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喝茶,好好吃饭,去一趟孤山公园,吃一次杭儿风。”
关注我呗,暮烟问茶,探索世界 清香一缕,养生百年
杭州孤山(杭州孤山风景区介绍)
01
——————
01
—
杭州除了西湖,似乎处处都是风景,最重要的是很多风景都是在市中心,搭车就到了,这个周末我们打算去一下孤山,断桥不断,孤山不孤,
孤山在白堤上,与北山路隔湖相望,怪不得很多仙人古辈的家都在这附近,真是依然傍水,现在对外开放了许多,茶馆,书店,在里面看书喝茶就像生活在民国,
我们都是从断桥上走过去,因为亚运会的原因,很多工程氛围拉满了,北边沿着大片荷花进入
往绿云径走,刚好可以路过“梅妻鹤子”林逋先生的墓
附近只有三两个人,所见的也不过是满眼的绿
百年老香樟、白墙上的藤蔓都肆意生长着
空气中有青苔的味道
人多劝其出仕,均被婉言谢绝,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怎能不爱呢?
孤山,是西湖孤岛上的一座山。
西湖最著名的“西湖三怪”,“孤山不顾寡人孤,长桥不长情意长,断桥不断肝肠断”中的孤山,说的便是这里。说是山,实际上只是一座小土丘。哈哈江南的山头都是山丘,
那一年,南宋册封的功臣辛弃疾不知道,他曾经魂牵梦绕的家乡只是空中楼阁;他梦中千千万万次的奔跑,只沉睡在那个唤作幻梦的地方;他絮絮念叨的战场容不了他闪着金光的戟。一个人的怒吼抹不开一个时代的苍凉。他倒下,又爬起来,再倒下,他的戟被折弯,背弓的生疼,他被压在人群中,压在故乡厚重的泥土下,无法行走。
孤山上,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楼阁与寝宫拔地而起。那气派的歇山顶理应望见万里江山,却只能看见白堤边西湖一角的碧水。对于寄居这弹丸山顶,凭栏远望的南宋皇帝而言,孤独早已成为家常便饭。孤山不孤,孤独的只是山上如麻雀一样的君主。
这样的怅惋与达观,还催生出一个看透一切、超然物外的林和靖。植梅放鹤20年,他留给西子湖一个精巧到几乎四四方方的传说。没有涟漪的生活,将他的诗抚成一张纸,那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咏梅之句的绝唱。孤山上的隐士,倒颇像那个躬耕垂钓的严子陵,只不过后者匿于远山,相较于近水楼台的林和靖而言似乎更不费抵御诱惑的心气。一个隐士,能在孤山白堤这样的地方梅妻鹤子,应当是一种极奇罕的偏执。但这种封闭也逐渐给腐烂以机会,遍地鹤羽逐渐干枯如针,成为避世文人的一个虚幻的符号。文明的进步与突进逐渐消解,樱红鸳啼甚嚣尘上。
一队太平军,一场春秋梦。这些亭台楼阁,终究毁在了隆隆炮火之中。如今的孤山上,大量行宫、庭院遗址暴露在灼热的阳光下,那是一场残破碎梦的一部分。
孤山脚下,苏小小墓与秋瑾墓前,凭吊的民众日夜不断。那本应是萧索的代名词的墓碑上,刻满了动人的真情与勇敢。那之于生命与际遇的超越,是对孤山上那个曾经的政权最有力的嘲讽。南朝歌伎苏小小的那首诗曾经感动了无数人,原诗如下:“妾乘油壁车,郎跨青纤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生命的魅力大概就是,一世等一个人,一世做一件事吧!
孤山的山林与绿云径
让我想到一首三毛的诗:
-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
小众
这片西湖边上的绿野仙踪
尽管是清明节假日去
依旧游人稀少,十分幽静
有种出则繁华,入则宁平的隔世感
杭儿风,杭州菜,两个人,难得尝试新的餐馆,每一款都值得再去吃一次,广东菜心,很嫩,是四川的冰粉,加了酒糟,香味浓郁,
尖椒牛柳就是家常菜了,压轴的是酒糟带鱼,浙江的有名菜系,甚是喜欢,在断桥的这一头,嘉里中心这边。尝尝明前龙井
——————
——————
TheEnd
我是江南暮烟,
爱和工作是人性的基石,
愿你是一个强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