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中,我们面对俘虏都有优待政策,但对于那些死硬分子、拒绝投降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国一位开国少将就曾做出过一个大胆的决定,将15名拒降的鬼子直接给活埋了,这位少将的名字就是曾美。
1943年6月,晋察冀根据地的八路军某部,决定攻打日军占据的宏道据点,队长曾美经过深思熟虑,任务分配如下:
首先由四中队佯攻北门,吸引日军,然后一中队猛攻西门,拿下日伪军的据点和伪警察所居,随后民兵攻打日军的合作社,坚决夺取日军的物资。
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损失惨重)
10日晚上,趁着夜色,乘敌人不备之际,一举解除了哨兵武装,其余战士一起从房上跳下冲入屋内,活捉了伪警察24名,取得了一个不小的胜利。
为此,大家开会庆祝这次的胜利,而远处传来了纷杂的风声,原来是日军30多人的一个小分队,正在赶来准备进犯根据地。
曾美立马部署围歼方案,然后自己率领一部分队伍,悄悄绕行到了敌人的背后,前后同时夹击敌人,最终日军大败,丢下十几具尸体,慌忙而逃。
曾美率领部队紧追不舍,最终15名日军和两名伪军钻进了一个窑洞中,负隅顽抗。
当时窑洞一门两窗,日军的两挺机枪就架在门口,火力十足,八路军游击队根本攻不进去,经过一番口舌之后,日军还是不肯投降。
这时,庆祝大会也已经开完,各位领导也都来这里观战,无奈之际,曾美让一位战士埋伏在院墙的转角处,然后把帽子举起来,诱惑敌人射击帽子,趁机将两捆手榴弹扔进窑洞,解决掉日本兵。
一声巨响之后,窑洞中的日军火力还是十分的猛烈,原来手榴弹炸不到窑洞里面深处。
最后,曾美与县委领导经过研究,决定发动群众将窑洞埋掉。
当群众得知要活埋日本兵时,个个都非常积极,他们纷纷拿着铁锹和各种的工具前来战斗,不一会儿就将黄土铲到了窑洞门口。
当黄土埋过大门一半的时候,里面传来了求饶的声音,是日军的翻译官和两位伪军投降,这三个人被拉了出来,剩下的日军还是不愿意投降,里边还有15名的日军,他们不仅不愿意投降,还继续向外边开枪。
面对凶恶的侵略者、死不改悔的敌人,最后,曾美一声令下,干脆活埋。半个小时不到,这个窑洞就被黄土掩埋了,这15个日本兵也被活生生地埋在了里面,这就是咎由自取。
这是一场真实的战斗,后来被记载为刘河底的战斗(《原平县志》里面有)。
曾美,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家境贫困,原名叫曾兆泰,后来跟随周总理之后,让周总理给改名为曾美德,但大家出于叫得顺口,直接将德字给去掉,干脆就叫曾美。
看似这个名字有点像女孩的名字,但这个人却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英雄。
1930年2月,曾美加入到了当地的农民暴动中,1932年11月加入党组织,经历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的反“围剿”斗争,并且参加了艰难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他在红军总部担任参谋,所以他的直接领导当然是周总理了,曾美也是遵义会议的参与者,当时参加会议的作战参谋只有八个,而曾美就是其中的一个,也许你不知道,遵义会议的选址也是曾美选定的。
1934年,曾美跟随中央军委机关从江西瑞金开始长征,蒋介石发觉了红军主力有西进的意图,召集了40万大军,兵分三路,对红军进行了围堵,导致红军与国民党在湘江边与敌人血战了七天七夜,最终如愿突出了重围。
在这场战役中,最令曾美痛苦的就是成千上万的战士坠入江心,数万将士血洒岸边。长征时,鞋子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战士的脚已经被磨到血肉模糊、溃烂到不堪入目,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在红军过四川夹金雪山的时候,山顶上的积雪,数千年来都没融化,部队在前进的过程中非常艰难,山顶上空气稀薄,风又非常大,前行的每一步都非常艰难,曾美曾亲眼看到一位炊事员背着行军中的锅被风雪直接给卷得无影无踪。
抗日战争时期,曾美有幸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多次的反扫荡,为抗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40年3月的王城之战,曾美一战成名,当时曾美担任晋察冀军区二分区19团的副政委,团长是李和辉。
3月11日,他们接到命令,日伪军900多人正在五台城进攻耿镇地区,与我军四团交火,要求19团在第二天抵达王城,截住日寇。
曾美他们依令而行,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我军的气势非常强大,一开始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无奈的是我军的弹药非常缺乏,导致没办法再继续战斗。
这时,李和辉就决定撤出战斗,虽然在上半场的战斗中,我军一直处于胜利的状态,占据优势,但是在下半场我方没有弹药的情况下,也是被敌人打得非常的被动,最终团长李和辉还被敌人的机枪给击中,李和辉在被抬下战场时,把指挥权交给了曾美,嘱咐他一定要把部队撤出来。
我军现在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安全撤出去十分困难,只能想想其他办法,经过分析,曾美竟然出其不意地下令上刺刀,因为我军位置是居高临下,所以冲锋起来还算是有利的,敌人在看到我军士气如此亢奋的情况下,直接傻了,最终落荒而逃,一场基本已经注定会失败的战争,竟然让曾美给打胜利了,歼灭了200多名敌人,还缴获了一批物资。
因为曾美指挥有方,由此获得了上级的表彰。
解放战争时,曾美始终奋战在前线,特别是1946年1月9日,国共停战协议签订前,国军第11战区行辕主任孙连仲奉蒋介石密令,纠集了3个军、3个保安团及800名日军,首先对战略要地古北口发起进攻,目的就是妄想占领古北口,然后霸占承德,最后直达东北各省。
曾美亲自指挥了古北口保卫战,打了两天三夜,英勇击溃了国军。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在停战令生效前打通进军东北道路的阴谋,为反对内战、保卫和平,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
解放后,他在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担任处长。
1955年,曾美被授予了开国少将的军衔。
1955年进行国庆阅兵时,他任副总指挥。
1972年5月,曾美在河北省任军区政委。
2015年1月31日,曾美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101岁。
晚年的曾美时常会回忆起曾经的革命岁月,回忆起他的军旅生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