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汴京是哪里(卞都是哪里)

汴京是哪里(卞都是哪里)

汴京是哪里(卞都是哪里)最近,“马伯庸热”又一次时兴起来。汴京是哪里(卞都是哪里)前脚,古装悬疑剧《风起洛阳》刚开播,流量和热度正值攀登期。上线当晚,甚至还因“技术原因”延迟了近一个小时。讨论度一时被拉满。后脚,电影《古董局中局》又与观众见面。在这个大片退隐的档期,雷佳音、李现、辛芷蕾与葛优的搭配,想必能博得不少关注。这两部作品,又都改

最近,“马伯庸热”又一次时兴起来。

汴京是哪里(卞都是哪里)

汴京是哪里(卞都是哪里)

前脚,古装悬疑剧《风起洛阳》刚开播,流量和热度正值攀登期。上线当晚,甚至还因“技术原因”延迟了近一个小时。讨论度一时被拉满。后脚,电影《古董局中局》又与观众见面。在这个大片退隐的档期,雷佳音、李现、辛芷蕾与葛优的搭配,想必能博得不少关注。这两部作品,又都改编自马伯庸的小说。

如果读者观察仔细的话,或许能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信息。比如,已播三季的《古董局中局》网剧,分别找了不同的三方主创团队。这次的电影版是第四家。又如,《风起洛阳》传闻中的原著《洛阳》,找遍全网也查无此书。

《洛阳》的讯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当时,爱奇艺发布四部超级网剧,其中一部就是《洛阳》,概念海报上打出的标签是“武周版神盾局”。

次年的悦享会上,爱奇艺又公布了项目《汴京》。这两个项目都是爱奇艺和《长安十二时辰》的出品方留白影视联合打造的项目。《汴京》同样打出了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原著的旗号,但与《洛阳》一样,这本原著至今也没有亮相。

如果说,由于后者还在筹备见不到原著尚且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风起洛阳》上线的同期,《洛阳》仍然不见踪影,总归是有点奇怪了。是不想出还是不能出呢?若是后者,所谓的改编自“马伯庸原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开个脑洞也能成项目?

如果说,网剧蛮荒时代的两大超级IP是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和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的话;那么,影视行业回归理性之后,最受追捧的头部IP作者莫过于紫金陈、刘慈欣和马伯庸。马伯庸又是其中唯一的古装IP产出者。

古装剧向来是大投入大产出的大块头。纵然近年古装剧上星越来越难,传统的大女主+大古装也遇到了坎坷,但古装剧依旧是最贵的类型剧之一。循着高利润来自高定价的基本逻辑,古装剧的转型虽难但试者踊跃。马伯庸的小说无疑为其提供了一条新路数。

马伯庸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考据”。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写的是“历史可能性”小说,即在历史间隙之中大开脑洞。史书中那些春秋笔法的文字,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作。比如讲朱瞻基奔丧并登基的《两京十五日》,《明史》中只记载了短短50字。马伯庸通过自己的历史考据,将之写成了一部长篇小说。

不过,由于他的小说中充满了琐碎历史和详实细节,再加之大量的类型元素汇聚,这种开脑洞创作不仅不会令读者反感,还能营造出特定朝代的历史氛围。《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主角张小敬,在历史上的长安城绝对不会出现,但观众却毫不怀疑这个角色的“真实性”。把鉴宝细节拉满的《古董局中局》也是如此。

2018年,是马伯庸IP改编的风起之年。他的小说《三国机密》《四海鲸骑》《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相继被改编成网剧。其中,《四海鲸骑》是一部动画网剧,《古董局中局》产出的作品最多,《长安十二时辰》最为成功。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是马伯庸第一部和观众见面的改编作品。

这是一部创作于2012年的小说,彼时他还未曾将写作与影视改编挂钩。所以在后期改编中,剧集与原著的节奏并不完全合辙。等到《古董局中局》《四海鲸骑》,在策划阶段,马伯庸就想到了作品未来影视剧改编的可能性。

据不完全统计,已播或在播的作品不计,正在推进中的马伯庸参与或改编自其原著的影视项目不下于10部。除今年融创文化发布会公布的,以《桃花源记》为灵感创作,以多种形式开发的合作项目《千年桃花源》和虽释出概念设计图却陷入版权纠纷的动画电影《哪吒传奇·龙与地下铁》之外,也还剩下八部。

八部作品中,多数都是近年新创作的作品。唯一的例外,是前不久刚杀青的《风起陇西》。这是一部创作于2005年的小说,是马伯庸的出道作。至于其他,则孵化于《长安十二时辰》之后。算是典型的为“影视化改编”而生了。

这些作品中,最见历史考证和梳理功夫的当是《显微镜下的大明》。在他看来这是一部非虚构写作,以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为骨,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旧纸堆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两京十五日》则是用为《显微镜下的大明》搜集资料的“废料”写成的,是后者的一个衍生品。

所有项目中,最奇怪的当属《大明书商》。《长安的荔枝》虽然短小精悍,但好歹也是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做成项目可以理解;《大明书商》的“原著”只是马伯庸发在微博上写盗版书商的一篇小文《枉是便宜卖纸人》。

一篇散文里的一个片段就能成项目,全天下恐怕只有如今堪称影视行业香饽饽的马伯庸了。但转念一想,像《洛阳》《汴京》这种踪迹不见的“原著”,不也快马加鞭地赶出剧集来了?而且还专门为它们,构建了个“华夏古城宇宙”呢。

被看重的与被裹挟的

此时此刻,怎么行业还在一窝蜂屯项目?甚至连小说写完都等不及,刚开个脑洞就上手争夺了?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其一,行业为何还不能脱离IP依赖症。其二,为何要抢马伯庸的项目。

第一个问题的本质还是恐慌。在这个影视行业尚未脱离凛冬的时节,没有人有绝对的做原创大剧的信心。最起码头部IP,是取得过读者信任的商品。类型剧就那么多,与其费尽心思自己创作,倒不如挑一部小说改编。起码更省力。

第二个问题,可以从三点来分析。首先,马伯庸的小说适宜于影视改编。

同样是写小说,有的作家强在戏剧性的构建,有的作家强在画面感的布局。马伯庸显然是后者。他的文字作品,常常带有一种天然的影视基因,谋篇布局如堆积木般条理清晰。《长安十二时辰》就是典型。这部小说的脑洞最早出自一个知乎提问: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

马伯庸大笔一挥:长安。他在小说后记中写道,“想象一个刺客的身影,在月圆下的大雁塔上跃下,追捕他的火红灯笼从朱雀大街延伸到曲江池,惊起乐游原上无数的宿鸟……这是一个充满了画面感的片段,神秘与堂皇同时纠葛。”

其次,马伯庸的小说集网络小说之节奏、类型文学之元素与传统文学之文学性以及历史考据于一身。在网络小说中,不论是小白文还是文青文,快节奏都是必需品。这也是其能牢牢占据大众文学市场的关键。而悬疑、谍战、反恐等类型元素,又天然适合在荧屏上展现。另外,他的小说又兼顾了传统文学的“短”。

把一部数百万字的小说改成一部三四十集的剧集,其实是颇具难度的。但把一部二三十万字的小说改成一部24集的网剧,无疑就顺遂得多了。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原因,是拍马伯庸的作品可以多元利用。一部《长安十二时辰》,不仅带火了马伯庸,更带火了西安这座古城。虽然该剧并非是西安市的“命题作文”——《装台》才是——但大众依旧将之视为西安的文化名片。

对视频网站来说,这更是所谓“一鱼多吃”的开源节流好举措。

爱奇艺更是为《风起洛阳》打出了“一鱼12吃”的标语,基于“洛阳IP”开发出综艺、剧集、游戏、衍生品、舞台剧、动画、纪录片、漫画、商业地产、VR全感、电影和文学12种产品形态。其中一部分又是基于剧集的布景完成。

而且,这种开发也绝非空穴来风。正如前文所说,马伯庸的小说中充满历史考据。他说,创作《洛阳》时,对他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隋唐洛阳城——1959~2001年考古发掘报告》。书中囊括了隋唐洛阳城40余年田野考古的发掘成果总结,包括城墙、城门、街道、里坊、宫殿、园林、水系在内都有详细介绍。

不过,IP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原著改编”值得骄傲。互联网初入影视行业时,的确“IP横飞”。数年过去,“大IP”的神话早就破灭。虽说如今仍然有“未写先卖”的情况,但至少他们愿等小说写完。(对IP未写先卖现象的调查,戳蓝字回顾)

更遑论,马伯庸的小说也有自身的问题。他擅长的是鲜活生活的塑造,在意的是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紧密逻辑是靠琐碎的细节匝起来的,缺乏戏剧冲突的勾连。所以《长安十二时辰》最终理应炸裂的高潮戏,更像是放了个哑炮。在播的《风起洛阳》也有这个迹象,影像上是花钱了,就是戏不好看。

其实,被裹挟的又何止马伯庸。凭借《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破圈”的紫金陈也不例外。就在前不久,优酷官宣独家签约紫金陈,计划未来5年推出覆盖女性悬疑、城市透明人、迷雾重重三大题材的10部剧集,并开发2部小说IP改编的院线电影。5年写10部小说,对于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作家来说,创作上的挑战不言而喻。

【文/马二】

上一篇: 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世界八大奇迹排名)
下一篇: 婵娟是什么意思(屠苏是什么意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