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懂事伊始,身边的成年妇女都喜欢包一块头巾,俗称“番巾”,或曰“河市巾”(盖因地名之故)。头巾从头顶包下来,在下巴处打个结就好了。北方很多地区有包头巾习俗,较之,南方的头巾相对较小,可能是因为北方比较冷的原因吧。
为了保暖?还是挡风蔽日?村里的妇女一年四季,不论干活休闲,只要出门都包着头巾。看到母亲大热天也包着头巾,我经常会笑着说,您不热吗?母亲说,遮太阳!
因为也叫番巾,我一直怀疑是舶来品,还是舶来的习俗,像历史上和泉州联系紧密的阿拉伯和波斯地区,妇女有严格的包头巾规定。
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东北少数民族服饰特点)
如果说番巾有遮风蔽日保暖等用途,在海边应该更加实用,像泉港、惠安一些沿海区域,头巾文化十分盛行,但晋江、石狮一带的沿海区域包头巾的很少,上了年纪的妇女大多剪短头发。而处于洛江内地一线地区,除了河市外,马甲、罗溪、虹山等山区乡镇包头巾习俗也不流行,难怪这一带都把头巾称为“河市巾”。河市作为古代商品重要的集散地之一,往来商客繁杂,相互影响留下点特殊的习俗也正常。头巾除了前述功能外,装饰的因素一定存在。
说起头巾文化,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惠安女的头巾。惠安女在洛江一带被称为“崇武阿婶”,应该是勤劳的惠安女(崇武一带)挑着海产品,不远万里到这里走村串户给当地留下的印象吧。其头巾系带方式完全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头发梳出棱角,额头插上花和装饰,再把一块大花布从头顶包下来,在下巴处扣住,头巾披到肩膀和胸前,把头封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脸和额前装饰,和其他地方包头巾的随意方式简直有天壤之别。
这种包法如果是所谓封建观念,妇女不能暴露之类的原因,但却又与短袖衣服和露肚脐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惠安女头巾和服饰的源流可以参阅泉州师院林振礼教授的《“敞衣青盖”活化石:“文公帕(兜)”之流变》。
文中提到,宋元方志就有“敞衣青盖”的简要记录,着实难以想象其细节。但若以惠安女的装束为参照,则似乎一切都豁然开朗了!“敞衣”即是因上衣短小而露出肚脐部分的肌肤;所谓“青盖”,就是蓝色或蓝黑色的盖头。这种装束与清代文献所载闽南妇女“以蓝夏布一幅围罩其首及项”之“文公兜”形象的记载相吻合。如果林教授的观点成立,那惠安女的服饰文化要往宋元以前去追溯了。
厦门大学郭志超教授认为,惠安东部文化尤其是惠安女服饰,具有疍民(水上人家)的文化特征。源于旧时东南沿海汉民族和畲、疍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的结果。
汕尾疍民
福州疍民
对比了福州、汕尾、三亚等地的疍民服饰,在风格上确实有点像。但还没发现有类似于惠安女的宽、短、露脐的上衣,而且,整个东南沿海的海岸线很长,有疍民的区域也很多,为何只造就了惠安崇武一带这一小区域特有的文化现象呢?几年前,泉州台曾经请专家讲过几种起源(详见泉州网《探秘惠女服饰起源:含多民族特征来源成谜》),有唐时遗风、“水上游牧”风情(即疍民)、少数民族服饰融合等观点,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泉州及周边还有很多相关的内容值得探秘,如发型独特的蟳埔女——阿拉伯人隐姓埋名的后裔,和惠安百崎回族郭氏——阿拉伯人修改族谱隐姓埋名的后裔,会不会也有我们还没发现的原因呢?
暑假去惠安惠女风情岛游玩,恰逢几位惠安女在拍摄文化创意,在大海的衬托下美丽极了,忍不住拿出手机,快速按下几组快门。可能太快了,没有很好地对焦,缺乏艺术感,颇为可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