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存在了296年,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算起;但将国号改为清,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干的,这么算,大清国就存在了276年;
从清军入关,夺了明朝老朱家的政权开始自己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算,清朝的全国性政权从建立到灭亡总共是268年。
一个存在近三百年的王朝,最后以当朝皇帝自行昭告天下宣布退位而灭亡。没有谋朝篡位的硝烟,但是大清国不得不终止他的统治。
清朝怎么灭亡的(清朝怎么灭亡的)
一般来说,朝代更替,很有可能是这个朝代出现了昏庸的皇帝,逼得百姓活不下去不得不反。每个王朝的末期,民间总有各种各样的起义发生。
如果这时候再有个外族的侵略,这个王朝必亡。外忧内患,外忧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内患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一个王朝君民同心,面对外忧,一致对外,人心所向没有打不赢的仗,就怕窝里反,分散精力,等于成了外敌的帮凶。
明朝灭亡,李自成、张献忠的推波助澜对皇太极来说简直就是锦上添花的友军。所以崇祯皇帝才说,守不住江山不是他的错。
祖上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让他一人怎么收拾?想恢复国力想中兴,也得再靠几代人的努力。
然而漏洞既然摆在这里,皇太极肯定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因为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为这天也准备了很多年了。他同样也要很努力,才能给他的儿子打好坚实的基础。
清朝前几代皇帝牢记先辈打天下的不容易,且自己守江山,要在汉人的土地上把满人和汉人都管好,更加不容易。
于是他们遵循汉人旧制,基本满汉一视同仁,与汉人通婚,皇帝带头娶汉族女子,还让汉人入旗,让汉人入朝为官,都是想安抚汉人避免他们起义反对满清的统治。
可是天下稳定多年,越往后走,后面的皇帝只是不断地继承,早已没有了危机意识。那些达官贵人们过着奢靡的生活,而百姓的苦,他们已经熟视无睹了。
清朝的税收一直很可观,就算是在顺治帝、康熙帝大行减免赋税的时候,财政收入也在稳步增长。
在康乾盛世最好的时候,大清国的财政税收也没有超过五千万两,而到了光绪年间,财政收入最多时竟然能达到一亿两了。
这么多钱,都花哪去了?
看过清宫剧的观众都知道,清朝的达官贵人不分男女都很会打扮自己,旗人会戴很多装饰品在身上。后宫里的娘娘们更是珠翠满头,随便拿一个赏人都够一个太监或宫女吃很久。
男子虽不能佩戴首饰,但他们有自己的装饰品,比如帽子上的翎管子,挂脖子上的朝珠,系腰间的玉佩,戒指、扳指,绣在衣服上装饰的各种珍珠宝石,全是值钱的东西,真是行走的雪花银。
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那就更不用说。吃穿用全是最好,且铺张浪费,绝不重复使用,吃不完就扔等。
慈禧身边有个大臣叫荣禄,光是一个领管子就值一万三千两;户部尚书立山,家里有三百多条朝珠,每天轮换着戴绝对不重样。
他这三百多条朝珠能值近四十万两银子。且贵族们冬天穿的裘皮大衣,更是珍贵。
皇室开销,官员的俸禄,军饷、军备物资,漕运、水利建设、驿站经费、祭祀、行宫、宗庙、皇陵维护等等,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并且,官员们又从中牟利多少呢?
虚报花销,拿回扣中饱私囊,清朝的官员们报出这样的购物清单:
一个八旗子弟买了一条狗,花3000万钱;兵部购买国外废置的一枚炮弹,花1500万钱;织造局买一架纺织机,花100万钱;
工部购买一根灯竿,花15万钱;抗水灾的防洪泥沙一袋,花1万钱;一张办公纸的单价是,1千钱。
以一两银子换1000文钱的来算,那一张纸就得值一两银子啊,而那时一两银子能买100斤左右的大米了。
乾隆年间,北京西城区一套四合院共计14间屋子,当时才卖600两银子,而贵族的一条狗就值三万两银子。
清朝末期物价不稳,且有通胀现象,商品的市场价时高时低,但是再想想,慈禧过60大寿,就花了600多万两,还是挪用的北洋水师的军饷。
李鸿章出国访问时,看上了马克沁机枪,眼睛都挪不动了,最终也没有大量采购,他说:“我们买不起。”
打仗打的是什么,不全是钱吗?以清廷这么糟蹋钱的手脚来看,清朝能不灭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