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博古
1926年,王明博古,中山大学迎来了一个只有19岁的小伙子,此人叫秦邦宪,就是后来博古。博古1925年入党,去留学是组织推荐。博古在中山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王明博古,1930年回国,因为这一年中山大学解散了。
王明博古
回国后的博古先任全国总工会宣传干事、团中央组织部长。但此时我党由于出现了叛徒顾顺章、向忠发等人,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博古要好的苏联同学成为我党领导人,他就是王明。
王明早于博古到苏联留学,王明博古,也在中山大学学习,由于爱学习,爱听米夫的课,他深受米夫的信赖,很快在中山大学组织一帮人。为了进入中央担任领导职务,王明借助米夫,通过陪米夫回国开会,在米夫的引荐下,进入领导层。
1930年,米夫成为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于是王明再次借助米夫这条线,迅速进入中央被选为实际的领导人。在米夫的操纵下,当时王明说了算。
1930年5月,博古从莫斯科学成归来。因为在苏联进修期间,博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拥有深刻的见解,所以很受共产国际的赏识。
不久后,博古与同样奉行教条主义的王明一拍即合,结成了反对国内正在推行的“立三路线”同盟。
在王明、博古的战略同盟准备夺取李立三的中央大权同一时期,毛泽东完稿了对中国革命有着巨大影响的《反对本本主义》。
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在此篇著作中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正确观点,使王明、博古等这些信奉教条主义的人对其产生了不良印象。
1930年7月,王明与博古等人在经过充足的准备后,于当月召开的中央机关工作会议上与李立三等人展开激烈辩论。在会上,王明引经据典,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李立三等人奉行的“掀动城市暴动夺取政权”的错误路线。
王明自称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又有共产国际领导人米夫支持,年纪轻轻就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还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处主席,因此长期把持着大权,在苏联遥控指挥,由博古、李德分别掌握中央苏区的政治、军事大权,执行他的极左冒险主义的“王明路线”,差一点把中国革命断送掉。
即使在红军到达延安之后,毛主席重新回到了领导核心,远在苏联的王明依旧占据着重要地位,狐假虎威,指手画脚,对毛主席提出的正确主张采取抵制态度。
1937年11月29日,在苏联遥控指挥多年的王明回到中国,来到了延安,毛主席对他的到来也很重视,亲自带领大家到机场迎接,毛主席还在机场发表了欢迎词,说:“欢迎从昆仑山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你们回到延安是一件大喜事,王明博古,这就叫‘喜从天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