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每次去重庆都是阴雨天,很难遇到阳光明媚的天气。虽然下过雨,却依旧阻挡不了想去寻找一座孤城何以坚守36载答案的心,亲眼看看南宋川蜀战场上的山城堡垒防御体系的钓鱼城,那一场攻守成为世界史上的战例,成为经典,被后人誉为“东方的麦加城”。
钓鱼城依山而建,位于嘉陵江南岸,整个钓鱼城并不是很大,山顶上较为平坦,而四面则都是陡崖。但是别小瞧了这座小小的钓鱼城,却因700多年前的一场36年的持久保卫战而闻名于世,这使得我对这座不起眼的小城不得不刮目相看。
钓鱼城之战(钓鱼城之战对世界的影响)
简短地说说发生在钓鱼城的故事,南宋时期对抗蒙元有三大战区,荆襄、两淮、还有川蜀。当时的蒙古军队之强几乎可以说超越了整个时代,所以这是一场看起来没有悬念的攻城战,双方兵力悬殊、高下立判。为了抵消蒙古人的骑兵优势,余玠接受了播州冉氏兄弟的建议,利用四川天然多山和丘陵的特点,修筑山城堡垒。
城既筑毕,余玠实行“坚壁清野”战术,将合州、石照县治所迁入钓鱼城内,周边居民悉数纳入,更是在城中屯兵、开垦、积粮、备战。大汗蒙哥率重兵亲至,但是因为久攻不破,殒命于城下。最终以这样的方式,保全了城中十余万人性命,而这座“独钓中原”三十六年的坚城,也为世界历史留下一个名垂千古的非凡战例。
如今的钓鱼城在游客眼里是一个传说,当你真正走进这里的时候,眼前所看到是一个非常安静地方,看不出曾经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虽然看上去有些萧瑟,从简单的萧瑟中不难发现,历史总是那么令人难忘。
走进钓鱼城,护国门是钓鱼城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门,双方在此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护国门一直未被攻破,配得上“全蜀关键”这四个字。钓鱼城之战是蒙古自西征以来的最大失败,蒙古大汗蒙哥的死改变了蒙古的政治格局,为了争夺汗位,对宋朝的进攻按下了暂停键。
城墙上的斑驳陆离,和那些相守已久的老树在一起,形成了这里独特的风貌,不得不说这算是另外一种氛围,也是吸引很多人的地方。
城墙上有一处炮座遗址是宋蒙战争期间残留下来的,当时用得最多的大型武器还是投石器,现在这些武器早已锈迹斑斑,长满青苔。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内,至今仍有一块名人题刻石牌“独钓中原”,这说明了对于中原腹地来说这里至关重要,也昭示着钓鱼城军民拱卫宋王朝的决心。
但是我们的眼光却并不能单纯地聚焦于这座小城之上,历史也已经证明,一时的兵锋强盛并不能断绝华夏文明的传承。从战略角度来审视,会发现钓鱼城并不是单纯的一座城,它的背后是一整套山城堡垒的精良防御体系,倚悬崖绝壁而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因为整个钓鱼城几乎被绿色植被覆盖着,加上时间也比较久远了,石板路多处都长满了青苔,加上下过雨,整个景区都是湿漉漉的感觉,而且有青苔的地方还是有点滑的。所以如果去钓鱼城的时候恰巧碰到雨天,那一定要小心行走,避免滑倒摔伤。
总而言之,钓鱼城的美,一定要亲自来,才会理解其中的奥妙;虽然路程遥远,相比于重庆城区的很多景点,这里或许是远了,但是对于这么一个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地方,不应该被遗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