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根据地
七七事变后,冀中根据地,总部于1937年8月下旬在洛川召开扩大会,确定对日作战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我方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即晋察冀根据地,冀中根据地,最初就是以五台山为中心的。
冀中根据地(冀中根据地沦陷)
在平原地区创建根据地,对我军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更为艰难。吕正操领导创建的冀中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就来说说这些事。
(一)主席题词表扬冀中根据地,只此一例
冀中地区处于平、津、保(定)三角地带,津浦、平汉、平津、沧石铁路之间。这里地处华北平原,交通发达,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在这样的地区建立根据地,有利条件是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可以动员和壮大抗日武装;不利条件是处在重镇及铁路线之间,日军可以发挥其机械化优势,而我军没有地形依托,作战远比山区困难。冀中地区是我方建立的第一个平原根据地,周围有日军重兵驻守,过程的困难和残酷性可想而知。
冀中根据地沦陷
地区队是根据中央军委1941年11月7日颁发的《关于敌后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的精神,于当年底整编完成的。
在当年,不论是在群众之间,还是在敌伪之间,是将八路分作老八路和土八路的。所谓老八路,是指的八路主力、正规军,简单说就是穿军装的八路;土八路,就是游击队、民兵,也就是不穿军装的八路。
然而用这句话去套地区队,就有点哪也不挨哪了。为什么呢?因为从穿不穿军装来看,地区队属于土八路,因为它不穿军装。而若从性质上说,它却有正规军性质。这一点,从它组建那天起就是如此。
正规军不穿军装?不穿军装也算正规军?哎!对了,冀中根据地,这就是人民战争背景下中共军队的一个最大的特色。
当然,要说地区队就是地地道道的正规军,也不对,只能说它更多的具备了正规军的特质。它到底算什么,还真的说不清楚,因为你找不到参照物来对比,从国民党军的版本中找不到,从西洋军队的版本中也找不到。这是都梁、冯小刚等喜欢模仿国民党军和洋人军队的文化人理解不了的。
冀中根据地创建者是谁
开辟冀中平原根据地
正当我们在五台和冀西山区发动群众、开创抗日根据地的时候,平汉路以东的冀中平原地区,抗日游击战争也迅速发展起来。
冀中地区是华北比较富庶的地方,大平原望不到边,河流很多,土地相当肥沃。一九三○年我在顺直省委任组织部长期间,知道这一带早就有我们党的活动。以后,河北的党组织曾在冀中多次领导和发动了农民起义和学潮斗争。
“七七”事变后,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的时候,党派孟庆山同志到河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孟庆山原是红军的一个团长,河北人,参加过宁都起义。他从延安出发途经太原,又接受了北方局的指示,同河北省委接上了关系,被委任为保属特委的军事委员。根据省委指示,孟庆山在高阳、安新、任丘、蠡县一带我党群众基础较好的农村地区,开办短期训练班,讲解游击战术,冀中根据地,培养武装斗争的骨干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