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广川王(广川王刘去)

广川王(广川王刘去)

广川王(广川王刘去)封斯之得名可追溯到商末周初。据史籍《姓苑》上记载,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夏朝时期,钜的后代食采于封父(今河南封丘封父亭),称为封父侯国,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强令封父国臣民东迁外地为奴,部分臣民北逃到今封斯一带,在泜水(槐水,今沙河)岸边定居。

封斯之得名可追溯到商末周初。据史籍《姓苑》上记载,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夏朝时期,钜的后代食采于封父(今河南封丘封父亭),称为封父侯国,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强令封父国臣民东迁外地为奴,部分臣民北逃到今封斯一带,在泜水(槐水,今沙河)岸边定居。为不忘故国,遂以封为氏,并称其聚落地为“封氏”,一直沿用到汉代,“封氏三孔布币”的发现即为明证。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朝宗室刘胡阳被封于此,以为侯国,遂定名为“封斯”。“封斯”,封于这里的意思。这即是封斯的来历,自封氏聚落的建立,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了。

商代今封斯之地属邢国,周灭商之后,曾在泜水流域设立軧国,为邢国的附庸国,其都城在今元氏县张村附近,封氏聚落当属軧国。春秋初曾被鲜虞短期占领,自前631年起一直归晋国,战国时期归属赵国,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城邑,赵国中后期还曾铸造发行过货币——三孔布币。秦代曾在这里设县,归邯郸郡管辖。汉王三年(前204年)十月,韩信出太行下井陉,背水一战,泜水立斩陈余,活捉赵王歇,占领今石家庄地区,在元氏设恒山郡,今封斯之地属恒山郡辖。第二年,汉高祖刘邦封张耳为赵王,汉高祖八年(前199年)改封刘如意为赵王,汉惠帝元年(前194年)徙淮阴王刘友为赵王,前181年改封刘恢为赵王,汉景帝五年(去52年)徙广川王刘彭祖为赵王(谥号为赵敬肃王)。以上几位赵王均领封斯。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封赵敬肃王之子刘胡阳(一作伤)为封斯侯,置封斯侯国,属常山郡辖。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国除为封斯县。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裁撤封斯县并入平棘县。明末分为东封斯、西封斯两个村。民国二年(1913年)撤赵州改赵县,现属赵县高村乡管辖。

广川王(广川王刘去)

广川王(广川王刘去)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著名的“推恩令”,“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诸侯国赵国国君赵敬肃王刘彭祖为景帝与贾夫人所生之子,他骄奢淫逸,妻妾成群,

共生有二十八个儿子。他领有的赵国,占有今河北中南部地区,幅员辽阔,土地肥沃,国势强盛。“推恩令”之后,分出二十四个脱离赵国、归属州郡管辖的侯国,赵敬肃王仅剩邯郸、襄国、易阳与柏人四县了,其势锐减,再无力与朝廷抗衡了。

封斯之名最早见于正史记载,当为司马迁的《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表中载:“封斯侯”“赵敬肃王子”,“(元朔)二年六月甲午共侯(《汉书》为戴侯)刘胡阳(《汉书》为伤)元年”。元朔二年六月甲午,为公元前127年六月二十日,封赵敬肃王之子刘胡阳为封斯侯。赵敬肃王刘彭祖是汉景帝刘启之子,与满城汉墓主中山靖王刘胜为一母同胞。封斯侯刘胡阳亦即汉景帝的皇孙,在位25年,太初三年(前102年)由其子原侯刘如意(此非刘邦之子那个刘如意)嗣位,在位52年,甘露四年(前50年)第三世孝侯刘宫继位,四世侯刘仁继位与在位时间均不详,但《汉书·地理志》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封斯还为侯国,因此可以推定封斯侯国与赵国都在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国除。封斯侯国共传四世137年。

公元301年春节,封斯这块风水宝地,迎来了一位贵客,他就是赵郡李氏的主干平棘李氏的开山祖李楷。李楷的迁入,为宝地增辉添彩,居住于封斯的这一名门望族,更使古邑名垂史册。

李楷,字雄方,晋惠帝时在朝任治书侍御史、司农丞官职。“避赵王伦之乱,居平棘南”,落籍封斯。那么“赵王伦之乱”又是怎么回事呢?

晋武帝司马炎有感于魏文帝曹丕因抑制其弟兄等宗室,而被自己所取代的教训,于是就大封宗室子弟为王,并允许王国设置自己的卫队,进而用诸王统帅中央兵马,镇守要害地区,以为这样,就可保大晋朝江山永固。公元290年,晋武帝病死,由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惠帝是个白痴,除了享乐以外,什么事也不懂。甚至就连男女之事,也是由他父亲临幸过的宫女谢玖以身示范才懂的的。时值天下荒乱,百姓多饿死,他得知后竟说:“为什么不吃肉粥?”听见青蛙叫,问左右近侍:“它是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呢?”如此昏庸的皇帝,自然无法掌管朝政,于是就由他的外祖父杨骏辅政,独揽了晋王朝大权。惠帝的皇后贾南凤,小名峕(“时”的讹字),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她虽长得奇丑无比,但却是一个颇有政治野心和阴险毒辣的蛇蝎女人。永平元年(291年),她假传圣旨,召都督荆州的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杀死杨骏、杨珧(yáo)、杨济兄弟三人,并株连其亲族和党羽致死者达几千人。贾后又废黜杨太后为庶人,迫使她绝食而死。杨氏集团被消灭之后,贾后又施展手段,先要惠帝下手诏给楚王司马玮,令其率领北军,杀死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然后又翻云覆雨,以司马玮擅杀大臣的罪名,将其杀害。贾后完全掌握了晋王朝的大权,她大树自己的党羽,除了依靠族兄贾模、内侄贾谧,母舅郭彰这些亲党外,还起用当时的名士张华为司空,世族裴頠(wěi)为尚书仆射,裴楷为中书令,王戎为司徒,令他们四人共管京城机要。由于这几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统治经验,又和贾模等人能“同心辅政”,所以从永平元年至元康九年的七、八年间,贾后还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永平九年(299年),皇后贾南风以谢玖所生太子司马遹(yù)非己所出,自幼聪慧,而又性情刚烈,恐其即位后自己地位难保,乃与贾谧密谋诬太子谋反,囚于金墉城。第二年正月,贾后以惠帝名义,下诏押送司马遹,幽禁在许昌宫的别坊中。三月,贾后假传惠帝诏旨,派人将太子害死。太子无罪被害,引起了诸王和一部分拥护太子的朝臣不满。永康元年(300年)四月,在京师洛阳任右军将军的赵王司马伦,借口为太子报仇,利用自己掌握的禁军,深夜入宫抓捕贾后,废为庶人,以逼饮金屑酒赐死,并杀死贾后党羽。次年正月,司马伦自立为帝,以其孙辈惠帝为名义上的太上皇,将其囚禁于金墉城,从而使晋惠帝成了中国历史上辈分最低的所谓太上皇。贾后的胡作非为,赵王的倒行逆施,拉开了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宗室内部大乱的序幕,由于这一内讧的主要参与者为八位亲王,故史称为“八王之乱”。

此时,在朝任职的李楷,耻与赵王一伙为伍,遂“避赵王伦之难”,举家迁平棘南,李楷为东汉时的“天下楷模”李膺的五世孙。李膺因“党锢之祸”被迫害致死,其幼子李瑾“避祸复居赵郡”。《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李瑾)生志、恢、宣。恢字叔兴,生定、台、奖、硕。定字文义,魏水衡都尉、渔阳太守,生伯括、机、叔括、季括。机字仲括,太学博士、临江、乐安二郡太守,生群、瓌、密、楷、越。楷字雄方,晋司农丞、治书侍御史,避赵王伦之难,徙居常山,五子:辑、晃、芬、劲、叡。叡子勖,兄弟居巷东,劲子盛,兄弟居巷西,故叡为东祖,芬与弟劲共称西祖,辑与弟晃共称南祖,自楷徙居平棘南,通号‘平棘李氏’。”《北史·三三》亦载:“赵郡李氏出自赵武安君牧,当楚汉之际,广武君左车则其先也。十四世孙恢字仲兴,汉恒、灵间,高尚不仕,号‘有道大夫’。恢生定字文义,仕魏位渔阳太守,有子四人并仕晋,平字伯括,为乐平太守;机字仲括,位国子博士;隐字叔括,保字季括,位并尚书郎,兄弟皆以儒素著名,时谓之‘四括’。机子楷字雄方,位侍御史,家于平棘南。”李楷为李牧十九世孙、李左车十七世孙。

李楷的十四世孙、唐代宰相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河北道二》“平棘”条目下记载:“赵郡李氏旧宅在县西南二十里,即后汉、魏以来山东(指太行山以东)旧族也,亦谓之‘三巷李家’云,东祖居巷之东,南祖居巷之南,西祖居巷之西,亦谓‘三祖宅巷’也。”“封斯村者,李氏旧茔多在封斯。”李楷的七世孙李宪墓志说:“思乡动梦,归本成礼,越以元象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合葬于旧墓。”而李宪墓则在封斯村北1.5公里之处,因此可以推定“思乡动梦”的“乡”即为封斯。封斯位于县城西南二十余里,方位、里程都与李吉甫的记载相符,加之当地关于赵郡李氏故事的流传和与其有关地名的存在,近年又在传说的李家花园旧址出土太湖石等遗物,完全可以断定赵郡李氏旧宅就在封斯。

李楷之所以选择封斯作为避祸之地,可能考虑封斯远离县城,为三县交界之处,相对比较偏僻,便于隐居;其次封斯临槐水,地平如镜,自然条件优越;第三,封斯曾为县治与侯国,相比其他村庄,还算比较繁华,便于生活安居;第四,平棘县城附近居住有李左车长子李常的后裔,同为一族,住地较近,便于互相照顾。公元301年正月,李楷携全家迁居封斯,其子孙分房而居,形成“平棘李氏”的东、南、西三祖房。由于“平棘李氏”三祖房人物众多,而成为赵郡李氏的主干。后世所谓的“五姓七家”名门望族,“晋赵郡李楷”家族位列其中。也就是说,最初的赵郡李氏指的仅是李楷开创的“平棘李氏”。后来江夏、辽东、汉中等李姓与平棘李氏联宗,才形成广义的所谓赵郡李氏家族。如此说来,避难封斯的李楷是幸运的,他的后人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是满门簪缨,唐代更是产生了十三位宰相。

历史长河淌过,总会留下斑斑印痕,发家于封斯的名门望族平棘李氏家族,虽已声微闻寂,但仍然留下了他们在这里生活的痕迹,高大的李宪墓丘、精致的禅林寺舍利塔即为其中二例。

李楷的七世孙李宪墓位于赵县高村乡段村村东偏南1公里之处,距东西封斯村约1.5公里左右,现存墓丘的封土高约3米,占地不足200平方米。在上世纪80年代,墓丘南北长35米,东西宽27米,高约5米,占地面积约958平方米,但据传也还不到原墓丘占地的三分之二。历史上墓丘常有狼和狐狸出没,因此一直被人们称作“狼疙瘩”,直到清同治年间,村民在掏井时发现墓志,人们才知道原来是北魏使持节侍中、都督定冀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尚书令、仪同三司文静公李宪之墓。

李宪(470—527年),字仲轨,北魏赵郡平棘(今赵县)人,为“平棘李氏”东祖房之后。其曾祖父李系,北魏初曾任平棘令,卒后追封宁朔将军、赵郡太守、平棘男;祖父李顺曾进爵为侯,追封为高平王;父亲李式曾任东兖州州刺史、濮阳侯。

李宪“年十有二,为秘书内小”,十七岁继立为濮阳侯,迁秘书中散,升任散骑侍郎。太和十六年(492年)十二月,李宪奉命接待南朝梁国使者萧琛和范云,使梁使十分佩服。景明元年(500年)特任命他为建威将军、赵郡内史,荣任故里最高行政长官。后来宣武帝要巡幸五岭,征李宪为大将军长史,不久又授吏部郎中,转司徒左长史,守河南尹,即首都洛阳的最高行政长官。

宣武帝永平三年(510年),李宪出任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大将军、兖州刺史。第二年,“坐事除名”。延昌四年(515年)正月,被撤销一切职务,赋闲在家十年之久。

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李宪复出为光禄大夫,恢复爵位为濮阳伯。第二年,任持节安西将军、雍州刺史,不久任七兵尚书加抚军将军。所谓“七兵尚书”,实际就是后来的兵部尚书。

孝明帝孝昌元年(525年),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彭城反叛。孝明帝诏李宪为使持节假镇东将军、徐州都督,与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兵讨伐。李宪升为使持节扬州诸军事、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淮南大都督,并赐给骅骝马一匹。

孝昌二年(526年),南朝梁国起倾国之兵攻伐北魏的寿春(今安徽寿县)。时李宪驻守寿春,当年夏,淮堰水盛,寿春城将被淹没,梁军元树至城东北,夏侯亶屯军城南,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十一月,梁豫州刺史夏侯亶,趁着淮水盛涨,猛攻北魏寿春。李宪之子李长钧迎击元树,兵败被俘。李宪被梁军团团围困于城中,经近一年的坚守,终致城破被俘。李宪因求还国,遂被梁军放回。朝中掌权的灵太后胡氏,以兵败降贼之罪,将李宪下狱扣押。

北魏孝昌三年七月,北魏安乐王、相州刺史元鉴据邺叛魏投降义军葛荣。因李宪四女李季嫔为安乐王元鉴王妃,孝昌三年(527年)秋,李宪受元鉴牵连,被胡太后赐死,时年五十八。

禅林寺舍利塔坐落于封斯村北约1公里处的西大里村,建于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全称为“禅林寺住持普明净慧大宗师桂嵓和尚之塔”,它是禅林寺仅存的唯一石雕建筑物。该寺建于何时,史料无载,近年来根据附近出土的残佛像,文物部门鉴定为北朝风格,可见禅林寺历史久远,为我国早期佛教寺院之一。

当地民间相传,该寺为李家舍宅为寺而改禅林寺舍利塔建的,俗称“大李家寺”,大李家即平棘李氏家族,大李家寺即平棘李氏之寺院也。寺中供奉一尊石佛,该寺遂名为“石佛寺”或“石佛院”。后来寺院周围逐渐聚集成村落,即命名为“大李家寺村”,以后演变为“大里寺村”,明代之后,分为两个村子,东边的为东大里寺村,西边的为西大里村。现存的《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记》,刻有“平棘县大李寺村”;元代《赵州重建柏林禅院碑》载有“平棘县大李寺村石佛院”,或可与民间相传互相印证。至于平棘李氏哪位族人“舍宅为寺”,史料中唯载有李士谦“舍宅为伽蓝”,石佛院或由他所舍建。

李士谦(523—588年),一名容(墓志为客)郎,字子约,其祖父为上均田疏的李安世,墓志载其父李郁(而北史为李谧),为著名文人。士谦幼年丧父,侍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元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士谦服阙,舍宅为伽蓝”。“伽(qié)蓝”,梵文“僧伽兰摩”的省称,意译为“僧院”,后来即李士谦画像把佛寺称作“伽蓝”。

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平棘李氏多已远离故土封斯,而遍布祖国及世界各地,它与陇西李氏后裔共同组成当今世界第一大姓——李姓,其总人口早已过亿。虽“三祖宅巷”现已无迹可寻,但其兴教重文、帮困济贫、奋勇向上、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已深深植入封斯人民的脑海中。

东封斯是个不足五百户的边远村庄,然而仅改革开放以来就出了8名博士、硕士,究其原因,与该村重视教育的传统密不可分。民国年间,该村就自力更生办起了初小、高小两级平民学校,义务教授全村农家子弟,1937年“七七事变”也仅停课四个月,当年十一月底即秘密复课,就是在最困难的1942年也再未停课,只是课堂转入了地道里而已。为了让妇女姐妹学文化,他们还办起了女校,利用晚上教姐妹们读书识字。这个村数十年一直基本无文盲。

1927年东封斯村自已办起了粮食合作社,存贷粮食。村里建起了公共粮库,动员富户把余粮存入公共粮库,然后以每季百斤一斤的利率贷给缺粮户,到麦收或秋后偿还。富户为无偿存粮,百分之一的利息用以弥补自然亏空。这样不仅解决了穷人青黄不接的吃饭问题,而且同时也解决了富户粮多无处存放问题,双方称便。该村的粮食合作社一直坚持办到1937年“七七事变”。十年间,全村除一富人乞讨有瘾外,无一户外出逃荒。自我救助使村民关系融洽,且贫富悬殊不大,全村既无巨富,也无赤贫。

这正是:

历史久远封斯村,

三巷李家称名门。

出将入相成过去,

上一篇: 刘德华简介(刘德华简介个人简历)
下一篇: 世祖章皇帝(世祖章皇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