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钟的
鲁迅的孙子(鲁迅的孙子周令飞的名子为什么用俄文拼音)
(作者王钟的,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周令飞接受采访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通过媒体报道,鲁迅之孙周令飞因年轻时独特的经历上了热搜。根据周令飞的自述,他在当兵时被要求学习、写自己不擅长的通讯、要学抽烟……身边的人基于自己对鲁迅的认识,塑造出自己心目中“鲁迅孙子”的形象,让他颇为无奈。
不过,随着年岁的增长,血缘的纽带终究让他在“寻找鲁迅”的道路上持续前行,进一步成就了他“躲不开鲁迅的一生”。
无论是作为鲁迅的后代,还是作为一名鲁迅研究者,周令飞自然有资格评价围绕鲁迅传播的种种现象。比如,对于鲁迅形象被做成表情包,他就秉持一种开放态度。“只要不过分,这也是传播鲁迅的方式,不需要搞得那么严肃。”周令飞希望用这种方式,让鲁迅精神走近年轻人。
长期以来,鲁迅的形象一直比较严肃。这一方面是因为其晚期杂文作品中体现的强烈战斗气质;另一方面,也因为作为作品入选教科书最多的现代作家,鲁迅在几代中国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不夸张地说,很多成年人对鲁迅的认识,还停留在学生时代的语文学习中。
其实,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有着多元化的人格。比如,他喜欢看电影,热爱艺术创作,还是一个业余的美食家。生活中的鲁迅,既有一丝不苟的一面,也有丰富多彩的一面。将鲁迅做成表情包,用“不那么严肃”的方式传播鲁迅,也是还原真实鲁迅的一种尝试。假如鲁迅依然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或许也好奇自己的形象被漫画家画成什么样子。
只不过,归根结底,鲁迅对当代和未来社会的最主要价值,还是要依托于其创作的文本来体现。因此,无论用什么方法传播推广鲁迅,实现鲁迅价值的主要方法还是引导公众阅读他留下的丰富著作。尽管这些作品有一定阅读门槛,但也谈不上多艰深。只要接受过基础教育,就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
也许很多人在离开校园后,就没有主动阅读过鲁迅,这是很大的遗憾。教材所选内容毕竟十分有限,只有真正回归文本,在自由阅读中了解这位文学巨匠,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作业,才能真正了解这位文学大师。
而从当前语文教育来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爱上鲁迅、爱上阅读。当学生不再对鲁迅“犯怵”,他们长大以后也自然不再“躲”鲁迅。改变社会对鲁迅的刻板印象,或许要从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开始,根据学生的语言和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制定教学方案,让人们对鲁迅的印象,不再停留于教科书或表情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