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关张学良的文章满天飞,有的文章说他是爱国将领,也有则形容他是一个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特别是最近几年,有一种声音说,当年丢掉东北主要的责任就是张学良。九一八事件中,蒋介石并没有下达不抵抗的命令。其中还有人强调,当时的中国,虽然名义上是蒋介石的民国政府统一中国,但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还是张学良。就算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张学良也完全可以无视,毕竟当时的东北军在空军飞机,坦克火炮,以及军队数量上比起中央军也不相上下。
可是,张学良还是选择了听从这位名义上的全国最高领导人。追究其原因,张学良毕竟是一个军阀,作为军阀最害怕的,还是自己的力量被消弱,从而失去统治权。
历史中张学良真的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不顾国家的花花公子嘛?蒋介石真的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没有下达不抵抗的指令吗?
中东路事件(中东路事件为什么不写进教材)
让我们先回到1931年7月1日,日本人制造了万宝事件。事件发生后的第十天,也就是7月11日这一天,坐在自己办公室的张学良,接到了蒋介石的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是“日本阴险狡诈,现非抗日之时,希督饬所部,切勿使民众发生轨外行动。张即电东北政委会对日不能开战,只能据理以争,必须制止民众反日运动”。像这样的类似的电报,在七月十号之后,蒋介石就发了三四个,内容几乎都是告诫张学良攘外必先安内,遇到日方挑衅要尽量忍耐。
到了七月底,张学良感觉到日本人越来越咄咄逼人,东北的形势也空前的紧张,战争一触即发。面对这样的局面,中日可能随时擦枪走火。在这样的情形下,张学良派出了特使王树翰向蒋介石请示,如果日本有进一步的动作,该如何应对。蒋介石给的指示是,外有九国公约和国际联盟制约日本,日本的国内也是矛盾重重,日本不会不有所顾忌。如果,日方真的进攻,也不能抵抗,以免事件扩大。
就这样,一直到九一八事件之前,蒋介石又给张学良发送了发去了四份电报,内容几乎全部都是克制,忍耐,稳健。而蒋介石,则是调动大量的部队,围剿红军。就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当天,蒋介石还乘坐军舰到达九江,准备对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蒋介石怕张学良年轻人太冲动,还特意指示宋子文监视张学良,看他是否接受了中央的命令,将军队的枪械收藏于兵械库,切勿还枪抱负。
到了1933年,日军侵入热河,热河失手。张学良对于热河的失手心力憔悴。东北军将领吕正操回忆说,当热河失手的时候,张学良特别安排他入京,询问东北军的军力和士气,问他能不能和日军一战。在得知,由于丢失东北,很多东北军将士都憋着一口气,士气很旺的时候,张学良对吕正操说“准备反攻,东北军全部拼上,也要打到底”并说他要去见蒋介石,请命抗日。张学良之所以听从蒋介石的意见,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深知,如果战争全面展开,介于当初中东路事件的教训,张学良指导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抵抗日本,在战略和战术上,自己必须和国民党中央保持一致。
因为这个原因,张学良选择了听从国家的整体战略。当然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张学良对日本的误判。因为从当时的国家关系,以及日本国内的情况看,日本政府是不会贸然向中国开战。日本的国内经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人失业。如果在东北贸然的开展,不但国内难以维持,还有后方苏联也虎视眈眈。但是,那时的日本政府早已被日本的军方所控制,很多少壮派军官都指望用军功获得自己的精彩人生。九一八事变,其实就是由日本军方一手操作,而所谓的日本政府,此时已经是一个傀儡而已。对于日本的误判,也是导致张学良误判的原因之一。
然而,此时的张学良不知道老蒋是怎样盘算的?毕竟张学良还是年轻。对于东北的问题,蒋介石其实早就有自己的战略布局。在老蒋自己的心里,他很清楚没虽然自己名义上是中华民国的最高统领,但是自己能真正调动的军队,只有中央军。东北有东北军,西北有阎锡山晋西军,广西有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云南有滇系的唐继饶和云龙,四川有刘湘、甘肃有马家军。红军长征的时候,胡宗南最为老蒋的嫡系部队,就带着10多万人跟在红军5000人的后面。红军攻打保安的时候,这10万人就跟后面看热闹,一直到红军走了之后,胡宗南的军队才进城。老蒋的心思,其实就是想借刀杀人,让红军一路地把那些地方的军阀消灭,既可以解除心头之患,又可以消耗红军的实力。等到红军实力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来个一锅端,岂不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有一个战略安排,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认为,日本人虽然来势汹汹,也的确很强大。但是,毕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认定日本人是侵略者。名不正,则言不顺。此外,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还有很大的泛黄区,东西南北的地形也很复杂。哪怕是耗,都能耗死资源匮乏的日本。与此同时,欧美等列强国家,也不会坐视日本在中国一家独大。消极抗日,甚至坐视日本吞并东北和华北,就是让日本人进来,和中国境内的军阀达到彼此的消耗。最后自己在欧美的帮助下,收拾残局,名利双收,岂不美哉。
然而,蒋介石没有想到,他的驱虎吞狼之计,完全没有实现。日本的贪婪和残忍,超越了所有的侵略者,它的暴行使得全国人民都恨不得食其肉,而蒋介石依然顽固地推行自己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这样的策略不但让日本人得寸进尺,也让全国所有的人们视蒋的民国政府为一个懦弱的,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国民的无能政府。而这样无能的政府,也必将被人民所唾弃和厌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