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是由央视网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拍摄的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该片采用蹲守拍摄的方式,撷取了12个对中国人意义重大的人生断面,时间上贯穿于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等人生中不同的阶段,空间上分布于医院、学校、军队、房产中介、村庄、工厂、老年大学等不同人生场景。
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纪录片作为多帧连续影像,同样遵守这种规律。《人生第一次》哲学思想和艺术表达相糅合,深入各类人群,利用影像工具记录最真实的人生状态,表现了人、社会、时代三者之间的关系。
时空交织,讲述平凡个体的高光时刻
该片以从人的诞生到告別世界的十二个第一次为线索,从时间纵向构建起全片十二集的宏观结构;以不同社会群落的相同人生重要节点的第一次为切面,从空间横向延展构建起每集微观结构。纵横交织演绎出当下中囯普通民众爱与哀愁、光荣与梦想的生命交响。
在叙述上,本片在每集的开头,都邀请一位与故事内核相呼应的“故事讲述人”引出正片,对故事的旁白进行配音和情感诠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点面结合上,每集以人物为叙事主体的内容布局结构设计,釆用了关于群像叙事的“二八定律”。
该片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妙趣横生、富含哲理的语言,往往在不经意的对话间,给人以丰富的启迪和感动。比如在《上学》篇描述了孩子们第一次融入集体、尝试独立的过程,当问及孩子们什么是童年时,童言妙语连珠:“爸爸送你到幼儿园,你千万不能哭,不要家长陪,你就大步地往里走,这就是勇敢”;“童年我只理解一部分,就是说一个人长大以后,然后回想起的小时候”……充满童趣的话语映射出了最本真的生活哲学;再比如《长大》篇放牛娃小锁关于风的诗,还有:“种子,被埋在大雪下,安静发芽;老枯树,在夜里,长出一根新枝芽;而我,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长大。”等等。
诚如该片总导演秦博所说,“记录每个平凡中国人的高光时刻。”;总制片人张昊也表达了通过该片“致敬每一个骨子里坚韧又乐观的中国人”。的确,该片真实反应了社会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展现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平淡乃至琐碎无奈生活中的高贵与尊严,理想与信念,坚守与梦想。这是中国精神所在,这是向上生长着的中国力量。
回归源头,展现当代民众的精神生活图谱
蹲守观察式纪录片,自从纪录片诞生以来就釆用的主要的和基本的风格样式流派。如卢米埃尔兄弟创作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又如罗伯特·弗拉哈迪、吉加·维尔托夫、尤里斯·伊文思等,都是早期观察式纪录片的代表人物。
《人生第一次》回归纪录片的源头,釆取观察式纪实拍摄,深入细致地展示了当代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样貌和精神图谱,真实、直观、富有生活气息。观察式记录——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纪录片人得耐得住寂寞,因为奇迹在等待中,精彩在过程中;同时,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带着对当下人类生活深深的关切来打量和捕捉眼前脚下发生的一切,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琐碎与无奈中发现高贵与宏大的精神价值。
这种回溯起点的坚守,向生活深处探索的理念,必然是接地气有力量的创作。毛泽东的经典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就是靠“四力”,眼睛朝下、重心下沉,去倾听普通民众的心跳声而获得的划时代作品,正因为主创团队抵近观察百态人生,才使得该片同样深含着和洋溢着人类共同的价值、信仰与梦想,该片总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
不忘初心,坚守观察思考的记录使命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是该片的制作方上海纪实频道,从创办全国第一个以纪录片命名的栏目《纪录片编辑室》以来,几十年都秉持着初心,肩扛着责任,表达了媒体人对所处时代严肃认真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纪录片人的良知和道义。
从《毛毛告状》、《德兴坊》、《大动迁》到近年来的一系列大作品,每部作品的推出都掷地有声,呼啸着时代气息,绽放着人性的光辉,引导着向上的力量。上海纪实频道是上海的一座人文精神高地,是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头顶上当之无愧的皇冠,而《人生第一次》无疑是又为这顶皇冠增添了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
诚然,本片也有几处值得商榷。比如,剪纸风格的片头及每集明星开启讲述的包装设计不无遗憾;比如,全片内容比重上,老年偏多了一些,上海本土主流人群的人生写真偏少了一些。但必须承认,这是求全责备。瑕不掩瑜。这群年轻的主创者们,只有半年的蹲守式拍摄,又遭遇新冠毒魔,能够成就如此之作,实属不易;更何况影视作品本来就是遗憾的艺术。好在他们正在谋划《人生第二次》,我们可以寄希望于“人生下一次”了。
(作者陈宏系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