢去消化花去了两个多小时的阅读时间。
在此节选几段评委会的精彩发言,并作出一些我个人不成熟的解读。
王红卫老师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金牌监制和策划人,代表作有《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
王红卫,中国金牌策划/监制
他在主会场进行了名为“中国科幻电影如何形成优势与特点”的演讲,他提到,“科幻”中的科学一词,自1919年从日本词汇引进以来已经走过了100年。100年后,我们能够探测月球火星,飞行器也已经绕了好几圈,但全民的科学素质依然比较低下。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国大学生毕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4%。在全民科学素质欠佳,我们中国人追捧科幻本身就是一件很科幻的事。”
“谈CG谈导演谈手艺,不如谈终端用户——普通的电影观众。”
王红卫的这两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该解读他的这番话?
首先,王红卫肯定是站在大局观的高度去看中国电影。
在另一场论坛上,王红卫也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你只有处在一个开放的国家,在一个向外看的国家,向前看的国家,科幻这件事才有可能。”
他想表达的意思更明显:电影的发展与国家的政策分不开,是的。
现在回过头去看王红卫说国民素质这件事。
1、调查所得的数据是事实,王红卫只是在陈述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事实。
2、这并非是对文艺导演或电影艺术的不尊重,他只是比一部分人更“拎得清”。
假如饭都吃不饱,也许高雅的艺术只是画出来的一块大饼。如果基础观众不接受你的故事和表达,可能再优秀的艺术表现也只是一次难以回本的自嗨,更别提后续的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低迷的创作环境下,如果不能攻克基础终端用户,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面向整个产业的。
优秀创投项目主创人员
在17日下午的创投会上,行业大佬提得最多的关键词是:类型、共情和本土化。
这三点意见,全是以产业角度的大局观去看中国电影。做电影,不能埋头苦干,得考虑现有的创作环境。
所以,现在大家追求的不是做成好莱坞式的科幻大片,而是做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哪怕被少部分观众吐槽是伦理片和灾难片而非他们所认为的科幻片,但都无法否认它已经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事实。
《超时空要塞》导演何森正治
在“机甲大师”何森正治的演讲上,他提到,日本人不做好莱坞式的科幻片,因为一来可能无法收回成本,没有投资商愿意投,二来他们认为已经有好莱坞很成熟的商业团队去做好莱坞科幻片,他们日本人也没必要去重复他人的工作。
可见,以全球电影工业化的角度去看电影类型的全球化,每个国家应该产出自己擅长或有自己特色的电影类型。
《太空旅客》制片人史蒂芬·哈梅尔
同样,《太空旅客》的制片人史蒂芬·哈梅尔在他的演讲中也提出,“中国科幻要做的不是抄袭好莱坞,而是要有自己的东西”。
英雄所见略同,我相信,做一个脱离好莱坞束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片,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共识。
为期两天的活动时间不长,第一届也存在有经验不足的地方。但整体而言,我们看到主办方的诚意和努力。不管是场地的选取和设计,还是合作的各个媒体机构以海外影人,我们能看出主办方一定有着长远的规划,并力图让“蓝星球”在未来成为一个有话语权的国际化电影节。
《流浪地球》刚刚开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而这扇大门也不会因为某些电影的失利而彻底关上。明后年排队上映的科幻电影还有许许多多,比如参加此次活动的张小北执导的《拓星者》,陆川的《749局》,和澳门政府合作的《太空2049》等等。
科幻这个类型,让很多不能拍的类型,能拍类型里不能拍的话题,成为了可能。
没错,我相信中国科幻电影前景一片大好,而“蓝星球”也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未来的利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