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阅读《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阅读《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阅读《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心得体会《阅读《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心得体会》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读书学习是教师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假期里

《阅读《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心得体会》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读书学习是教师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假期里,我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了《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幼儿园课程实践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在当下幼儿园课程教学法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一些思考。

一、初遇

《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这本书是由美国路易斯州立大学国家教育学院博士裘迪·哈里斯·赫尔姆教授和伊利斯诺大学博士丽莲·凯兹教授编写,两位作者长期进行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研究工作,都著有项目课程教学的著作,并在全美50个州和43个国家进行演讲和指导。本书经台湾三所幼儿园教师彭欣怡、洪尧群、陈淑娟(均为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硕士)翻译,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哲学(专攻学前教育)林育玮博士总校阅而成的。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9月年首版,2016年9月第五次印刷出版。

接触这本书,也是源于江苏省课程游戏化专家组对项目幼儿园阅读书籍的推荐,通过对本书作者和翻译者的简介、序、书的目录粗略的浏览,我初步了解这本书讲述的是国外起步比较早的项目课程教学法,书的字里行间都倡导着要相信儿童的力量,其“儿童是主观能动的个体”和当下课程游戏化理念是一致的。而当前课程游戏化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园作为江苏省第一批课程游戏化项目园,也正处于课程游戏化深度开展和改革阶段。在对幼儿园活动课程进行园本化改造,摸索着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模式过程中,也尝试着实施追随幼儿发展的生发微课程。此时此刻,我看到了《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这无疑成为值得我阅读学习的一本书,成为解决我园当前课程改革问题,给予我们具体课程实施指导的一本实践型很强的书籍。

二、疑惑

项目课程是目前幼教界的热门话题,但在实施时也存在着很多困惑和误区。例如:幼儿的基本能力不足,课程很难进行;实施项目课程就是要在教室中复制一个类似真实的情景,或教室中一定要有建筑物;项目课程就是不断修正幼儿所建构的东西,因此就是不断地做“工作”。同时,各方面的问题也很多。例如:项目课程一定要全班一起进行吗?可否让数个项目课程在教室中并存?可否和其他课程模式混合进行?只有部分幼儿有兴趣怎么办?在项目课程进行过程中,家长是否会担心幼儿的学习状况等等。虽然我园没有系统地实施项目课程,但教师们在平时工作和学习培训中也有所接触,书中所罗列的困惑也是我园老师做园本课程时遇到的,大家渴望找到破解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认真阅读该书籍,我非常兴奋和激动,因为本书详细阐明了项目课程概念,提供了实用细致的项目课程实施步骤,并佐以有趣的实例。通过读这本书,我更细致全面地了解了项目课程的框架,并让我对照自己班级课程实施现状,进行认真检查和反思。总之,书中的内容能解决许多教师的问题和困惑,帮助她们把项目课程理念和具体实践融入到自己班级的主题课程实施中去。

三、简介

这本书共有八章,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解读了项目课程与幼儿的关系,澄清了项目课程的概念,并说明了项目课程对幼儿的裨益;第二到第五章详细解释了项目课程的每一个阶段,作者运用许多教育实例,以及展示幼儿的作品、图标等方法,逐步说明各个阶段的实施过程;第六章则讨论了几项进行项目课程时大家经常关心的议题;第七章完整展示了一个3-4岁幼儿班级进行“消防车”课程的细节和步骤,让大家了解斯科兰登老师是如何发现幼儿的兴趣,进而发展成丰富的项目课程的;第八章“项目课程计划日志”是一份相当出色的指南,是教师进行项目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教师计划对照检查的典范。

书中将项目课程的具体实施分成三个阶段,详尽地叙述了每个阶段的重点,项目实施中教师的记录、幼儿的呈现和家长社区的支持。这本书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本极为实用的工具书,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在进行项目课程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而且还可以成为一本指导手册,比如第八章的“项目课程教学实用实务---项目课程计划日志”,给教师提供了进行项目教学时的检核表和具体指导。

四、回顾

读书的过程开启了项目课程实施的有趣经历,也是对照自己的课程实践进行总结和思考的过程。

书中对项目课程概念给予了详细阐述,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项目课程意味着对某一值得学习研究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探究的成员通常是班级中的小组,有时候包括全班,有时候也可能是单独一个儿童。

项目课程的主要特征在于它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探讨,焦点在于寻找相关问题的解答,而这些问题有可能是儿童、教师或双方共同遇到或提出的问题。

项目课程提供给幼儿与教师学习经验的基础,它立足于在几个基本的信念上:做中学是重要的;团体讨论;概念及经验的再思考及再运用等等。这些都是获得更佳学习效果与加深理解的重要方式。

读完这本书,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书中运用图表和文字详细说明了项目课程实施的各个阶段的过程。第一阶段称为“开始阶段”。在选好主题后,教师可以利用计划网络图,借助检查课程的机会来评估此主题可行性,同时也评估资源获得的可能性,被访专家及实地参观的地点。之后幼儿进入第二个阶段,称为“探究阶段”,即准备实地调查与访问专家、幼儿执行探究的实际过程。此时的探究活动包括实地调查、访问专家、探索第一手资料及运用另外的资源,比如书和电子音像等。在进行这些实践活动时,幼儿会试着以绘画、书写、建构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呈现他们所学习的一切,随着兴趣的更新,幼儿的探究、表现和讨论可能会循环往复很多次,那是幼儿在寻找问题的答案,更深入探索项目课程的主题。当幼儿的好奇心被满足了,对项目课程失去兴趣或是对其他主题有兴趣时,项目课程就进入第三个阶段称为“高潮阶段”。

幼儿决定要与大家分享什么,以及如何交流已经学到的知识。这个时候教师的工作包括听取幼儿的演示报告,实用文件档案回顾整个项目课程,评估所达成的目标。书中详细介绍了“消防车”课程的实施始末,其中有社区、家长参与到班级课程中的方式方法,有他们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后期看到幼儿的表现,还有家长对项目课程的评价等等,这些都能让我更清晰明了项目课程开展阶段以及每阶段出现问题时教师的反应,利于初学教师实施项目课程时参考使用。书中清晰的文字和直观的案例表述,给我们呈现出他们进行项目课程的完整过程,让我深入了解了项目课程实施步骤,解答了很多我自己关于课程实施中的诸多疑问和困惑。

以下是“项目课程的发展阶段”的具体步骤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幼教工作者结合本园实际反复学习和研究。

⑶开展活动

开展的探究活动,大约都可分为:调查活动(实验、实物操作、观察、倾听、阅读) ;建构活动(木工、绘画、剪纸、粘贴、道具制作);戏剧扮演(儿童年龄越小,戏剧扮演在主题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如在 我园“六朝松面粉厂”微课程实施时,孩子们来到了面粉厂和门市部,集中参观后,他们有的就自已的疑问调查并记录答案,有的绘画感兴趣的厂房和仪器,和老师一起搜集并带回各种不同加工程度的面粉、工厂发展史宣传资料、以及参观的录像、照片等,展示在班级各区域中。他们围绕面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和面、捏面人、面粉画、面食制作……很多班级还开展了面粉厂的角色游戏,面粉加工的建构游戏等等。

6、都有共同的课程特点:⑴弹性计划。即教师预先制定出总的教育目标,但并不为每一项目或每一活动事先制定具体目标,而是依靠他们对孩子的了解以及以前的经验,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出种种假设,依赖这些假设,他们形成灵活的、适宜这些孩子需要和兴趣的目标 。

⑵小组活动。瑞吉欧的项目活动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可以是3-5人,也可以2个人,这样的活动人员定额对于以关系和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来说是必要的,也是最理想的组织模式。微课程也是小组形式,但小组活动的人数会多些,有时5-6人,有时10几个人,这和班额数量有关。

⑶合作教学。强调师幼合作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这种合作过程被瑞吉欧人成为“打乒乓球”游戏。

⑷档案支持。对教育过程及师幼共同工作结果的系统记录,包括:活动作品、活动具体实例、儿童照片、教师旁注、观察分析、及家长评议。并非简单的文字记录而是图画、实物、照片、录音、录像、幻灯、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表现。贯穿项目活动始终,有力的支持项目活动过程,并在活动结束后延续,是儿童、教师交互学习的过程,是他们共同工作的成果。

⑸深入研究 。三个课程项目活动都体现了对某一个主题进行的

深入研究,这种深入研究突出地体现在活动中幼儿对同一现象、概念多角度全面认识以及对其在多种水平上不断提升的重复认识。

六、评价

综上所述,三个课程在具体实践中具备这一下优缺点。

优点:

1、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都强调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其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基于幼儿生活经验,关注幼儿兴趣需要,支持幼儿个性化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条件,是立足于幼儿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课程。

2、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课程中都有结合国家大纲的审议,在追随儿童兴趣的同时,支持幼儿发展需要,正视幼儿的个性和差异,持续的发展性评价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促进儿童多元全面发展。

3、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项目课程和微课程是师幼就共同感兴趣的资源和问题进行的共同探索活动,课程是师幼共同建构的结果。课程实施中很多地方需要家长和社区的配合参与,因此,课程发挥了多方人员的积极作用,促进幼儿、教师、家庭、社区之间充分互动和情感交流。

4、推动儿童发展的思想和实践在全社会受到关注;开展追随儿童的课程,主张幼儿园课程模式改革,引发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的树立,推动儿童发展的思想和实践在周边社会收到关注。

缺点:

1、没有具体的教育目标;课程跟随幼儿,活动中依据国家颁布的方案方针,但没有具体的教育目标。

2、对教师的要求过高;课程需要教师的观察、分析、调整,教师要和幼儿充分的互动,对教师的要求过高。

3、实施过程中不容易提供支持;课程实施有自己独有的教育情景,有教师自己的理解和介入,教师的素质影响课程的开展质量,就现在的发展情况而言,这样的课程要求教师有很高的课程实施能力,而我们目前的教师在可课程开展中往往有着不适宜的支持和介入。

结语:

在我们项目课程推进过程中,必须基于儿童立场、追随幼儿已有的经验、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而要做到以上这些就要求教师要能看见幼儿的言行,能看懂幼儿言行背后的真实意图,进而从幼儿已有的经验出发,提供适宜的课程来跟进和支持孩子的发展,达成幼儿发展的螺旋上升。

如同作者所说,进行项目课程是一段有趣但却相当具有挑战行的旅程,我们相信在完成这段旅程时,幼儿、教师、家长们都会满载而归。

徐州市下淀中心幼儿园 车远侠 2018年12月28日

上一篇: NASA发现新类地行星,人类走向深空还远吗?
下一篇: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