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29日,四川大学校友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成都举行,大会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为主题,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都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为指导单位,由四川大学校友总会主办、每日经济新闻作为主办媒体,四川大学全球校友创业家联合会为承办单位,五粮液作为大会独家合作伙伴。
会议举办前夕,四川大学85级水利水电学院校友、东土科技(300353.SZ)董事长李平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
当前,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讨论如火如荼,而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我国要如何抓住这一轮科技变革的先机?
李平认为,发展工业人工智能将是我国的一次历史机遇。“中国是个工业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工业体系、工业门类,以及全球最大的应用场景,我们的工科院校也很多。”李平说,需要将我国在互联网应用技术上的优势、工程师团队的优势,以及中国工业产业的齐全性和规模优势,转化为我们面临新工业革命的创新优势。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形成社会共识
“川大在过去几年历任校长的努力下,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实际上我们从学校毕业后的川大学生也非常有荣誉感。”谈到四川大学多年来的发展与改变,李平仍是满满的自豪。他回忆道,在大学四年极大地开阔了眼界,是他最印象深刻的事。
毕业之后,李平也时常关注并支持母校的发展。2015年,李平携夫人吕征向母校捐赠一亿元设立“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第二年,在李平支持下,四川大学又成立了全国首家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这既是对母校的回馈善举,也是对校企合作、形成资源合力的探索。
当前,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命题,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辟更多探索空间。其中,从企业视角来看,要推动高质量发展究竟还需要什么?
NBD:您如何理解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出哪些变革?
李平: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竞争力。
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经济在过去40年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有两个推动因素:人口和环境。人口的规模化消费促进了规模化的生产,从而降低成本,使我们的产品在全球销售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也是因为人口多,人力成本较低,帮助我们有效地、快速地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另外,(以前)很多是因为我们的环境保护要求没有这么严格,所以产品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新的高质量发展理念要求下,人口、环境等红利因素发生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要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由大变强、抗风险能力增强,必然将走上创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创新型经济是高质量的,并非简单由人口因素或环境因素决定的。新的要求就意味着新的挑战,未来所有经济生活的参与者都将共同面对。
不仅仅是企业家,社会治理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也需要形成社会共识。仅仅靠少数企业家去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我们的管理者、资本市场或服务体系,以及企业当事人形成共识,才能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NBD:资本市场在助力创新型企业发展方面还有哪些改善空间?
李平: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融资能力、品牌宣传以及人才构建都有很大帮助。东土科技2012年上市,我们上市近10年才有能力投入长周期的底层技术的研发。同时,资本市场也可以通过并购获得一些重要技术。因此,上市对我们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资本市场,我们的底层技术就无法构建起来。
东土科技集团制造及教育中心。 图片来源:受访企业供图
然而,如何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治理体系使其有利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上市公司需要将经营思想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通过资本市场体现。另一方面,政府要考虑如何构建资本市场管理体系,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此外,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投资人、股民,要如何去判断和支持那些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新兴技术公司的价值,甚至说投资人要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新的估值模型,对新兴企业进行重新估值,引导大众投资,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企业估值包括看得见的价值,例如销售收入、利润,管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或商业模式;另一个方面也包括看不见的价值,例如底层技术、行业壁垒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需要穿越时光,长线来看未来产业的发展,以及一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是否能把握未来。但不管什么估值,如果偏离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对客户价值的提升,那企业估值的提升有待时间来检验。
发展工业人工智能带来历史机遇
实际上,近年来公众及市场对底层技术及科技企业的关注度已大幅提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李平认为当下“危”与“机”并存。
四川大学在多门理工科专业具有领先优势,东土科技则从事工业互联网行业数年。李平表示,需要将我国在互联网应用技术上的优势、工程师团队的优势,以及中国工业产业的齐全性和规模优势,转化为针对新工业革命的创新优势。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抓手,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工业行业的应用,推动(发展)中国乃至全球智能工业的中国解决方案。”李平说。
NBD:此前您常呼吁工业互联网企业,不仅要关注表面繁荣,也要关注底层技术。现在,您感觉业内氛围有变化吗?
李平:这个变化非常大。以前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他们质疑你做企业为什么会讲到自主可控。但现在不一样,领导高度重视,很多大企业、优秀企业都非常关注公司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或要自己掌握。我认为现在社会应该已形成共识,首先要做一个有技术的企业、创新型的企业才有未来,另外,自己的核心技术要自己掌控。
国产智能工业操作系统Intewell。 图片来源:受访企业供图
NBD:今年以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引起广泛讨论。您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会为工业互联网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李平:人工智能是我们社会的终极技术,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国家都无法回避,一定要做。但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一方面是根据我们现有的资源或条件,另外一方面也要根据国家战略,因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不会等我们的。
人工智能方面我们一直在关注和实践,先从控制变成网络化,再到软件定义控制,现在再升级我们想探讨工业人工智能。中国是个工业大国,发展工业人工智能对我们来说是历史机遇。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工业体系、工业门类,以及全球最大的应用场景,我们的工科院校也很多。
但是在底层技术或者思维模式、逻辑层面,我们这方面的人才很欠缺,还需要静下心来,花5年、10年在工业人工智能方面有所发展。我们是有机会在工业人工智能一些领域做到和西方先进技术同步的,因为大家都在探索,但是来源于我们的决心,以及来源于我们如何组织资源去做。
大模型技术对工业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帮助,但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大模型是基于人的语义,每个人说话有立场、情感、道德、宗教等社会性的背景,而在机器人工智能里,这些都没有。所以我说发展工业人工智能对中国是一次机会,不是说大模型做得好,工业人工智能就一定做得好。
尤其四川大学非常有机会去发展工业人工智能。川大有华西医学院,可以研究脑神经和人的思维模式,也有很好的材料科学、物理、数学等专业。我认为四川大学综合各种资源去发展工业人工智能是有优势的。
智能控制通用工具软件MaVIEW。 图片来源:受访企业供图
NBD:如何理解工业互联网与工业人工智能的关系?
李平: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没有清晰的边界。互联网就是互联互通,它本身并没有界定可靠性、确定性、做什么和做到什么深度,互联网本身也没有赋予多少社会价值。就像如果大家使用互联网只是网上聊天,那也不行。但通过网络进行电子商务,就能体现出生产力,如果没有这些行为,互联网只是一种方向性的发展指导。
工业人工智能与此不同。所谓的“人工智能”意味着不需要人的干预参与,(机器)能自己做决策、做事情。尤其是工业人工智能,要求在生产现场体现出其经济价值,例如危险的地方、需要高强度体力的场景、高精密的生产环境等。这些场景过去对人的依赖较大,现在利用人工智能来提升安全性,这就对技术的深度或确定新提出挑战。
工业人工智能肯定离不开互联网,如果不能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就无法应用。但人工智能是在宽泛的工业互联网基础之上的更艰深的技术应用,对人才需求和计算环境的要求更高。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