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辉南县龙岗山脉西麓,有一个“凤爪顶”,这里密林蔽日,杂草丛生,人迹罕至。林荫之下却生长着3万多棵优质林下山参,在没有人工喷水、打药的干预下,静静地生长,参龄最大的一批已经有29年,而参籽落下又生根发芽的不计其数。
林下参(林下参的功效与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专家、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亚玉研究员告诉记者,“凤爪顶”出产的林下山参采用人参林下仿野生护育技术,没有任何药剂残留,形质俱佳,药用价值更高。
人参素有“百草之王”的美誉,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是一种天然绿色补品。在吉林省东部山区,林下种植非常广泛。张亚玉站在“凤爪顶”,正午的骄阳刚刚透过密林,散射光刚好照到一棵刚刚打籽的人参上,而脚下的缓坡上到处是杂草和枯枝。她说:“这样的地形和气候能护育出优质的林下山参。”
张亚玉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对林下野山参抚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她介绍说,以选土技术为例,影响林下山参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光照、水分、温度、山势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征。也就是说,土壤物理特性影响林下山参根形态建成,而土壤化学特性影响林下山参品质形成,土壤微生物群落特性影响林下山参健康生长。
“凤爪顶”属于辉南县龙岗山参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的林地,合作社一直采用张亚玉与课题组研发的优质林下山参护育技术,合作社负责人曹发说:“选山不当会导致林下山参存苗低、病害重等问题,结合坡位、坡度、坡向等山势因子的合理选择林地播种,使我们山上十年以上保苗率超过30%,降低了红皮病发生率80%以上。所以不是所有的山都可以发展优质林下山参的。”
一株由龙岗山参种植专业合作社培育的成熟优质的林下野植山参能卖到几千元,与一斤几百元钱的普通家参形成鲜明对比。曾为林场职工的曹发,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尝试着把通过人工处理的人参籽撒在原始森林中,让其在自然状态下生长。1987年,他还承包了700多亩山林尝试种植林下参。
在对林下山参种植方式摸索过程中,曹发与张亚玉及其团队开展合作,通过优质林下山参护育技术的推广和实践,培育出形质兼备的林下参,最终接近野山参性能和指标。曹发牵头发起成立龙岗山参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辉南县林下参协会,配套辉南县凤爪顶野山参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合作社和农户签订种植协议书,向种植户提供种子、技术及收购标准,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六统一”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利益分配按订单合作执行,每位合作社社员都拥有股权证明,年终按照股份进行红利分红。
目前,合作社已有326户参农加入,种植林下山参30余万亩,年均参龄7-8年,其中10年以上参龄面积20万亩,15年以上参龄面积10万亩。基地建设每年可吸纳农村闲置劳动力28人,从事日常管护。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辉南县已形成了林下山参护育技术体系及完善的技术操作规程,全县野山参基地全部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组织生产。
优质林下山参护育技术在2014年获国家成果转化项目,并在长白山主产区应用推广,通过技术培训服务效果显著。张亚玉和课题组成员建立了国内仅有的林下山参基地评估技术,在吉林省长白山区应用推广面积达到4000余亩,近4年作货面积2300余亩,新增产值超9.7亿元。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冯超
编辑:马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