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躬耕基层到领航中国,读书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爱好”。
岳母刺字的故事(岳母刺字的故事)
他博览古今中外,从书中汲取治国理政经验智慧;他身体力行垂范,用书香涵养民族精神力量。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和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来临之际,新华社4月22日播发通讯《习近平的读书故事》,讲述习近平总书记与书的“不解之缘”。
【“‘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书,陪伴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
童年时,母亲带着习近平,到新华书店买《岳飞传》小人书。回来之后,就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回忆:“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两个箱子里,满满都是书】
青山环抱的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2019年8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1969年新年刚过,辗转火车、卡车、徒步,不到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
村里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这个瘦高的后生有两个很沉的箱子”。直到与习近平相熟了之后,他们才知道,两个箱子里,原来装的满满都是书。
乡亲们记得:“近平炕上都是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干了一天活后,晚上他还点着煤油灯看“砖头一样厚的书”。习近平曾回忆说,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
【“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
“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回忆知青岁月的读书经历,“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
听说一位从北京来的知青有《浮士德》,他徒步30里去借;读诗词读得兴奋了,干脆跑到院子里放声朗诵,读过后喜欢的诗词大多都要背下来;读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他效仿主人公磨练意志,把褥子撤了,睡在光板炕上,一到雨雪天就出去摸爬滚打。
【上山放羊,看新华字典】
2013年五四青年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时,总书记又谈起当年情景:“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这本书要“多看几遍”】
有一次,习近平与友人议论起《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问题。谈到从俄、日、德、英、法不同语言翻译过来的中文本各有侧重,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时,习近平感慨道:“这么一个小薄本经典,就有这么多名堂,可见认识真理很不容易。”
多年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仍感叹,“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
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的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2021年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在窑洞的煤油灯下通读过三遍《资本论》】
1985年冬天,时任厦门副市长的习近平结识了就读于厦门大学经济系的张宏樑。一见面,便同他讨论起《资本论》课程的学习,分享自己的研读体会:“读马克思主义原著要重视序、跋以及书页下面和书后附录的注释,还有马克思、恩格斯之间有关《资本论》的通信内容。”“要反复读,用心读,要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
张宏樑暗暗吃惊:“您怎么对《资本论》这么熟悉?”习近平回答,自己下乡时在窑洞的煤油灯下通读过三遍《资本论》,记了很多本笔记,还读过几种不同译本,最喜欢厦大老师郭大力、王亚南的译本。
2018年5月,同北京大学青年学生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当年的读书心得:“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两个托尔斯泰】
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同陆树棠等友人谈论俄国文学,大家聊到托尔斯泰。
习近平说:“哪个托尔斯泰?”
陆树棠愣了一下,心里想:习书记这么有学问,难道不知道托尔斯泰的大名?
习近平接着说:“俄国有两个托尔斯泰。一个是列夫·托尔斯泰,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我读过。还有一个是阿·托尔斯泰,他是剧作家和诗人。”
【读县志、看古籍】
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提议编写一本关于正定的书。缺少电脑和网络的年代,资料奇缺,负责编写的同志犯了愁,只好找习近平想办法。没想到,习近平胸有成竹地说:“我手头有一整套《真定府志》,还有一套《正定县志》,对正定的历史,都有详细记载。”
这些古籍,一共有8本,都是他从博物馆复印来的。
后来到浙江工作,习近平仍然保留着读县志、看古籍、品经典的习惯。在《浙江日报》撰写“之江新语”专栏,他旁征博引,《礼记》《左传》《战国策》《史记》中的章句信手拈来。为大学生作报告,《大学》《孟子》《资治通鉴》《思想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如数家珍。
【书架上放着一本《群书治要》】
2015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细心的人们发现,在他身后的书架上,放着一本《群书治要》。
这本由唐初魏征等编撰的匡政经典,被视作古圣先贤政治智慧与治国之道集大成者。
汲取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蕴涵的思想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将其融入治国理政实践中,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意义。
【对“三言”爱不释手】
年轻时,他对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爱不释手。“那段时间,我天天在那儿翻看‘三言’,其中很多警句我都能背下来。”
冯梦龙当过福建寿宁县知县。那里是福建最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是山路。冯梦龙去时,一路翻山越岭,走了好几个月。
习近平在宁德任职时,寿宁县的交通条件依然不便。在不通公路的偏远山区,只能踩着泥泞湿滑的危险山路步行前往。为了去寿宁县下党乡实地考察,他从早上7点半走到中午12点多才进到乡里,百姓说他是“到过这里最大的官”。
【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及这段往事】
上世纪80年代,去河北正定工作前夕,他听作家王愿坚讲了柳青的故事。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定居陕西长安县皇甫村,蹲点14年,《创业史》很多素材就是从14年的农村生活中得来的。
“你到农村去,要像柳青那样,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王愿坚对习近平说,中央一个文件发下来,柳青会知道他的房东老大娘是哭还是笑。如果对人民的心声能了解到这个程度,那对施政是不是很有帮助呢?
32年后,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及这段往事,鞭策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
【忆大山】
这次会上,他还提起“也是一位热爱人民的作家”的已逝故人贾大山。1982年,年轻的习近平到河北正定工作,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就是贾大山。
彼时的习近平是盼望老乡们日子能红火起来的县领导,而贾大山是一位来自群众、热爱人民的当地作家。饱含着对人民同样的深情,两人一见如故,成为挚友。
习近平曾说:“文艺与从政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是也有一些通行的规律”。多年后,他在《忆大山》一文中感念:“在与大山作为知己相处的同时,我还更多地把他这里作为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把他作为我从政与为人的参谋和榜样。”
【“我想体验一下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
2015年9月,在美国西雅图,他讲述了自己的一段“文学情缘”:
“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第一次去古巴,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我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我想体验一下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我认为,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巴黎,他细数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及著作,表明“了解法兰西文化,使我能够更好认识中华文化,更好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在莫斯科,他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句“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深刻揭示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
在伦敦,他以培根的名言“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身后”为喻,希望两国面向未来、开辟崭新时代……
【“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参观者在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内参观(2018年1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拿起桌上摆放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饶有兴趣地翻看着:“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一个多月后,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他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到北大探望国学泰斗汤一介,了解大型国学丛书《儒藏》编纂情况;赴北师大看望教师时提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在出访途中万米高空的专机上,与记者谈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我现在能脱口而出引用古诗典籍,很多都是小的时候背诵的,终身受益”】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青少年读书学习,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他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箴言,鼓励年轻一代“珍惜韶华,潜心读书”,弘扬优秀文化,坚定理想信念。
2014年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
藏书阁里书声琅琅,吸引了总书记的脚步。他走进去,倾听学生们伴着古筝乐曲朗诵《弟子规》和《少年中国说》,希望孩子多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
“我现在能脱口而出引用古诗典籍,很多都是小的时候背诵的,终身受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
【“每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这是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2014年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魏蒙摄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考察,参与“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主题沙龙时,他告诉学生们,自己在青少年时代也非常喜欢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坚持一点一滴学。“直到现在,一有空就会拿起一本翻一翻,每次都觉得开卷有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
【“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
“看好的文章,常有一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往往因为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内心会受到深深的触动。”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来到位于兰州市区的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这是位于兰州市区的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8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睿摄
“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是兰州的特色名片。一条河指黄河,一碗面指兰州牛肉面,一本书就是指《读者》杂志。
“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他叮嘱在场的文化工作者,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更多细节请点击阅读全文:《习近平的读书故事》
记者:林晖、史竞男、王思北、徐壮
编辑:姜潇、包昱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