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钱作为先秦时期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它的出现绝不会是偶然发生的,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魏国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应该与战国初期,魏文侯率先于公元前410年,任命李悝为魏国的宰相后所推行的变法有关。可以说正是在李悝所推行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大变革的背景之下,魏国才创立了圜钱这样一种新的货币形态。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邹忌变法成功了吗(邹忌变法时间)
这需要从李悝所推行的那场著名的变法说起。
“安邑半釿”“安邑一釿”“安邑二釿”(拓图)
大家知道,公元前453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被三个分别姓赵魏韩的卿大夫瓜分,形成了赵国、魏国、韩国三个新的国家,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以此为标志,中国古代历史从春秋时期进入了战国时代。
进入战国以后,从晋国刚分出来的魏国为什么要率先进行变法呢?
实际上,这与魏国当时所面临的危机四伏的外部生存环境有关。魏国本来就是晋国相对落后的地区,它在富庶程度上,不如韩国;在军事力量上,又不如赵国。因此,进入战国以后,在各诸侯国之间战争日益频繁的形势下,魏国外部的军事压力日益增大。这是因为魏国西边一河之隔是秦国,北边是赵国,东边是韩国,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三国相互拉锯争夺的地带。这样魏国就被紧紧地压缩、围困在晋东南一隅,随时面临着强邻的攻击,可谓是“四战之地”,危机四伏。
处于这种恶劣的外部生存环境下,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战争,而打仗就要消耗人力物力。因此魏文侯需要增强魏国的实力,并加强他动员并调配魏国各种资源的能力和效率,以便保证在对外战争中能够取胜。因此,他要加强中央集权,这就是他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的根本原因。据《史记》记载,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尽地利、善平籴、制法典”三个方面。
所谓“尽地力”,实际上就是一种重农政策。李悝认为田地的收成和为此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一百平方里之内,有土地九万顷,除了山泽人居占三分之一之外,可开田地六万顷。“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意思是说百里之地,每年的产量,由于勤与不勤,或增产一百八十万石,或减产一百八十万石。此数字关系重大,因此必须鼓励并督促农民勤于耕作,增加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
“平籴法”是为了调剂丰年和灾年,以平衡粮价。李悝认为粮价高则对士民工商不利,谷价低则伤害农民。因此,必须兼顾士民工商和农民双方的利益。他指出五口之家的小农,每年除衣食、租税和祭祀等开支外,还要亏空若干枚钱,这就是农民生活贫困和不安心于田亩的原因。因此,他将丰年分成大熟、中熟、小熟三个等级,按比例向农民籴粮;把荒年也分成大饥、中饥和小饥,在大饥之年把大熟之年所籴的粮食发放给农民,其余则类推。这样可使饥岁的粮价不致猛涨,农民也不会因此而逃亡或流散,取有余以补不足。这样就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
“制法典”指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按“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原则选拔官吏。有赏有罚,唯才是用。因此,制定了《法经》,分《盗经》《贼经》《囚经》《捕经》《杂经》《具经》六篇,以加强法制。这部《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并是以后各朝立法的蓝本。
李悝变法不但增加了魏国的国力,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同时还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后来各国纷纷效法魏国实行变法。譬如: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以及秦国的商鞅变法,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这些变法活动最终汇成了一股时代的潮流,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一场变法运动。
李悝在推行上述变法措施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加强对社会的管理,特别是提高对社会人力、物力等资源的筹集、调拨的能力,以及“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因此,在魏国原来使用布币的基础上,又新创设了圆形圆孔的圜钱这样一种新的货币形态。
“共”字圜钱(拓图)
環钱最早在魏国产生之后,因其形制新颖、大小适中,并纪有面值,加之便于携带等诸多优点,而被秦国、赵国、齐国、燕国,以及东西两周所效仿。
環钱除大小轻重之外,从形制上可分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两种式样;从边郭上又可分为有轮廓和没有轮廓两种形制。从币面铭文看,已经发现了约有二十余种。
一般说来,魏国、赵国、东周及西周的環钱多铸地名、国名,有的是地名加币值或货币单位;秦国、齐国、燕国的環钱多铸币值或货币单位。
環钱虽然是战国时期币制中的一个小体系,但是,却是一种承上启下的重要货币形态。它的出现,意味着除南方楚国以外的黄河流域的货币形制,在战国中后期已开始了初步的统一趋势。那楚国的蚁鼻钱源自什么?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下期接着讲。
欢迎阅读、转发、交流、点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