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不少学者已经将这位女皇的生平,研究了个底儿朝天,
历史上的高宗是谁(高宗后面是谁)
对于她的成功,多半离不开「心机」、「妩媚」、「牝鸡司晨」这些词的描绘,
比如,骆宾王在檄文中将她骂了个狗血淋头,
说她「狐媚偏能惑主」、「豺狼成性」、「包藏祸心」.......
就是个善妒阴险、图谋帝位的“狐狸精”。
很多人同骆宾王一样,认为武则天出身寒微,然后靠着美色、心机爬上了后位,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这位女皇的人生中,最不显眼的一面,偏偏是许多人都缺少的「韧性」,
可真正成就她的,并不是美色、心机,而是高宗李治当时尴尬的处境。
武则天入宫那年不过十四岁,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听闻她有才貌,所以下旨将她纳入了宫中,
到底是谁向皇帝举荐了武则天?
恐怕年方十四养在闺中的小姐即使生得美色夺目,也不是寻常人能够见得到的,
更何况,她刚一入宫就被封为五品“才人”,这哪是出身寒微的女子能够获得的品级,
实际上,武则天前程的开端,要比许多人高出一些,
虽说不是出自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这种顶级豪门世家,
可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却是名副其实的显贵。
武士彟是一个木材商人,他人生的坎坷程度也不比女儿武则天好哪去,
据说他因隋炀帝大兴土木时,靠着木材生意大发横财,
可从他的碑文来看,他和隋炀帝之间还掺杂着更为复杂的关系——隋炀帝的弟弟汉王杨谅。
隋文帝驾崩后,汉王杨谅因不满二哥杨广夺嫡即位,起兵造反却一败涂地,被幽禁。
随着杨谅一起倒霉的,还有他管辖的并州官民,
其中就包括武士彟,
当初杨谅还举荐过他入朝为官,只不过他的运气实在太差了,还没开始体验为官的感觉,
隋文帝就驾崩了........紧接着杨谅造反,
武士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好在危难之际被观王杨雄救下逃离了京城。
经历过这样生死的刺激,武士彟再也不敢招摇过市,
但是他就这么甘心一直做商人吗?
显然不是,虽然他与杨雄、杨达关系不错,可他跟杨素是互相看对方很不顺眼的那种,
杨家的门路是走不通了,于是他就盯上了外戚重臣唐国公李渊。
李渊起兵的时候,家财万贯的武士彟如同一“行走的钱袋子”,
真是一点都没心疼地把全部家底儿都拿了出来,他也因此成为大唐开国元老之一,
唐朝建立后,武士彟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不久,武士彟的糟糠之妻相里氏病逝,四十出头的他自然要再娶续室,
可万万没想到,他最后大跌眼镜地娶了一个半老徐娘——43岁的杨氏。
杨氏是否是二婚?史书上没留下痕迹,不过她的家世门第却很高——隋朝宗室杨达的女儿。
这就理解武士彟为啥要娶她了,在那个看重门第权势的时代,
武士彟这种商人出身的新贵,想要跻身权贵,势必要娶个出身较高的妻子,年龄是次要的,
尤其是杨氏近五旬的年纪,竟还陆续生下了三个女儿,次女便是未来的女皇武则天。
有了杨氏身份的加持,武士彟的官运该更加亨通了吧?
并不是这样,历史没给他更进一步的机会,因为——秦王李世民制造了“玄武门事变”,李渊成了空有名头的太上皇,
武士彟作为李渊的元老,明升暗降,被李世民调出京城派往地方,从此无缘于权力核心。
贞观九年,李渊病逝,武士彟听闻死讯直接就病倒了,
据说唐太宗派了许多名医为他诊治,可武士彟死活不肯服药,最后呕血而死........
这一年武则天刚刚11岁。
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悲伤到这个程度,
他是尽忠了,可杨氏母女四人却没了依靠。
武士彟的家产已由相里氏所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继承,
原本杨氏嫁过来的时候,
这两个儿子已经成年了,他们和继母杨氏之间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感情,
而一心想生儿子却没生出来的杨氏,早先对两个继子也并不亲密,
这就导致武士彟死后,杨氏母女四人不得不看着武元庆、武元爽的脸色过日子,
身为继母的杨氏都遭到白眼了,何况是年幼的武则天三姐妹,
或许从那个时候起,武则天就学会了隐忍。
如果不是长孙皇后病逝,恐怕杨氏母女还要捱上很久这样的苦日子.......
贞观十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离开了人世。
一生的挚爱离世了,李世民再伤心他也是一位帝王,不可能去当一个鳏夫,
于是,一批才貌俱佳的世家贵女们被选入了宫廷,
其中就包括未来的女皇武则天,
不过她是被唐太宗点名召入宫中的,
至于是谁举荐了武家二小姐?能让她入宫即获封“才人”,除了杨氏的娘家恐怕也没谁能做到了。
对于入宫,比起母亲杨氏哭哭啼啼,武则天却很泰然自若,
临行前她安慰母亲:“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这一刻的武则天在想什么,是富贵荣华么?
恐怕更多的是为了摆脱现状,明知道深宫中凶险异常,她也毅然走上了进宫之路,
但是她一定不曾料想,
等待着她的究竟是怎样的宫妃生活.........
武则天,的确是个名副其实的美女,
唐太宗见到她后赐了个“媚”字给她,足见年方十四的武二小姐已经引起了他的注意。
武媚也是非常渴望能够得到太宗的欢心,因此她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而且很下苦功。
太宗喜欢书法,她就苦练书法;
太宗喜欢骑射,她就苦练武艺........
然而,即使武媚将自己练得才貌俱佳,也没能换得太宗一分青睐,
后世认为大概是武媚的性格不符合太宗伴侣的标准,
这对武则天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由此她在太宗的后宫中煎熬了近十二年的岁月.......
十二年来,她在想什么?
用艳慕和妒嫉的心情,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女人受尽恩宠,
自己的梦想还没开始,就被早早地折断了翅膀......彷徨、无助?
像武则天这样境况的后宫女子数不胜数,
多少人在这样的境况下,陷入无尽的自怨自艾里,整日过得凄凄惶惶,
可还有另一种人,很快看清真相也接纳了现实,自我激发出了勃勃野心与进取精神,
很显然,武则天就属于后者,
或许每个人生来就被赋予不同的能量,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人,
往往自身有着平常人没有的特质,武则天就具有一种逆境中也绝不服输的韧性,
这让她和同样没能获得帝王欢心、绝望度日的女子,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很快,她就借机搭上了太子李治、未来的唐高宗。
李治要比武则天小四岁,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子,
他前头还有两个一母同胞的哥哥——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
按理说,这太子之位是与李治产生不了什么必然联系的,
可他这两位哥哥为了皇位打得不可开交,
竟然让寡言少语的弟弟李治捡了个大便宜,坐上了太子之位。
那么,武则天和李治又是从什么时候产生了情愫?
这也难以确定了,后世一般认为是在太宗生命的倒计时阶段。
不过武则天当初苦练书法没能换得太宗一瞥,却意外地吸引了李治,
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李治也是个书法痴迷者,
两人此前应该早就认识了,同样的爱好又将他们深深地吸引在了一起,
全然忘了一个是太宗的后妃,一个是太宗的儿子,
这情缘一开始就颠覆了伦理,
后来,又搅乱了李唐天下的秩序。
公元649年7月,唐太宗李世民驾崩。
武媚与其他太宗嫔御一起,被送到感业寺出家,
对于李治,武媚还是希望他能够记起自己的,否则她这一生就要在寺庙里虚度了,
可她左顾右盼了很久,也没再见过李治。
的确,新皇帝李治早把这个情人忘在了脑后,刚刚登基的他忙得不可开交,
本来李治对政务就不够熟悉,一切还要依赖舅舅长孙无忌辅助处理,
对于他来说,当下最要紧的事是巩固自己的皇权,哪有心思去关心武媚的去留问题,
即使想起来两人深情款款的岁月,恐怕也没生出把父亲的嫔妾接进宫里的想法。
李治可是李唐皇室的子孙,每一个能坐上皇位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看起来荏弱的李治,本质上继承的还是皇室精悍辣狠的秉性,权衡利弊是他的本能。
李治的后宫充填了不少佳丽,再加上此前一大堆旧爱,身边已是一堆莺莺燕燕,
事实上,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李治也似乎真的将武媚遗忘了。
不过,这些在后宫争宠善妒的女人,却在不经意间给武媚带来了新生的机会。
当时李治身边有一位萧淑妃十分得宠,这让李治的嫡妻王皇后备感恐慌,
王皇后虽然出身于顶级门阀世家太原王氏,可身份高贵并不能给她带来生育机会,她嫁给李治多年,一直一无所出,
反观萧淑妃,早在贞观年间就已经连续为李治生下了两女一男,
王皇后面对萧淑妃这个份位只比自己低一丢丢又有儿子傍身的女人,
即使平日里表现得很淡然也着实清高不起来,
这两个女人,始终在暗地里较着劲,可她们万万没想到,丈夫李治居然还有个老情人。
于是某一天,皇帝跑到感业寺与一尼姑对泣的场景,传到了王皇后耳朵里,
她“灵机一动”,卖给丈夫李治一个天大的人情——劝说他把武媚召回,
已经28岁的武媚娘,在王皇后的助力下,终于得以重返皇宫,成了王皇后身边的宫女。
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头的武则天,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她在王皇后面前表现得十分乖巧、顺从,全然不会因为李治的宠幸而逾越分寸,她很清楚眼下是她唯一能够摆脱苦难生活的机会,
卑微又算得什么?
就凭她侍奉过先帝的过往,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中,
稍有不慎,那些高傲的嫔妃们就会将没名没分的她推入万丈深渊,
她已经不再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女,坎坷的人生经历教给她什么是忍耐,
也唤醒她生命里顽强的韧性,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武媚“屈身忍辱”、“下辞降体”竭尽全力地讨好高宗,讨好皇后........
哪怕她生下了儿子,她依然表现得低眉顺眼,
直到她生下了女儿之后,李治才给了她名分——昭仪,九嫔之首。
有了正式份位的武媚,对王皇后的态度迅速发生了变化。
在后宫中,即使不想向上爬的女人,也不会是武媚,因为她有儿子!
正儿八经的皇后没有亲生子,也就是说此时的李治没有嫡子,
这意味着占据着高位的女人,生下的儿子都有可能继承皇位,
这更意味着,这些女人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将来,彼此之间势必是水深火热的!
她是真实地经历了李唐王室的狠辣作风,
形势所逼,武媚不得不用尽一切手段,拼命地往上爬........
她根本就不指望李治这个曾经将她遗忘好些年的丈夫,帝王的宠爱充满了变幻莫测,
武媚能依靠的只有她自己,坐上后宫之主——皇后的位置。
然而,王皇后不仅有雄厚的家族背景,其人也一直在谨守皇后的本分,
武媚找了许久都没找出皇后什么错漏来。
于是,安定公主事件就发生了。
倒霉的王皇后,去探望武媚的女儿时,小公主就断气了,她成了捂死小公主的“嫌疑人”。
这桩事本身就很诡异,
即使王皇后嫉恨武媚,目标也应该是皇子才是,又何必在众目睽睽之下冒这样的风险呢?
可高宗仿佛故意蒙蔽住双眼,
认定王皇后就是凶手,十几年的夫妻情分,难道他就不了解发妻是什么品行吗?
恐怕,很早之前,他就对王皇后的家族产生了厌恶——皇后的舅父柳奭刚刚当上中书令,
事发后不得不请辞,贬任为户部尚书,
可怜的王皇后不过是个“牺牲品”。
为了安抚心爱的女人,高宗打算在“四夫人”之上、皇后之下加设一个妃位封给武媚,
谁料想遭到了群臣的激烈反对,
高宗的心情可想而知,封个妃子还要看群臣的脸色.......
在这两桩事的刺激下,他就生出了废后的想法,
究竟是为了武媚,还是为了皇后背后的势力,亦或是支持皇后的朝臣,已经不得而知了,
仅仅是一个妃位,那些他刚刚提拔过、日后要在他手下讨生活的朝臣,
竟然全都倒向了辅政的国舅爷长孙无忌,这让高宗这个皇帝备感挫折.......
这时,一个叫李义府的人出现了,
仕途不顺的他,经人指点打算走一走皇帝宠妃武昭仪的门路,
经他细细观察,果真还琢磨出个意思来,
因此,他瞅准机会向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请求废掉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
高宗李治看到他这一道奏折后,简直是喜出望外,
当即就决定要重用此人,
李义府果真“押对了宝”,他因为这道奏折,爬上了中书侍郎的位置。
有了李义府的“提议”,高宗开始准备废后立武昭仪一事,
这要比封个妃位艰难得多,群臣的激烈反对不用想,尤其是高宗的舅舅,托孤权臣长孙无忌,
更是硬着一张脸表示不同意。
长孙无忌的处境其实已经很危险了,但他全然不知,
收了高宗送的礼,享受高宗升的官,接受一番“贿赂”后,仍然是态度强硬表示反对。
无论高宗的初衷是为了什么,
但皇帝对权臣的忌惮是显而易见的,他几次三番都在长孙无忌那里碰了壁,
同时碰壁的还有觉察出风向、自愿充当说客的老臣许敬宗,
这使得高宗反而更坚定了废后的打算,
应该说,原本只是皇帝后宫的事,此时已经升级到高宗为自己的皇权而“战”了。
一边是高宗李治在朝堂上与群臣斗智斗勇,后宫中则是武昭仪紧紧地盯着王皇后,
这一点他们相当默契,
于是,王皇后“厌胜”之事出现了。
王皇后遭到丈夫怀疑之后,深知夫妻之间的关系已经如履薄冰了,
而那个曾经在她面前卑躬屈膝的武昭仪,也是万万不能招惹的狠角色,
王皇后深怕自己的宫中有武昭仪的耳目,因此常常将娘家人请进宫,
究竟是为了寻求安慰,还是为了商议“出路”,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结果是这一举动反倒给了武昭仪把柄,
她控诉王皇后与母亲魏国夫人柳氏施行巫蛊之术,妄图祸殃皇帝。
从历史上卫子夫的结局,就可知晓这一“罪名”强大的杀伤力,
高宗抓到这一把柄后,雷厉风行地将王皇后的家族近亲贬得贬,轰得轰,可谓是扫荡了干净,
这个可怜的女人逃脱不了被废的命运。
王家失势,长孙无忌的势力,已经被削弱一块,
可全然不知自己的处境的他,仍然坚持反对武昭仪封后。
这天上朝已毕,高宗传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四相入内殿,
商议立废王立武之事。
褚遂良慷慨激昂地说,“皇后未闻有过“、“武氏经事先帝,众所共知”.......
一番话将高宗李治的颜面扫了个精光。
这时,躲在帘子后面的武昭仪没能忍住愤怒,尖叫道:何不扑杀此獠!
长孙无忌见状慌忙出言“救”下耿直的褚遂良,这才阻止了高宗的杀意,
武昭仪的一声尖叫,震惊朝野........
最终这场君臣“争斗”因司空李勣的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收场,
李治不愿再与长孙无忌浪费口舌,强行废掉了王皇后,册立武昭仪为后。
不久,冷宫中的王皇后、萧淑妃这对昔日的情敌,迎来了一道冰冷无情的旨意:
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
谁也不知道,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是怎么能发生的?
但是,没人再愿意为后宫中两个女人得罪皇帝。
武昭仪册后大典过后,李治颁下了处死王萧二人的敕书.........
有人说武则天太过狠辣,
可谁也说不清一桩桩诡异的宫闱谜案究竟有着怎样的真相,
是武则天迷得李治昏头了么,让一名后妃堂而皇之的染指朝政,
又为了她,不惜与朝臣“决裂”?
实际上,我们再细细看一下李治的处境,身为皇帝的他,手中的皇权却散落在外,
再加上李治本身患有头疾,势必需要一名帮手的,
此前这个帮手是他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但当他成长之后,怎么可能任由外戚继续把权呢,
而自己的兄弟,太宗李世民的上位史也给了儿子李治一个深刻的警醒,
他是万万不可能将权力交到兄弟手中的,
唯有宫中那个没有家族背景,没有群臣依傍、只能依傍他的武则天,正是他理想的人选,
她野心勃勃,又泼辣大胆,不惧群臣,聪明好学,
这样的女人,既贴心又符合“利刃”的标准,
因此,表面上李治宠得武昭仪无法无天,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能够收回皇权而掩人耳目。
而武则天呢,她也是那个为数不多察觉出高宗李治尴尬处境的人,
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李治想要削弱长孙无忌的势力,势必要从依附长孙大人的王家下手,
而王皇后正是这个突破口,
武则天自然就无所忌惮地指控王皇后的“罪状”,哪怕是漏洞百出,她也甘当李治手中的“利刃”,
她要后位,李治要皇权,
难怪夫妻二人默契程度这么高。
不过后来,李治才发现,自己低估了身边这个女人,想要收回权柄,已经来不及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