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古代的太子是个高危职业,但仍然有无数人,想要争夺这个位置,即便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尤其是像清朝这种“立贤不立长”的朝代,每个皇子都愿意为之一搏。
然而有的人,他明明曾无限接近皇位,最终却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坐上去。至少,笔者就认为清朝有这么5个人,曾距离皇位一步之遥,却因自身白白错失的。他们都是谁,自己又做了什么导致错失皇位?
清十二帝(清十二帝的顺序和名字)
一、努尔哈赤长子褚英
褚英的生母佟佳·哈哈纳扎青,可是努尔哈赤的结发妻子,褚英又是哈哈纳扎青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妥妥的嫡长子。因此他便以嫡长子的身份,成为清朝前身后金政权的汗位继承人。然而这位继承人,却十分不知道珍惜。
努尔哈赤刚起兵时,褚英不过是个4岁的小娃娃,这时候母亲哈哈纳扎青已经去世,褚英便跟着父亲过上刀光剑影的生活。不过也正因如此,褚英长大后,变得骁勇善战,在平定安楚拉库时立下战功,被封为“洪巴图鲁”,晋封贝勒。
后来在与乌拉部进行大战的时候,褚英又立下大功,努尔哈赤引以为豪,赐褚英“阿尔哈图土门”尊号,即汉语“足智多谋”的意思。正是由于褚英战功赫赫,又是嫡长子,努尔哈赤认为其年轻有为,便决定让他执掌国政。
可不曾想到,褚英虽然勇猛善战,但见惯了战争场面的他,从小便生性残暴、心胸狭隘。当他一再得到努尔哈赤的称赞,并且授命他执掌国政时,这些原本掩藏在深处的本性便暴露出来。
对于一个继承人来说,光讨好父亲是不够的,毕竟总有一天父亲去世,才轮得到继承人上位。这个时候,就要倚靠身边的大臣了。然而褚英不仅没有好好培养与大臣的关系,还直接得罪了“开国五大臣”,以及自己的兄弟,无疑自掘坟墓。
于是,四大贝勒联合五大臣一起倾轧褚英,努尔哈赤就不得不从中做一个选择。很明显,他不可能因为褚英一人,而放弃四大贝勒与五大臣。四大贝勒皆是努尔哈赤的子侄,论战功也不比褚英差。至于五大臣,那更是早年就追随努尔哈赤,威望高,权势重,他们立功之时,褚英还在吃奶呢。
褚英原本想在继位之前,除掉这些“心腹之患”,好独揽大权,却没想到在众人的合力下,自己被努尔哈赤给幽禁起来。努尔哈赤本想给儿子一个机会,但褚英始终不思悔改,还诅咒后金出征之师失败,扬言到时候他不会让父亲和弟弟们进城。努尔哈赤气急败坏,最终下令将其处死,时年36岁。
二、努尔哈赤次子代善
代善是努尔哈赤嫡次子,是褚英的同母弟弟。本来这个储君之位也轮不到他,谁知褚英自己作死,于是代善又成为新的继承人。与褚英不同,代善性格沉稳,懂得审时度势,这也是他后来得以善终的重要原因。
代善比褚英小3岁,所以努尔哈赤起兵时,他才刚满周岁。他小的时候,常常有人来刺杀努尔哈赤,后者便把他和褚英、东果格格(努尔哈赤嫡长女)藏在板柜底下。
代善第一次跟随父亲征战,年仅16岁,当时就立下战功,被封为贝勒。后金政权建立后,代善被封为和硕贝勒,列于四大贝勒之首,序称大贝勒。褚英被确定为继承人后,努尔哈赤便让代善内辅佐国政,外统领重兵。
褚英得罪四大贝勒与五大臣,被努尔哈赤革去继承人身份后,代善成为新的继承人,努尔哈赤还说:“等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指代善)收养。”
这里要解释一下,在女真族当时有着“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的习俗。简单来说,就是努尔哈赤死了之后,代善就可以娶他的大福晋(当时是阿巴亥,即多尔衮生母)。努尔哈赤亲口说愿意把大福晋和幼子交给代善,足以证明当时愿意传位给代善的决心。
按理来说,代善肯定不会重蹈覆辙,所以他与兄弟们,以及大臣的关系都还不错。可代善却因另一原因,活生生让自己也失去了继位资格。
首先代善与自己儿子的关系并不好,他甚至嫉妒长子岳托的宅地比自己好。次子硕托也因受不了父亲的虐待,决定离家出走。再怎么说,他们都是努尔哈赤的孙子,自然是心疼的,可代善竟然请求将硕托杀死,只因传言称硕托出走后归顺了明朝,但并未证实。
努尔哈赤当然没有答应杀硕托,不过看他如此对待前妻和儿子,已经极度失望了。与此同时,代善还曾与大福晋阿巴亥私下往来。努尔哈赤这还没死,他们就如此心急要在一起,难道不是在诅咒努尔哈赤早死吗?
于是,努尔哈赤又取消了代善的继承权,直到他去世,也没有指定新的继承人。代善自知没有希望了,所以后来拥戴弟弟皇太极即位。清朝建立后,他凭借拥戴之功被封为和硕礼亲王。顺治五年,代善病逝,享年66岁。
三、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
与褚英、代善不同的是,多尔衮并没有被父亲指定为继承人,他与皇位之间的距离,是全靠个人打拼而一步步缩小的。多尔衮是阿巴亥所生,小时候也深受努尔哈赤宠爱,因此有传言称,其实努尔哈赤当初是想传位给他的。
皇太极在位期间,多尔衮就屡立战功,为大清入关打下基础,被封为和硕睿亲王。一直以来,后金在招抚蒙古各部时,就只有察哈尔部负隅顽抗。于是皇太极让多尔衮去招抚察哈尔部,结果他不辱使命,先后招降了林丹汗的福晋和儿子,并且在那里得到传国玉玺,献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驾崩时太突然,还没来得及立遗嘱,于是朝中立刻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多尔衮,一派支持皇长子豪格。很多人都说,多尔衮是因为和孝庄太后的关系,所以宁愿放弃帝位,转而扶持了孝庄的儿子福临(即顺治)登基。
但实际上,不称帝是多尔衮再三考虑的结果,毕竟豪格身为皇长子,背后有两黄旗鼎力支持,再加上豪格自己的正蓝旗,就至少有三旗拥戴豪格。另外,郑亲王济尔哈朗率领的镶蓝旗也不容忽视,可济尔哈朗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谁,多尔衮不敢冒险。
也就是说,除了多尔衮与多铎手上的两白旗,其余六旗都没有百分百支持他,说明多尔衮称帝时机并不成熟,因此他才决定拥立顺治,至少比让豪格即位强。顺治即位后,多尔衮指挥清兵正式入关,清朝从此入主中原。
此后多尔衮虽名义上为摄政王,实际上与皇帝无二。一开始,多尔衮要顺治封他为“叔父摄政王”,进一步又封“皇叔父摄政王”。到了最后,他毫无顾忌要了“皇父摄政王”的封号,并且不再向顺治帝行礼。
不管多尔衮是为了孝庄太后,还是因为称帝时机不成熟,总之他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不过,他却以另一种形式,享受了当皇帝的滋味。而且他去世之后,顺治还追尊他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只不过仅两月之后,顺治便削夺其封号,并掘其墓。
四、康熙次子胤礽
胤礽比之前几位,可谓起跑线都要高,怎么说呢?褚英和代善都是长大后,由于勇猛善战且有战功,得到努尔哈赤的肯定,才得以先后成为继承人。至于多尔衮,他就从来没有被立为储君。
再看胤礽,他刚满周岁便被康熙立为皇太子。都说三岁看老,才满周岁的胤礽,将来会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康熙就敢立为皇太子。足以证明在康熙心中,不管接下来自己会有多少儿子,胤礽都是独一无二的储君。
这样的待遇,在一个“立贤不立长”的朝代,实属罕见。不过能拥有这样的待遇,胤礽还要感谢自己的母亲孝诚仁皇后。康熙曾亲口说过:“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
康熙与孝诚仁皇后感情甚笃,皇后先生下一嫡子承祜,可惜夭折。谁知在生下嫡次子胤礽后,便不幸因难产去世。所以胤礽无疑是幸运的,他一出生,就拿到全天下最好的牌。
都知道康熙小时候生过天花并痊愈,这才让顺治下定决心传位给他。康熙十七年,胤礽也不幸患上天花,拥有经验的康熙,寸步不离陪伴在儿子身旁。胤礽痊愈之后,他还特地祭扫了方泽、太庙、社稷等,颁发恩诏。
从康熙其他儿子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康熙对儿子的教育有多成功,更别说是被作为储君培养的胤礽了。因此胤礽从小就文武兼备,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
从表面看,胤礽似乎是个非常合格的太子,要是康熙早逝,或许他已经顺利继位。可由于康熙长寿,久而久之,胤礽的缺点便被暴露出来。其他皇子早就觊觎太子之位,一旦知道胤礽德行有亏,恨不得立即曝出来。
康熙四十七年,以皇长子胤禔为首的多位皇子,向康熙揭露了胤礽的诸多不良表现,比如恣行捶挞诸王、截留蒙古贡品、纵容大臣敲诈勒索属下等。康熙本不愿把事情闹大,奈何当时皇十八子生病,胤礽身为兄长却无动于衷。康熙忍无可忍,决定下令废掉太子。
可尽心培养这么多年,又是孝诚仁皇后留下的独子,康熙始终对胤礽还有感情。于是第二年,他就恢复了胤礽太子之位。不得不说,胤礽真是太幸运了,机会来了一次又一次。
可是就算机会再多,人要是不知道珍惜,又有什么用呢?胤礽再次成为太子,不仅没有悔改,反而结党营私,此次康熙彻底失望,决定再废皇太子。他当众宣布:“皇太子胤礽自从复立以来,以前的狂妄还未消除,以至于大失人心,祖宗的基业断不可托付给他。朕已经奏报给了皇太后,现在要将胤礽拘执看守。”
最终,胤礽病逝于禁锢地咸安宫,享年51岁,当时已是雍正二年了。
五、端郡王载漪次子溥儁
溥儁并非皇帝的儿子,他是端郡王载漪次子,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很明显,他就是慈禧选中的傀儡,不过也曾距离皇位无限近。当时慈禧想要废掉光绪帝,就决定立15岁的溥儁为大阿哥(储君),连年号都想好了,为“保庆”。
实际上,溥儁是个浪荡公子,属于烂泥扶不上墙。他被接进宫后,行为极其荒诞,在宫中肆意调戏宫女,甚至捉弄皇后。有一次,他自己穿上宫女的衣服,假装犯了错,趴在地上让太监对他杖刑。
溥儁的所作所为,虽然让慈禧也很是不满,但从另一方面考虑,这样的人也便于控制,至少他不喜欢插手政事,整日只顾玩乐。然而溥儁这样的人当皇帝,群臣怎么可能会同意。消息一传出,立刻就遭到国内外各种势力的反对。
溥儁错失皇位,还要感谢他的父亲,端郡王载漪。因为正是载漪坚信义和团是打不死的,导致慈禧向外国宣战,最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于是,载漪成为罪魁祸首,被削夺爵位,流放新疆。
溥儁自身的无能,加上父亲的牵连,迫使慈禧不得不放弃立他为帝的想法。不过曾经贵为大阿哥,使得溥儁在溥仪退位后,当上了总统府参议,每月还有500大洋的薪俸。
溥儁成亲后,与妻子育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自幼聪慧,可惜早夭,大儿子健在却是个弱智。生活不如意的溥儁,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妻子大吵大闹。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溥儁也跟着失去生活来源。
溥儁曾仗着大阿哥的身份作威作福,晚年算是遭受了报应。晚景凄凉的他,死后连个像样的丧礼都没有,只是被草草埋在嘉兴寺后院的空地里。
从以上这些人的生平事迹可以看出来,一个人不管起点在何处,一生总会遇到一个机会。有的人会抓住机会,有的人会利用机会,而有的人却错失机会。即使“皇位”离一个人再近,也可能分分钟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清史稿》《正说清朝十二帝》《康熙起居注》《清实录》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