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随手谈诗。
今天寒食节哈,咱们现在都不过这个节了,但是在古代,这还是一个挺重要的节日。而且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传统节日。
据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他国19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后来重耳成了晋文公,介子推却归隐山林。重耳多次派人请介子推出山继续辅佐自己,都被拒绝了,他就下令烧山,其实也就吓唬吓唬介子推,哪知道这位老兄头铁啊,愣是把自己烧死了也没有走下山去。
传统节日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些)
重耳非常后悔,将介子推厚葬,并修祠立庙祭祀,还下令,介子推不是被火烧死了嘛,那从今往后介子推的忌日,全国都不许点火了,来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
渐渐地就形成了寒食节这一传统节日。
那为什么不叫禁火节,而叫寒食节呢?其实寒食节还真有另一个名字,叫禁烟节,还叫冷节。那为什么又叫寒食节呢?
这个跟古人生活用火有关,你知道的古代取火不易嘛,最开始都钻木取火,用燧石敲火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儿了,所以人们取火之后呢,就要保留火种,把烧红的炭埋在草灰里,这样炭火不会熄灭,需要用火的时候再拿易燃品点火,省去了每次都要钻木取火的繁琐。
就这一点火种,要保持一整年,直到第二年寒食节才完全熄灭。这个火呢,称为旧火。
等寒食过去,清明到来,咱们再重新取火,这叫作改火,这个火就叫新火。
古代寒食节在清明节之前要持续三天,人们就要提前几天准备好熟食,没有火的这三天呢,就只能吃冷的食物,所以叫寒食节。
唐宋都非常注重寒食节,每年宫中都要宴请百官,当然还是吃寒食,等到日暮时分,宴会散去,皇帝还要赐给百官新火。所以在唐宋的诗词中,也有许多跟寒食节相关的作品。
唐朝诗人韩翃就有一首《寒食》诗: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你看,这首诗就把唐宫中赐新火这一风俗写得很明白,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项风俗的纪录片。
宋朝有苏轼,前面不是提到了“改火”吗,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就有“一别堵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的句子。
当然,苏轼最著名的还是《寒食雨二首》:
其一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其二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是苏轼诉说自己被贬黄州后的悲惨生活,“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寒的食了,那天悲苦的苏轼先生借酒浇愁,结果越浇越愁,整个人都emo了,提笔就写下了这两首诗,诗的水平不能代表苏轼的最高水平,但是那副字儿嘛,就是被世人评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排在他前面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好啦,这就是寒食节的故事,我是随手谈诗,点我一赞,手有余香,咱们明天再见,拜了个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