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刘樱姝
说起《水浒传》里的王伦,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如何难为林冲上山,后来又不愿收留晁盖等人入伙,结果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林冲火拼王伦的情节让读者直呼痛快,觉得这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王伦应有下场。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王伦从一个落地秀才到山大王,这个跨界人才绝对不是那么简单!
水浒传王伦(水浒传王伦的结局是什么)
王伦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从他选址梁山泊为根据地就可以看出。梁山泊坐拥方圆八百里、地势险峻;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中间里镜面也似,一片平地,方可三五百丈”。
水系四通八达,水产特别丰富。水域宽阔,退守自如,可以发展水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梁山泊有山有水,给养有保障。而且风景也相当优美,“两岸都是合抱的大树”,没有PM2.5,是个宜居养老的好地方。
更重要的是,梁山泊易守难攻。宋江时代的梁山泊曾遭遇过几次朝廷兵马的攻打,但朝廷军无论是从陆路还是水路,都以失败告终。
梁山泊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发展为江湖第一大山头,和它的选址有直接关系,要不然早被灭了。
王伦读过书,在治理梁山泊上还是有些值得圈点的地方。
林冲想上梁山,从朱贵水亭施号箭可看出梁山泊有序的管理:
对于想入伙的人,先在酒店由朱贵进行面试筛选,过关后朱贵会让专人带其通过水路,送上山去,让领导审核。这套面试程序被后继者晁、宋沿用了下来。
王伦也懂些“驭人术”。
林冲来投奔入伙,王伦起初不愿收留,但当他见到杨志与林冲打得不分胜负时,动了收留林、杨二人的念头。他这是想利用杨志来牵制林冲,便于自己管理。
王伦的想法没错,“臣不斗君不安”,王伦的书没有白读。
王伦不愿收留林冲,一般人都会给王扣上“嫉贤妒能”的帽子,这是林冲给王伦的评语。
其实,这不过是林冲自己的想法,王伦可没那么简单。
首先,王伦很有自知之明。
他清楚林冲能力、条件均在自己之上,而自己却不具备驾驭这个人的能力,他不是刘邦,能够让汉初“三杰”紧紧团结在自己身边,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过是领导几个江湖上三四流水平的头领。
王伦知道像林冲这样的能人志向绝对不愿意屈就于水泊梁山,这不过是林冲落魄之际的无奈选择。
林冲在朱贵酒店墙壁上题写的那首言志诗就很能说明问题,他想的是“威震泰山东”。
可惜,王伦手下的那三位头领没看出领导不愿收留林冲的问题实质,还纷纷劝谏,拿柴进的面子说事儿。这让王伦显得很不义气。
其次,江湖上拳头代表话语权,王伦在这方面气短。
作为一个吃江湖饭的山大王,他一直对自己不会武功心存芥蒂,而且也没有好保镖护身。反观王伦的继任者晁盖,就是个孔武有力的江湖豪杰,江湖上有他力拔宝塔气盖世的传说。
而宋江虽然武功不济,但身边有能杀能砍的李逵、箭书百步穿杨的花荣当忠实保镖,短板就不短了。
在比狠斗武的江湖,王伦在武力值上就先输了一截。
书中写王伦的心理活动:“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恰恰林冲武艺高强,拳头能直接威胁王伦的地位。
为什么不把林冲培养成自己的好保镖?
林冲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身份地位均在王伦之上,王伦没有什么能让林冲服气的地方。不像李逵比之宋江,社会地位落差大,能够形成忠心。
所以王伦对林冲最好是拒绝,他预料到和这样的人共事不容易。看看与王伦和睦相处的头领杜迁、宋万、朱贵,这几个人都很平常。
后来事实也证明,王伦当初拒绝林冲的想法是有道理的,火拼掉王伦的确实是林冲。
从后来梁山泊好汉大排名中即可看出,这三位在论功晋升的考核方式面前,“老”资格并没有任何优势。
最后,王伦不愿收留林冲,因为林是朝廷要犯(恶了高太尉)。
王伦只想安安静静做个打家劫舍的山大王,不想让梁山参与到朝堂争斗,万一引来朝廷兵马攻打,怕是只能吃不了兜着走。说到底,还是实力不行,底气不足导致。
如果队伍里就一个林冲,王伦还勉强能对付一下,毕竟林冲在梁山势单力薄。
然而天不遂人愿,后来出现了晁盖一伙人要求收留,王伦心里直打鼓。
他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也明白自己和晁盖一比就是只猫,早晚要被淘汰出局。所以他必须放手一搏,坚拒晁盖等人的入伙要求。
可惜晁盖身边“人才济济”,吴用巧妙利用林冲,让王伦成了刀下鬼,让梁山伯老大的交椅顺利易主。
参考资料《水浒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