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任弼时简介

任弼时简介

任弼时简介任弼时任弼时和周恩来同为中华民族脊梁,他们二人有着相似的少年追求与中年奋斗经历。在为革命事业奋斗期间,他们成为生死之交,结下深厚友谊。任弼时简介1920年,22岁的周恩来乘坐法国邮轮“波尔多斯”号,从上海出发,前往法国勤工俭学,探索救国真理。次年,17岁的任弼时,同样从上海启程,乘坐日本邮轮,前往苏联学习无产阶级革命经验。三年多后,他们学成归国,带着满腔的豪情,

任弼时

任弼时和周恩来同为中华民族脊梁,他们二人有着相似的少年追求与中年奋斗经历。

在为革命事业奋斗期间,他们成为生死之交,结下深厚友谊。

任弼时简介

任弼时简介

1920年,22岁的周恩来乘坐法国邮轮“波尔多斯”号,从上海出发,前往法国勤工俭学,探索救国真理。

次年,17岁的任弼时,同样从上海启程,乘坐日本邮轮,前往苏联学习无产阶级革命经验。

三年多后,他们学成归国,带着满腔的豪情,立下了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目标。

他们一个先后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长,兼任区委宣传部长、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政治部主任,一个在上海大学教授俄文。

1927年,周恩来等人率部在南昌起义后,任弼时被选为政治局委员,调往中央机关工作,自此,俩人开始并肩作战。

1938年3月,任弼时因为具有丰富的抗战经验,以及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且,他坚持原则的同时,又灵活机智,因此被中共中央政治局选中,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阐释中国共产党抗战政策。

任弼时年轻时期

3月5日清晨,任弼时化名“成林”,与爱人陈琮英告别周恩来等人,离开延安,前往莫斯科。

期间,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提交求援信,为中国共产党争取到了30万美元的抗日援助。

1939年,周恩来因为右臂摔伤,中共中央考虑到国内医疗条件有限,决定将周恩来送往莫斯科进行医治。分别一年多的老友,在莫斯科重逢。

刚见面,周恩来就大跨步走向任弼时,紧紧抱住对方,连声问好。

而任弼时的注意力,则全部都在周恩来受伤的右臂上。

任弼时握住周恩来的左手,关切地问道:“很痛吗?”

周恩来像没事人一样,笑着说道:“没什么关系。”

治疗期间,虽然任弼时叮嘱周恩来安心养伤,但是,周恩来根本闲不住。

必要治疗之余,周恩来也开始抓紧工作。他在病床上与任弼时一起联名致信阿米拉夫,向其反映八路军培养军事技术干部学校的困难。并请求其帮助解决,或者派较为优秀的学员,前往苏联办培训班。

锻炼中的周恩来

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后,周恩来于12月下旬出院。

此后,周恩来开始与任弼时分工合作。周恩来负责为共产国际撰写《中国问题备忘录》,而任弼时负责与驻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团联系,争取他们对中国抗日的广泛同情与援助。同时,为回国做准备。

在苏联的这段时间,虽然非常忙碌。但是,周恩来和任弼时俩人在空闲之余,都会带着各自的夫人,相聚在一起聊天。

他们还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合影。照片上,邓颖超与陈琮英站在中间,个子稍高一点的邓颖超,亲昵地将右手搭在陈琮英的肩膀上。而周恩来与任弼时,则分别站在两边,笑容可掬。

回国时,为防止出现意外,周恩来和任弼时商量,凡是秘密文件,甚至是任弼时的个人物品,都放到周恩来携带的那个小皮箱里。

因为,国共合作中,周恩来有公开的身份,过境时不受检查。

周恩来、任弼时夫妇在莫斯科合影

次年2月下旬,周恩来、任弼时等人乘坐火车,顺利从莫斯科返回国内。

1947年,胡宗南率兵进攻延安,中央决定撤离。当时,五个中央书记分隔两地,刘少奇、朱德前往华北,负责领导全国土改以及建设根据地。

而任弼时、周恩来以及毛主席,则留守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

4月中旬,毛主席以及中央机关已经撤出延安一个多月了。从军用地图上标出的行军路线看,忽东忽西,连成了一个大八字。

此时,行军路线静止在靖边县的王家湾。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人,在这里住了近两个月。

王家湾当时只有十几户人家,毛主席、周恩来以及任弼时,住进了王老汉家里腾出来的两间半窑洞。

其中,毛主席住在里面一间,房间里放了一张破烂的柳木小桌后,就没办法转身了。

周恩来则住在外面迎门的土炕上,他随便找了个树木墩子,垫上棉衣当凳子,然后趴在锅台上面批阅文件。

王家湾

任弼时则住在里面那半间房里,空间更小,进去就是一个土炕,连腰都伸不直,既是办公室,也是卧室。

虽然条件艰苦,但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却留下他们互相关心,默契十足的历史瞬间。

当时,任弼时早上起得比较早,经常去营房与马号附近转悠。

为了不影响周恩来睡觉,他不走过道,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房间里的小窗户,从窗口跳出去。

一天早上,任弼时像往常一样,跳窗而出。没多久,周恩来也醒了,看到任弼时的门还没有打开,他以为任弼时还没睡醒。

于是,周恩来轻手轻脚地坐起来,穿好衣服。突然,周恩来想要咳嗽,他紧皱眉头,用手捂着嘴巴,匆匆走出门外,一直走到窑洞外十几米远,才轻声咳嗽。

周恩来刚咳嗽完抬起头,正巧看到任弼时从远处往回走。他们看到对方都愣了一下,随后相视一笑。

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在一起

作为战友,他们不仅有相同的革命目标,还有为别人着想的共同特点。

1948年3月,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到山西临县三方交会,随后前往西柏坡。

一路上,他们白天马不停蹄的行军,晚上做社会调查,研究土改政策。

在千里冰封、雪花漫天的情况下,翻越海拔3058米高的五台山北台叶斗峰时,任弼时高血压反应很大,步履艰难,气喘吁吁。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次年,随着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人,率领中共中央军委机关,前往北平。

此时,任弼时的血压已经高到220,居高不下。这段行程,他是躺在吉普车中完成的。

其实,任弼时是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中年龄最小的,但身体情况却是最差的。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革命期间他曾两次被捕入狱。为了保住党的秘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险些丧命,却始终坚贞不屈。

任弼时

长征期间,任弼时又多次陷入险境,命悬一线。突袭渡河后,任弼时高烧不退,得了重感冒,一度休克。

当时,大家都以为任弼时不行了,但他却凭借顽强的毅力,活了下来。

除了早年落下的病根,再加上长年累月积劳成疾,导致进入北平后,任弼时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重病期间,他心心念念的依旧是工作。

1949年3月25日,任弼时与毛主席等人,在万众欢呼声中走进北平城。参加完西苑机场阅兵仪式后,任弼时突然旧病复发。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

其实,早在十多天前,任弼时抱病参加接见第四野战军师以上指挥员和干部活动时,医生就注意到了任弼时的体力难以维持,劝他赶快休息。

但是,任弼时并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当时,任弼时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召开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以及筹备5月4日召开的全国青年大会。

任弼时

4月1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开幕。次日,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在大会上做政治报告。

这篇报告文稿共有1.2万字,任弼时当时体力非常差,想要读完是非常困难的。

就在他刚读完开头那一部分后,就出现了头晕、心悸、气喘的症状。休息期间,很多人劝任弼时,将后面的报告,交由其他同志代为宣读。

任弼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无奈接受建议,但是他并不想中途退场,一直坚持坐在主席台上,直到会议结束。

此后,任弼时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动脉硬化、糖尿病以及脑供血不足等情况,越来越严重。

为了他的身体着想,中共中央4月18日决定:

任弼时必须休息!放下全部工作,到玉泉山治疗静养。

但是,任弼时生平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钱多,三怕麻烦别人。

毛主席

所以,到了玉泉山以后,任弼时根本过不惯疗养的生活。由于血压高,不能看书,医生对他做出了限制。

放不下工作的他,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每天都要让秘书给他读20分钟左右的电报。

这些电报,是关于解放军进军的情况。另外,他还要让秘书帮他查看地图,然后他用手杖在地图上查找每个地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任弼时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开始恶化,出现了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昏迷情况。

考虑到任弼时的身体情况,毛主席下令,禁止任弼时出席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任弼时为此遗憾不已。

斯大林得知任弼时的病情后,主动派出一个苏联医疗专家组,来到中国,为任弼时进行全面检查。

经过诊断,苏联医生认为任弼时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他们建议任弼时前往苏联进行治疗。

于是,毛主席专电斯大林,与其商议任弼时前往苏联治疗的事情。

斯大林

在任弼时健康恶化的这段时间,周恩来经常来到他们家看望,并亲自将护照带给任弼时。

很快,中共中央将任弼时送往苏联进行治疗。

任弼时在苏期间,周恩来恰好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访苏,准备和苏联谈判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当时,周恩来一边要与苏联进行谈判,一边还要指导李富春等人的工作,时间非常紧张。

但是,周恩来依旧抽空,亲自前往疗养院,看望老友任弼时。

看到周恩来,任弼时表示,自己很想回国参加工作。周恩来劝说道:

“你要先养好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1950年春季,任弼时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很不错了。

看到老战友都在为建设新中国废寝忘食,任弼时再也坐不住了。他也想回国,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于是,任弼时强烈要求回国,与战友们一起“战斗”。

经过全面检查,苏联医生认为任弼时可以回国适当工作。

周恩来

于是,任弼时于5月底,带着苏联的体检报告,要求参加工作。

毛主席经过与中央其他几位书记商议,同意任弼时每天工作不超过4个小时。

但是,当时中国面临战争、经济、外交等种种问题,中央领导人比建国之前,更加忙碌。任弼时一忙起来,常常会忘记时间。

他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悄悄从4个小时变成5个小时、8个小时,甚至是8个小时以上。

如此繁重的工作,严重损坏了任弼时本就虚弱的身体。

很快,任弼时的身体再次出现不适。1950年的9月和10月,本来是他的休息时间。但是,任弼时仍然不顾一切地埋头工作。

保健医生催促任弼时休假时,任弼时却表示,12月份的时候再说。

医生们束手无策,只能依着任弼时。

朝鲜战争爆发后,外部局势越发紧张。中央为了讨论是否出兵援助,接连召开会议,商议相关事情。

任弼时在看报

有时候,会议一开就开到次日凌晨。

任弼时也出席了会议。期间,他不顾保健医生的约束,常常拖到半夜才休息。

任弼时的身体,因此再度受到严重损害。

期间,周恩来一直惦记着任弼时的健康状况。国庆结束后,周恩来准备前往苏联,走之前,他专门来到任弼时的病房探望,想要将他的病情报告,带到苏联。

周恩来到达医院时,任弼时刚好被推进手术室,他只见到了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

周恩来嘱咐警卫带上任弼时的病情报告后,安慰陈琮英:

“此次去苏联,我会带回来最佳治疗方案,治好弼时的病,你不要太担心!务必保重!”

陈琮英擦着眼泪说:“我明白,总理,您赶紧出发吧!耽误了正事,弼时又要怪我了。”

周恩来离开后,陈琮英将周恩来前来看望的事情,告诉了从手术室中出来的任弼时。

周恩来

任弼时虚弱的说道:

“我想见他,但是不行,我不想让他看到我现在的样子。什么都做不了……”

即便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任弼时依旧不愿放下手里的工作。

志愿军进入朝鲜,打响第一场战役的前一天,忙了一天的任弼时,晚上依旧召集工作人员,讨论即将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相关事情。

睡觉前,任弼时习惯性的将日历翻过一页,喝了点药水,熄灯休息。

第二天早上,陈琮英前去叫醒任弼时的时候,喊了几声,都没有得到任弼时的回应。

陈琮英的心头,突然涌上一种不祥之感。

紧接着,房间里传出“啊”的一声。陈琮英赶紧推开门,发现任弼时坐在床头,张着嘴,像是要喊什么,却又发不出声音的样子。

陈琮英见状,赶紧给保健医生打电话,值班医生力伯畏火速赶到。

傅连暲

力伯畏进入任弼时房间后,任弼时还朝他抬了一下手,似乎是要打招呼。但是,他的手臂刚抬起来,马上就掉了下去。

力伯畏赶紧给任弼时测血压,随后向傅连暲报告。很快,傅连暲也赶到了任弼时的床前。

傅连暲意识到任弼时病情危急后,马上邀请苏联专家,以及其他中国专家进行会诊,展开抢救。

抢救期间,大家意识到任弼时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状态,傅连暲赶紧给毛主席与党中央发出病危通报。

通报发出没多久,毛主席、周恩来等在北京的中央领导人,相继赶来看望任弼时。

由于来的人和车辆较多,警察以及警卫人员,不得不在街上组成临时警戒线,保证安全。

此时,任弼时不能说话,身体也不能动。看着关心自己的老战友们,他只能朝大家眨眨眼,表示感谢。

虽然医生们全力抢救,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没有把任弼时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任弼时与夫人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永远的闭上了双眼,年仅46岁!

看到老友离去,周恩来悲痛不已,抽泣不止。

任弼时去世后,周恩来亲视入殓,亲手为任弼时覆盖党旗,并为任弼时题词:

纪念任弼时同志,学习他三十年奋斗不已、至死不惜的自我牺牲精神,学习他顽强对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坚守原则、服从真理的布尔什维克精神。

时间的流逝,似乎没有冲淡周恩来的悲痛。

任弼时去世一周年的那一天,周恩来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来到任弼时的家里,看望他的家人。

当时,陈琮英和孩子们,也都没有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周恩来亲切的与陈琮英握手,又拉着几个孩子的手,看看这个,摸摸那个。

坐在沙发上,周恩来抱着任弼时最小的孩子,一边安慰陈琮英,一边叮嘱几个孩子,回忆任弼时的过往。

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志,站在一旁,低着头,认真聆听着周恩来的话,默默流泪。

任远志

突然,任远志感觉到周恩来的声音中,夹杂着难以抑制的哽咽声。随后,她看到周恩来掩面嚎啕大哭。

任远志被周恩来的哭声震惊了。

多年间,她见过周恩来无数次,当年周恩来与她父亲同住一间窑洞时,还亲自为高烧不止的她,用冷毛巾敷头降温。

在任远志的印象中,周恩来一直都是温文尔雅的形象。她从未见过周恩来这样爆发的情感。还是当着他们这些晚辈的面。

对此,任远志形容为:震撼山岳的情感爆发。

周恩来的哭声,让任远志慌了起来,她一下扑到周恩来的身上,帮她的周伯伯擦眼泪,嘴里不住的喊道:“周伯伯,您别哭了,周伯伯,别哭了……”

任远志的小弟弟,也被周恩来的情绪感染到,拉着周恩来的手大哭起来。

看到这个场景,陈琮英连忙擦干眼泪,强忍悲痛,劝说周恩来:

“总理,您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伤心,国家大事还有那么多,您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上一篇: 秦始皇皇陵在哪个省(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挖的真正原因)
下一篇: 平阳公主率军镇守而得名的是(平阳公主历史简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