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
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代表作品)
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一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它将自然万象之美流淌于笔端,在灵动的点画中凝聚着坚韧的精神,慰藉着灵性的光辉。因此,书法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书法家在历朝历代都颇受人们敬仰。
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书法家。他们当中,最早以书法名世、楷法最精者,莫过于欧阳询。欧阳询的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世称“欧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将其与唐初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又与虞世南并称为“欧虞”。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欧阳頠是陈朝开国元勋,担任过都督衡州诸军事、安南将军、征南大将军等要职。其父欧阳纥曾任陈朝广州刺史。欧阳询13岁那年,父亲欧阳纥在广州造反,兵败被擒,举家上下仅欧阳询一人逃匿,其余悉数被杀。欧阳询后被父亲生前好友江总收养。江总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悉心教导欧阳询读书习文。欧阳询因此涉猎了大量经史著作,尤其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
长沙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
欧阳询长大后,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几乎达到了痴迷的地步。看到名家书法作品,总是要认真研究一番。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在道旁看到一块晋代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石碑。起初,他骑在马上看了好一阵才,心中并未掀起波澜。可走了没多远,他忽然若有所悟,赶紧原路返回。下马后,细细品味一番,欧阳询才发现石碑上的书法功力十分深厚,顿时惊叹不已。欧阳询越看越投入,索性铺上毡子,坐在石碑前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三天,才心满意足地离去。欧阳询还曾用三百条缣帛的天价,换来一本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指导儿子王献之的《指归图》,兴奋得夜不能寐。他深入研究了一个多月,仍爱不释手。
天道酬勤。随着书法水平的提高,欧阳询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欧阳询在朝廷谋得了一份太常博士的工作,主要负责祭祀之事。虽然这份工作品阶不高,但欧阳询通过工作机会结交了一个好朋友——后来做了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李渊当上皇帝时,欧阳询已是65岁的老年人,但仍被授予了侍中一职。后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他的楷书被誉为“唐代第一”,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欧阳询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有独到见解。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长沙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
欧阳询的书法,不仅在国内极受追捧,还受到了周边国家书法爱好者的喜爱。据说当时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国王,就是欧阳询的铁杆粉丝,曾专门派人来唐朝求其墨迹。唐高祖李渊听说这事后感叹道:“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意思是,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那么大,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即使到了近代,欧阳询的书法在日本仍具有很大影响力。1879年日本《朝日新闻》创刊时,报头的四个字就是从欧阳询的《宗圣观记》书法作品中挑出来的。其中“新”字原帖中没有,他们就用帖中的“親”和“析”字,分别剔除“貝”和“木”旁,合成一个“新”字。
有趣的是,欧阳询的书法精美绝伦,可他的相貌却让人不敢恭维。唐太宗李世民的小舅子长孙无忌,曾作打油诗嘲笑欧阳询:“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意思是,你欧阳询缩头耸肩,活像一只猕猴。虽然是开玩笑,却也表明欧阳询确实长得不咋地。不过,长得丑的欧阳询,却是古代著名的寿星,他活了85岁。据说,练习书法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历代书法家普遍长寿。
欧阳询的故乡,在今长沙市望城区书堂山。据地方志记载,欧阳询及其四子欧阳通曾僻居此山,日以临池为课,夜以读书为乐,或寻幽探奇于古木怪石之间,或谈诗论文于清泉碧水之地,过着平静恬淡的田园生活。现书堂山已建成欧阳询文化园,山上有欧阳阁、洗笔亭、文笔塔、书台故址、稻香泉涌、将军府、书法院等景点。山下则是一座唐风书韵风情小镇,取名书堂山国学小镇。小镇分为仁坊、义坊、礼坊、智坊四个街区。街道均用麻石、青砖铺砌。中南西北中五个路口,分别设有忠勇门、集贤门、尚孝门、厚德门、书香门五座门楼。如今的书堂山,处处弥漫着书法艺术的味道,成为了长沙一处有深厚文化底蕴、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文/谢志东)
长沙书堂山书香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