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渡人之舟”追寻救国梦
1920年秋,在李大钊的指导下,新生社改组为天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个研究会是天津早期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基础,他们中的一些成员后来大都成为天津地方党组织的骨干力量。回到家乡,面对广大农民终日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惨状,他开始深入到劳动群众中去,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农民进行革命斗争。为启发农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他用易于被农民接受的歌谣形式,编写破除迷信的小册子并广为散发。在他的启发引导下,当地农民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有些农民自发组成请愿团,到县政府请愿,逐步走上革命斗争的道路。
于方舟故居(于方舟烈士故居)
(新生社旧址)
1921年暑期,于方舟化名于绍舜考入南开大学文科,学号为“386”。在校学习期间,于方舟积极从事社会活动。为了广泛团结社会力量,在同乡学生的支持下,他重新整顿了处于瘫痪状态的宁河旅津学生同乡会,并在同乡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会长。他不负重望竭诚工作,在他的倡导下,创办了《同乡会季镌》,作为联络同乡、讨论问题、交流情况、互相促进、共同学习的园地。他撰写文章,披露社会黑暗,抨击社会腐败现象。他指出:“中国时局之乱极矣,中国人民之苦极矣,四万万同胞无片刻之安生,数百万方里无尺寸之乐土”。他还指出:中国之所以如此纷乱,就是因为:政治之不良,法律之不善,教育之不普及,实业之不振兴。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谋求国家“根本之改善”。他还提出了改造社会的具体方法,呼吁大家“起而行之”。与此同时,他还重新组织了“天津学生联合会”并被推举为执行部部长。
1922年,于方舟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区执行委员会,任委员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于方舟代表直隶省出席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并任直隶省党部执行委员。同年,在中共中央和地方区委领导下,主持成立了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任书记。
“兰渚”“芳洲”是于方舟的原名,而“方舟”之名,则是源于1924年,于方舟在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写下的《方舟歌》,其中有:“狂澜四面严相逼,群生彼岸须舟亟。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此后,他便将自己的名字“兰渚”改为“方舟”。他“负任方舟”,以天下为己任,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博大的胸怀。
1925年初,“天津各界人民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70余团体参加,于方舟当选为宣传科主任,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宣传活动从市区深入到县城,“各县国民会议促成会”也建立了起来,从城市到农村形成了国民会议促成会的高潮。为了反对段祺瑞召开的善后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努力下,3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揭露了善后会议的反动性质,同时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通过了决议,基本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于方舟、江浩、邓颖超、马千里等代表“天津国民会议促成会”出席了大会,他们与大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李大钊、赵世炎等共同努力,为大会的圆满成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25年,“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入天津后,以于方舟为首的中共天津地委迅速将各阶层的人民组织起来,沪案后援会纷纷成立。各界联合会也随即召开恢复大会,于方舟以反帝大同盟代表的名义出席了会议,并起了领导作用。天津各界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冲破奉系军阀的严密控制,6、7月间举行了数次有几十万人参加的集会和示威游行,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并提出了收回租界、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掀起了天津的反帝斗争高潮。
(五卅运动)
在汹涌澎湃的反帝斗争中,工会组织迅速发展,地毯、纺织、铁路、印刷、油漆等行业的工会组织相继建立。1925年8月4日,天津20余个工会联合会成立了天津总工会,于方舟出席了大会并讲话,他勉励工人同心协力,继续坚持斗争。
在这种严重的局势下,于方舟保持了共产党人的严正立场,他郑重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肩负着消灭阶级剥削,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共产党员参加国民党就是要帮助和影响它,使它真正成为各阶级的革命同盟,按照我们的主张前进。这同陈独秀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右倾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李大钊和北方区委的帮助下,于方舟依靠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的密切合作,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周恩来曾回忆:“1926年春天,奉系军阀卷土重来,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重,革命工作更加艰苦……于方舟每天仅用白开水和大饼充饥。但他仍然坚持斗争,经常彻夜不眠地紧张工作。”
天津妇女运动领袖王贞儒也记得,于方舟得知军阀来袭,“当即作出了迅速撤退、转入地下的决定。他镇定自若、井然有序地指挥同志们整理文件,随后,指挥同志们安全撤离办公地点。”尽管此时窗外枪声阵阵,但于方舟仍在检查巡视办公室没有遗漏的文件后,才最后一人携带重要文件离开……
05玉田暴动
(图为:玉田起义纪念碑)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北方局制定了《北方暴动计划》,决定在京津地区发动大暴动。于方舟以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身份领导了冀东第二次玉田暴动。之后,于方舟赶赴遵化,将农民自卫队改编为京东人民革命军,还制作了一面绣有镰刀斧头和“土地革命”四个大字的红旗,制作了指战员佩戴的袖章,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从遵化向玉田进发,沿路打土豪、缴枪支、壮大革命队伍,准备重夺玉田城。在战斗中起义部队遭到反动民团包围,分散突围时在丰润县河流沙地区被敌人包围,于方舟不幸被捕。在狱中,于方舟化名于绍尧,纵被种种酷刑折磨,仍以其“士可杀而不可辱”的执拗性格强硬对峙。
1927年12月30日晚,于方舟被敌人杀害,年仅27岁。
06后世纪念
(南开大学新开湖畔老图书馆旁于方舟烈士纪念碑)
在天津市宁河区烈士陵园,矗立着一面独具特色的黑色大理石烈士墓墙,相关负责人介绍,烈士墓墙宽48.12米、高2.7米,宽度象征宁河人民解放时间,高度代表于方舟烈士牺牲年龄。
烈士陵园内修建了于方舟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于方舟生前读过的书籍、撰写的文章、诗文等,再现了他组建天津共产党、开展学生运动、领导农民暴动等重要革命活动的历史画面。
(于方舟故居)
为了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南开大学于1984年10月17日建校65周年之际,塑立了于方舟烈士纪念碑及石像。黑色大理石碑座的正面,镌刻着彭真同志手书的“于方舟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背面刻有烈士生平事迹,记述着烈士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