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全名孛儿只斤·忽必烈,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成吉思汗的孙子,监国托雷的第四个儿子,元宪宗蒙哥的同母弟弟,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后代中极其出名的一个,他不仅仅是大蒙古国的末代大汗,同时也是一位效仿汉制,一手建立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孛儿只斤·忽必烈病逝,庙号世祖。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辉煌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生平简介
忽必烈简介和历史事迹(忽必烈简介50字)
早期经历
忽必烈生于1215年9月23日。是铁木真之孙,拖雷的第四子,母亲为唆鲁禾帖尼。忽必烈还在潜邸时,就已结识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汉地的情况。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大批以汉族为主的知识分子,成为忽必烈的幕僚。
早在窝阔台大汗时期就已投靠蒙古贵族的汉族知识分子窦默和姚枢等先后被忽必烈招聘重用。窦默为忽必烈讲解三纲五常、正心诚意之说;姚枢为忽必烈讲解儒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忽必烈在和林结识的僧人子聪(后赐名刘秉忠),是一个于书无所不读、论天下事如指掌的人,由于他博学多能,善于出谋划策,深受忽必烈重视。1250年,他向忽必烈上万言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
1242年,西京怀仁人赵璧也应召到忽必烈左右。赵璧学习蒙古语,为忽必烈译讲《大学衍义》。1244年,赵璧荐引金朝状元王鹗到忽必烈王府,为忽必烈讲《孝经》、《尚书》、《易经》及儒家的政治学和历史,每夜分,乃罢。1247年,张文廉被子聪推荐到忽必烈王府,被任为王府书记,日见信任。1247年,史天泽的幕僚张德辉被忽必烈召见时,推荐了名士元好问等20余人。
1251年7月1日,忽必烈长兄蒙哥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是为元宪宗,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还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学,“圣度优宏,开白炳烺,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
南征北战
作为草原民族,同时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孛儿只斤·忽必烈除了要和许多草原儿郎一样精通骑射之外,还要跟随自己的父亲(孛儿只斤·拖雷)和兄长(孛儿只斤·蒙哥)为帝国开疆拓土。
1252年,宋军攻打河南边地。忽必烈请准蒙哥在河南设经略司,蒙哥任命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经略使。6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觐见蒙哥,奉命率军征云南。
1253年,蒙哥分赏诸王,忽必烈得到京兆封地。忽必烈建立京兆宣抚司。忽必烈率领大军在六盘山度夏。秋天,大军经过临洮进入藏族地区,到达忒刺(今四川松潘)地方。8月,忽必烈率军从陕西出发,进攻位于今云南等地的大理国;1254年1月2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国王段兴智投降,忽必烈灭大理国。云南地区并入大蒙古国版图。
1256年,忽必烈又增受怀孟州封地。1256年夏天,以南宋扣押蒙古使者为理由,蒙哥正式宣布了攻击南宋的意向。忽必烈势力的发展,引起蒙哥的疑忌。1257年,蒙哥命阿蓝答儿等在关中设钩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财赋。阿蓝答儿等从河南经略司、京兆宣抚司的官员中,罗织一百余条罪状,旨在除灭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员,削弱他的势力。十二月,又亲自去朝见蒙哥。蒙哥见忽必烈来朝,相对泣下,要他不必再作表白。
1258年农历七月,蒙哥率大军攻入四川北部,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1259年初,在合州城下攻势受阻。
1258年11月29日,根据蒙哥的旨意,忽必烈在开平东北行祭旗礼,正式出兵启行南下攻宋,于次年8月2日,忽必烈率军抵达河南汝南,继续向南宋进发,并派命杨惟中、郝经宣抚江淮。1259年9月3日,忽必烈统领中路军渡过淮河,攻入南宋境内,随后一路向南,在湖北开辟新的战场,进攻长江中游的鄂州。
继位为帝
蒙古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四川合州钓鱼山病逝。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异母弟末哥派来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这个消息,并请忽必烈北归继承帝位。忽必烈则认为“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于是进攻南宋,并多次获胜,后来,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报,和林众臣谋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而且阿里不哥已经派阿蓝答儿在开平附近调兵,脱里赤在燕京附近征集民兵,使者催促忽必烈早日北还。
11月17日,儒臣郝经上《班师议》,陈述必须立即退兵的理由,坚定了忽必烈退兵北返的决心。忽必烈声称要进攻南宋首都临安,留大将继续对鄂州的围攻,增加对南宋的军事压力,南宋丞相贾似道派使者请和,约定南宋割地,并且送岁币,忽必烈于是在当日撤兵北返。
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1月4日,忽必烈率军抵达燕京,解散了脱里赤征集的民兵,“民心大悦”。忽必烈率军在燕京近郊驻扎,度过整个冬天,并积极和诸王联络,准备在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春天召开库里台大会,举行登基大典。
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6月29日,忽必烈发布《中统建元诏》,正式建年号“中统”。
中统四年(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五月,忽必烈升开平为上都,作为驻夏的纳钵。至元元年(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八月,又下诏燕京(金中都,金亡后称燕京)仍改名为中都,作建都的准备。9月7日,忽必烈发布《至元改元诏》,取《易经》“至哉坤元”之义,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
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至元九年(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
至元十年(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大都宫殿建成。次年正月元旦,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贺。元朝从此即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市)。大都代替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至此以后,明、清两代,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首都。
远征日本
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忽必烈命令屯戍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兵15,000人,大小战船900艘出征日本。在日军坚决抵抗下,首战只获小胜,未能深入。不久,因台风将大部分战船毁坏,加上已兵疲箭尽,元军只得仓促撤回。
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镰仓幕府处死。这一消息直到1280年才传到元朝。于是,忽必烈决心再次征讨日本。是年下半年,元朝征调军队(包括结集南宋新附军),成立征东行省(亦称日本行省)主持征伐大计。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但仍然失败。
灭亡南宋
至元十三年(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掌握全国性政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流亡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
人物病逝
孛儿只斤·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先他去世。五年之后他亲自选定的皇位继承人真金早逝。或许由于这些个人悲剧的刺激,忽必烈开始酗酒,并且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他的体重迅速增加,越来越肥胖,并被因酗酒而引起的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与此同时,他的一些政策也遭到了失败,至元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在大都病逝,享年七十九岁,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人物生平概括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族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今洛阳)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马,后阿合马独擅朝政。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告终。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人物评价
1.成吉思汗以征服武功震撼世界,忽必烈则以文治著称于天下。人所共知,成吉思汗以蒙古的铁骑扫荡了欧亚大陆,建立起蒙古大帝国。但是,如何去统治管理一个文化先进、经济发达的地区,成吉思汗没能来及回答。忽必烈基本上解决了这一点。他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既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清朝统治者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经验。
2.忽必烈作为一个征服者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浩劫,但在历史上仍能获得不错的评价。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他是少数能够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虽来自游牧民族,但十分重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3.忽必烈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接受了汉文化。马可·波罗将忽必烈尊崇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称赞忽必烈是“人类远祖阿丹(Adam)以来迄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并认为这是“彼实有权被此名”。
4.另外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忽必烈评价也挺高: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宽恤爱人,亦可谓有仁心矣。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建立历代帝王庙,把忽必烈与他亲自选定的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放在一起祭祀。朱元璋把忽必烈看作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君主之一。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历史功绩
1.政治上:忽必烈并没有实行一刀切的政治制度,相反他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宋朝的行政机构和官员,并在之前的制度上实行了改革。首先,重视农业生产,设立了“司农司”等专门管农业的机构,并对其官员实行绩效考核,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种管理手段,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改善了民生。其次,重视人才的选用,忽必烈可以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对待有能力的汉臣重用,没有种族的歧视和排挤。
2.创造交通运输线
最后,重视对疆域的管理,大家都知道历朝历代,疆域管理都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由于受当时交通、通讯等设施设备的制约,很多当朝者对边疆地区都是放任的管理方式,只要不太闹事,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并没有太多的干涉,很多时候以谈判和平解决为主。而忽必烈则是通过在各地设置驿站,开辟交通线路,实现对全国的掌控。
3.发明“纸币”
忽必烈在经济上改革开创了先河,其中最伟大的功绩就是发明了“纸币”。有人会说最早的钞票是“交子”,北宋年间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那时候的交子是作为一种存款的凭证而已,并没有作为铜钱那样流通使用。忽必烈推行纸币后,不仅是发行量、稳定性还是流通时间,都远远超过了前朝。但是在元朝后期,由于毫无节制的发行,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当时的经济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为元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笔。但是总体来说,纸币的流通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看看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使用的是纸币,人们为之趋之若鹜、爱不释手。
孛儿只斤·忽必烈的轶事典故
1.涮羊肉的发明
涮羊肉的发明传说与忽必烈有关。忽必烈率军远征,嫌伙食太差,想吃清炖羊肉。厨子便宰杀羔羊,剔选羊肉准备做。可敌军突然来袭,厨子情急之下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混乱搅和一下,就捞出来,放点配料,给忽必烈端去了。忽必烈肚子咕咕叫直叫,吃完就披挂上阵去了。没过多久,忽必烈就凯旋了。回朝后,忽必烈不忘厨子的功劳,就让他再做一次,并说味太淡,该多些配料。文武大臣吃后,皆竖大拇指。忽必烈高兴,给这道新菜赐名“涮羊肉”。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是怎么死的?
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死于1294年2月18日。他死于疾病,生病主要是因为酗酒和暴饮暴食,而这个是因为忽必烈晚年遭遇了政治、军事以及个人生活上的多重悲剧,饱受刺激。
忽必烈的前半生可谓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出身蒙古皇室,带兵打仗战功赫赫,之后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又有心爱的皇后相伴、出色的太子作继承人。可惜,到了他的晚年,人生就开始走下坡甚至变得凄惨,他失去了之前让他成功和美满的一切。
忽必烈晚年,尤其是灭亡南宋统一中国后,几次军事行动基本都以失败告终。比如,两次东征日本都遭到台风而损失惨重,第一次派去一万多人失败,第二次征调十五万还是失败;甚至,他南下攻打过安南、缅甸等东南亚小国,也都没有成功征服。
1281年,忽必烈的深爱的察必皇后去世。她不仅几乎陪伴他一生,为他生下四个儿子,而且是他的贤内助,在关键时候助他一臂之力。因此,察必皇后的去世让忽必烈黯然神伤。五年后,忽必烈与察必皇后的嫡长子、皇太子真金因病去世。他是忽必烈从小培养的皇位继承人,最后却因为一封让忽必烈禅位的奏章而惊吓过度,患上重病而死,只有43岁。
因为这些失败和悲剧,忽必烈大受刺激,于是开始酗酒并且暴饮暴食,从此他的体重迅速增加越来越胖,从而患病。最后,他在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中去世。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墓葬之谜
人生有两件大事,出生和死亡,对于皇帝而言,丧葬更是至关重要。汉族皇帝一般会选择一个风水宝地,早早地大肆修建皇陵,安葬之后再加强保护。但是元朝因为是蒙古族人,丧葬和这些不同,因此至今不知道成吉思汗、忽必烈的墓在哪里。
蒙古人墓葬:蒙古族有自己传统而独特的丧葬习俗,可以说是一切从简,人死了就埋在一个合适的空地里。一般随葬的会有死者生前的一顶帐篷,一张放了肉和马奶的桌子。有些还会买入活马和奴隶。安葬结束后,蒙古族会把墓坑填平,然后在上面覆盖原来的草,也就是说让人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墓,所以蒙古族的墓很难发现。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吸收接受了许多汉族的制度和习俗,也先装在棺木里再安葬。但,以前蒙古的传统还是继承下来,丧葬仍然比较简单,不用修建大型的陵墓,不用很多的随葬品。元朝实行皇家秘葬制度,皇帝和后妃死后还是运回蒙古故地安葬,而且下葬时不可以有汉族官员参加,地面上也没有明显的标志建筑,没有墓碑等,甚至不留下线索和痕迹。
正是因为元朝对皇帝安葬的简单处理和保密工作,他们的墓地所在在后世都是一个个的迷。不同的史书,对元朝皇帝的墓地所在都有不同的记载,只知道是他们的大禁地。现在一般认为是在蒙古共和国温督尔汗扎森山一带。甚至曾经,有人提出过忽必烈被葬在水底的假设。
孛儿只斤·忽必烈的父亲是谁?
孛儿只斤·忽必烈的父亲是孛儿只斤·托雷,而托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是他正妻所生的最小一个儿子。“托雷”在蒙古语中是镜子的意思。按照成吉思汗死前的遗嘱,后来托雷被任命为监国。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里,托雷与主角郭靖结拜为安达,也就是异性兄弟。
托雷继承了他父亲成吉思汗卓越的领军才能,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所以,托雷从小就一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比如他曾经攻打过金国,占领那里许多州郡。在成吉思汗的西征中,托雷也是与他率领蒙古军队的主力,之后他又独自率领了一支精锐部队,其中的士兵都是成吉思汗从所有军队中选拔出来的强者。托雷在西征中建立了赫赫的军功,不过期间他也做出了令人发指的屠城。比如在马鲁时,当地长官已经投降,托雷谎称不杀人,最后还是几乎把城里所有人全部屠杀,将近七十万人。
托雷在成吉思汗的所有儿子里,军事能力是最强的,所以他也继承了父亲大部分的军队,大约有13万蒙古军队的80%。虽然如此,他仍然不是汗位的继承人,成吉思汗在生前指定了三子窝阔台继承来汗位。在成吉思汗死后,也有大臣提议推举托雷为大汗,可是因为二哥支持窝阔台,所以战功卓著的托雷最后只是摄政的监国。之后,托雷还是继续带兵打仗,为大蒙古国开疆扩土,发挥了巨大作用。
1232年,孛儿只斤·拖雷在回军途中病逝,享年41岁,有人猜测他是被窝阔台忌惮而毒杀。
孛儿只斤·拖雷是成吉思汗儿子里最有军事才能的一个,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不汗马功劳。在成吉思汗死后,托雷也继承了80%的蒙古军队,几乎掌握了大蒙古国的兵权。不过因为没有继承汗位,托雷之后仍然像一个将领一样带兵打仗,最后也是在打败金国回来的路上病逝。也有记载说,是因为当时的大汗窝阔台生病,托雷用自己代替他,喝下了巫师给的圣水,没几天大汗痊愈而托雷就死了。
孛儿只斤·忽必烈的母亲是谁?
忽必烈的母亲是成吉思汗许配给的托雷。据说她治家有方,在托雷死后很好地管理着家族,拉拢其他势力,此外和窝阔台的关系也处理得很好,两人时常商量国家大事。也正是因为她的深谋远虑,最后才能够由自己的孩子继承汗位。
窝阔台死后,他的皇后称制,她想立长子贵由继位。为了争位,蒙古各大势力产生了矛盾,国家处于发生内乱的边缘。此时是唆鲁禾帖尼带着儿子们参加选汗大会,拥立了贵由,才缓和了矛盾稳定了局势。短短两年,大汗病逝。因为唆鲁禾帖尼已经拉拢了多方势力,声望极高,所以这次当上可汗的是托雷与她的长子蒙哥。
蒙哥死后,忽必烈继承了汗位,后来建立元朝。之后,忽必烈为父母追尊谥号,一个“景襄皇帝”,一个“庄圣皇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