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历史发展简述(二十六)——
东夷是现在的哪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夷”及相关诸字这样解释:“夷,平也,从大从弓。大,东方之人也”、“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
而在《说文解字》对于东夷也有说法:“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於海。”
这里提到的“夷俗仁”,就是说夷人行事很自然,有仁德,即长寿,所以有“夷俗仁,仁者寿”之说,在《山海经·海外东经》也说道:“君子国……其民好让不争”,而东夷人敦厚和平、好让不争的民风,称之为“君子之风”。
而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之下,这也与东夷人的后裔孔子大力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不谋而合,所以孔子曾经一度动过“欲居九夷”的念头,说:大道不能行于世间,我想乘着木筏漂到海外,去那九夷之地居住。但孔子身边有人以为不可,说东夷鄙陋,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那是君子们居住的地方,有什么鄙陋的?
由此可见孔子对东夷人及其文化是相当尊重,他也大力宣传这种思想,后人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出自《左传》昭公十七年)。由此可见,此时的东夷人还一直保持着优良的文化传统。
在《后汉书·东夷列传》说道:“《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生。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柢”是树木的主根。其后又说道:“夷有九种,曰畎夷、於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
而在《论语·子罕》关于九种夷人这样介绍的:"子欲居九夷。"疏:"东有九夷: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更、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在我国的历史上曾建立过汉四郡,那是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间),剿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的总称,而高骊就是后来的高句骊(丽)。
这九种夷都见于古本《竹书纪年》关于夏朝与东方诸夷关系的记载。实际上,"九"仅言其多,不必拘泥于九种。《竹书纪年》记载,夏朝还有淮夷、蓝夷;《尚书·禹贡》记载两河之间的冀州有鸟夷(一作岛夷,字形近似致误);青州在泰山以东至海有嵎夷、莱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淮南与淮海之间扬州也有鸟夷(一作岛夷)等等。
东夷的称呼是在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现。在整个西周时期,东方诸夷部落都是周王朝的劲敌。文献记载周对东方的战争,不同时期出现了东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称呼,这些称呼就是夷人各分支所处于的方位。
可是,商朝与东夷人的关系,在商后期发展并不很好,相互间战争连连,尤其到到了商纣时期,与东夷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商人服象,为虐东夷”,“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因此耗竭了商朝国力,周武王乘虚而入联合东夷人进攻商,在纣王启用的大批奴隶兵倒戈后,结果"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商朝亡国。
到了周时,东夷与其关系同样的恶劣,如孔子《传》中说:“今往征此淮浦之夷,徐州之戎”。成王亲政以后,“淮夷、徐夷及奄又叛,王乃大蒐于岐阳,东伐淮夷”。”
《诗·大雅·江汉》也有:“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
《孟子·滕文公》中有:“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夷也”。
《尚书·费誓》说:“公曰:‘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
在这些文献中说到的我们看到,商、周与东夷人和其中的分支淮夷、徐夷、莱夷等夷部,常常发生战争,而这些分支又之称又好像是向人们指出他们居住地,(江)淮、(江苏)徐(州)、(山东)莱(州),在上世纪的一些史学家根据山东等地区的考古发现,如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开始将东夷明确地指向山东和淮河地区。
可是在被认为荒诞不经的《山海经》中,隐藏着很多的历史秘密,这本书中没有东夷之说,但是在《海内西经》中却有夷人的记载:
东胡人居住在大泽的东面,而夷人是居住在东胡人的东面;这可能就是后来被称为东夷的来源吧。
此图中只是大概方向作为参考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历史性的偏差,原来是由于商朝(商朝,从东北西辽河走出去的强悍部落)从东北的西辽河流域南迁到了今天的河南,定都于安阳殷墟,此后人们尤其是近现代学者以殷墟商都作为参照点,开始解读上古历史,所以造成了对《山海经》等上古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很多历史事件,也因此发生了错误的解读,与历史原貌产生了巨大的偏差。
解读《山海经》,解开上古历史的原本面貌
读《山海经》,重解东北古代民族东胡起源,原来夸父也是东北人
读《山海经》,解读玉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的东北及外东北
《山海经》中昆仑山、帝都和黄河到底在哪?还原被错误解读的历史
《山海经》被错误引导无限夸大,使其偏离历史真实轨迹的上古奇书
夏朝,是东北辽河上游“黄河”夏家店下层文化,并非是今日之黄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