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幞头又不得不提一下纱帽,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乌纱帽。纱帽在唐代的出镜率也是不亚于幞头的,它始见于南朝,是朝野共服的首服。到了唐代开始就被看作了视朝听讼和宴见宾客的首服并且在儒生隐士当中广泛流行。从隋唐遗留的一些文物以及记载的史籍中可以知道纱帽在当时发展为乌纱帽并且与圆领窄袖衣服、红鞓带(鞓带:皮革做成的腰带)、乌皮六缝靴等一起搭配为上下通行的服装,甚至连帝王也不例外的如此穿着。
唐代服饰(唐代服饰的风格特点)
不过穿归穿,既然是帝王那与官员平民肯定还是会有区别的。毕竟唐朝的制度还是颇为森严,根据衣冠制度,按官品高低穿着,以颜色和图案区分官品大小。天子着赤、黄,臣民禁穿。亲王以及三品、二王后,用紫色,饰品带玉。五品以上用颜色用朱,饰品带金。六品以上颜色用黄,六品、七品用绿色带银饰。八品、九品用青色,带鍮石。流外官人、庶人、奴婢等则用黄白配饰铁、铜。
唐代官服颜色最初是以黄、紫两色为主色,直到唐高宗开始黄色成为了皇帝的专用色,除皇帝以为的任何人都不允许再穿着黄色。紫色是三品以上官服的颜色,后来四品着绯色,五品着浅绯,六品着深绿,七品着浅绿,八品着深青,九品着浅青,百姓着黄白。而除了服装颜色以外官员们所佩的腰带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同官级必须用不同材质的腰带。《事物纪原》上曾有过记载“上元元年,自三品官自庶人各有等制,以金、玉、犀、银、鍮、鉐、铜、铁为饰,自十三銙至六銙。”其中的銙一般是方形装饰,其数量和质料是区别品级的重要标志。銙在腰带上的位置是位于腰后,最初是用来挂环悬物后来才演变为銙饰。
(唐朝玉带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