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历史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上善”全国世界史博士生前沿论坛顺利召开。该论坛由“上善”世界历史研究基金和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项目共同资助,旨在营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推动国内世界史博士生加强对前沿学术问题的关注与探究,在全国范围内搭建优质的交流平台,促进全国世界史学科育人水平的提升。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60余名教师和学生参会。
开幕式致辞环节中,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梁志教授介绍了论坛筹备的基本情况。“上善”世界历史研究基金由历史学系杰出系友、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先生捐赠设立,旨在推动世界史学科育人水平的提升。本次论坛是基金设立后支持举办的首次活动,通过延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知名刊物主编指导与会青年学者,希望能够打造“小而精”“小而全”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让与会者有所进益。梁志教授最后表示,“上善”全国世界史博士生前沿论坛将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建制性品牌活动,希望在未来给优秀的青年研究者更多交流、展示的空间。
开幕式结束后,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刘德斌教授进行了题为《百年之变与世界历史研究》的讲座,主要阐发了“百年之变”这一现实命题对世界史学科的影响。刘教授认为,百年之变的现实问题正“倒逼”历史学研究者身份的转变,即从历史进程的追踪者到现实世界的观察者、参与者。世界史研究,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正进入全球史研究的新阶段,这需要历史学家突破“欧洲中心主义”的桎梏,建立一种新的世界历史的阐释体系。刘教授最后指出,随着时代命题的转变,世界历史的阐释与话语也在发生变化,我们正处于“百年之变”的历史节点。中国学者应当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基于中国历史底蕴,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理论与历史阐释。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名刊名编微论坛”环节,邀请了三位知名学术刊物的知名编辑,为与会青年学者分享撰写学术论文以及投稿等方面的心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沐涛教授在主持该环节时分享了本场对话的初衷:青年学者在研究的起步阶段非常需要学术伦理与学术规范的指导,希望可以给从事世界史研究的博士生提供一些实在的治学经验。
《史林》主编郭长刚研究员鼓励大家选题创新。郭老师在分享中以劳伦斯·斯通为例,特别提到斯通“从来不在任何地方久留”,而是“在历史的原野上漫步”,其研究以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海军的生活为起点,从为国际金融大亨立传,反思资本主义浪潮,到研究英国贵族制的危机和英国社会的转型,再到研究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最后转向研究英国的“开放社会”。郭老师鼓励青年学者在研究起步阶段选择某一领域立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视野,将历史研究与现实关怀相统一。
《世界历史》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徐再荣研究员强调了学术研究的规范问题,这里的规范不仅指形式上的规范,更包括在研究中树立的学术规范意识,恪守学术伦理。徐老师建议青年研究者要将自己的选题置于学术史脉络中,与已有研究对话,强化学术史意识;同时在写作中,要明确核心概念与中心观点。此外,论文写作也要注意细节,做到行文流畅、表述得当,避免结构松散、前后矛盾、翻译僵化等问题。
《历史研究》杂志社社长、副主编焦兵研究员特别指出,无论是世界史研究还是中国史研究,都需要保持现实关怀,关注重大时代命题和国内外时事。研究者们往往可以从时代面对的命题中获得启示,从而立足历史学研究纬度进行探索、思考。这样不仅让研究具有学术创新性,还兼具现实关怀性。
24日下午,论坛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组讨论,主办方特意为每一篇参会论文都邀请了1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并通过作者陈述、同侪互议等环节加深交流。
第一组主题为“欧洲”,上半场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高嘉懿副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韩晨光以《论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与绝对君主制的关系》为题,从军事、财政、司法、外交层面对都铎王朝时期海事法庭与王权的关系进行讨论。复旦大学陈剑就都铎王朝王权性质的阐释、海事法庭对中世纪英格兰君主制的影响等问题与韩晨光进行了讨论。河南大学的杨松涛副教授就“绝对君主制”这一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建议。
南开大学田丰源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佃农权利调整》为题,提出英国佃农权利调整是19-20世纪英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旦大学韩晨光认为论文视角新颖、逻辑清楚、主题聚焦。复旦大学的向荣教授建议在一手材料和注释格式等问题上继续完善。
华东师范大学田地以《无果而终:英国威尔逊政府在印度洋的核部署计划(1964-1968)》为题,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威尔逊政府在印度洋部署“北极星”导弹核潜艇的计划及其未能成行的原因。华东师范大学刘欣认为,该论文有利于理解当下英国的印太战略和海洋安全观。上海师范大学的刘子奎教授建议进一步关注美、印等国政府对此的反应,并从综述的明晰化、档案运用与研究著作相结合等方面指明了论文完善方向。
华中师范大学龙文凤以《1662年与英国印刷出版制度的变迁》为题,分析了1662年《出版许可法》转变为体现议会司法规范的印刷出版管控制度的原因。中山大学马继红认为该论文折射出17世纪英国中央政府对出版业的管控。南京大学的陈日华副教授指出,该论文对英国复辟时期政治史研究有补充的作用。
中山大学马继红以《路易十四时代法国世俗贵卿职能的调整及其影响》为题,探究了路易十四试图剥夺贵卿参政权,将其职能局限于军事领域的相关政策。华中师范大学龙文凤对英国出版法与法国经验的互动以及出版管控中复杂的央地关系提出了可供拓展的新思路。浙江大学乐启良教授对论文中如法案与出版制度变迁内在关联薄弱、结语部分用词需调整等问题与作者进行了沟通。
第一组下半场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赵继珂副教授主持。
东北师范大学许泽镔以《意大利的“加洛林化”:罗泰尔一世时期的中央和地方政治》为题,指出在“加洛林化”的进程中,意大利王国形成了差序政权结构特征。中国人民大学周旭东认为,该论文对罗泰尔一世的意大利王国统治权力格局作了富有新意的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的朱明教授肯定其补充了学界对意大利北部史研究的薄弱之处,同时指出论文中的几组概念仍需在时效和地域性上作更明确的限定。
中国人民大学周旭东以《“帝国世界观”与研究“罗马帝国衰亡”范式的新思路》为题,从4-7世纪历史书写反映“帝国世界观”存失的角度,为研究“罗马帝国衰亡”范式提供了新思路。东北师范大学许泽镔就论文中的概念界定问题提出了建议。上海师范大学的康凯副教授指出,罗马时代的“帝国世界观”和“帝国神学”之间的差异应当明确,文章对史料的选择性使用和版本上的问题需要注意。
北京师范大学刘鑫以《商业引擎抑或堕落之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报刊广告的经济意义和伦理争议》为题,探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报刊广告核心伦理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马力从广告经济效益产生的复杂过程、广告伦理争议同俄国思想史传统的对接等方面提出建议。贵州师范大学的邓沛勇副教授认为该论文选题跨学科性突出、文献征引丰富,并就俄国报刊广告的出现背景、广告利润对企业界的影响、虚假广告的负面作用等可进一步完善之处提出了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马力以《保加利亚国家银行参与调控计划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变迁(1948-1970)》为题,考察了保加利亚国家银行的权力、职能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刘鑫高度评价其爬梳档案的功力,同时指明了论文中存在的档案来源单一、脚注格式与信息不完善等问题。陕西师范大学的胡舶教授从苏东国家的特殊发展道路等角度提出了改进建议。
南京大学王思婕以《德意志帝国的对美文化政策:以20世纪初德美教授交换为例》为题,深入研究了1905年威廉二世推动德美教授交换计划的历史过程。华东师范大学肖萧从论文结构、回忆录等史料运用和英法等国的经验比较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华中师范大学的邢来顺教授肯定了论文选题的新意和价值,同时也指出导论的立意、史料的翻译等问题。
第二组主题为“亚洲与美国”,上半场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李海峰教授主持。
东北师范大学陈敬瑞以《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兽疫科研活动——以满铁兽疫研究所为中心的考察(1925-1945)》为题,考察了1925年日本殖民者在奉天设立的满铁兽疫研究所情况。北京大学林晓萍提出进一步从日本学者的角度进行探究的新视角,并借此与已有研究进行对话。华东师范大学的徐显芬教授肯定了文章的选题,同时强调应尽量突出文章在已有研究中的创新点,同时增强史料分析能力,避免“为论述而论述”。
北京大学林晓萍以《晚清“联美制日”外交政策的挫败——以唐绍仪访美为中心》为题,探讨了1908年清政府派遣唐绍仪作为专使访美,以及“联美制日”政策的失败。武汉大学王少红建议进一步讨论清政府在外交博弈中如何具有主动性。华东师范大学的崔丕教授肯定了史料梳理的细致,同时提示作者注意史料背后隐藏的宏观背景和问题。
武汉大学王少红以《从美日外交到美国民权:美日帝国竞争语境下的“日本人问题”》为题,探究了20世纪美国民权组织推动消除移民法中对亚太移民的种族和国籍歧视问题。东北师范大学陈敬瑞就日文史料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尤其需注意格式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崔丕教授认为文章可以在比较视野中分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美日侨和在美华侨的不同境遇。
西北大学母仕洪以《全球化视野下伊朗萨法维王朝蚕丝贸易的发展及其影响》为题,研究了伊朗萨法维王朝的蚕丝贸易的初兴与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徐圣就文中“蚕丝贸易繁荣”问题提出是否可以进一步展开讨论等问题。西南大学的冀开运教授建议作者进一步关注研究视角的转换,从全球史角度研究国别史,从国别史角度照应全球史,同时力所能及地运用波斯语资料。
浙江师范大学徐圣以《“循次而进”与“分而治之”:亚述前期对叙利亚政策探析》为题,提出自公元前10至前9世纪,亚述倾向于采用附属国的方式统治叙利亚地区。西北大学母仕洪认为,该论文细致地梳理了亚述帝国前期对叙利亚地区的统治政策,但应当加强史料的分析与论证。厦门大学曲天夫副教授肯定了文章的选题意义和逻辑架构,但需进一步明确问题意识。
第二组下半场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谢国荣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吴耀庭以《科伦坡计划中武吉丁宜医学院项目与澳印(尼)关系的困境》为题,探讨了印尼政府设立、受澳大利亚支持的武吉丁宜医学院的发展问题和最终失败的原因。浙江大学高大为肯定其史料运用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姚昱教授指出文章主要内容和题目中的科伦坡计划关系并不大,在题目选择和具体论述中可以进一步聚焦。
厦门大学杨金璐以《卡特政府“人权外交”与美菲军事基地谈判》为题,对“人权外交”下的美菲军事基地谈判进行深入探讨。北京大学潘米奇建议增强对菲方材料和二手材料的关注、增加与已有学术的对话。云南大学的刘磊教授指出文章应避免因太过于纠结档案细节而导致对宏观问题把握不够充分,同时语言问题也需进一步完善。
北京大学潘米奇以《“人权外交”与冷战思维的交叠——试析卡特政府对1980年萨尔瓦多系列危机事件之应对》为题,分析了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对萨尔瓦多系列冲突事件的应对策略。厦门大学杨金璐就“人权”与“人权外交”概念界定等方面提出建议。华东师范大学的姚昱教授指出文献综述和史料应用等问题。
浙江大学高大为以《美国的南亚流亡藏人政策研究(1959-1963)》为题,深入探究了1959年美国政府对流亡南亚藏人群体展开的行动。华东师范大学李聪慧认为文章的问题意识可以进一步突出,结论方面也可以再进行一些深化和拓展。华东师范大学的姚远梅副教授建议在关注具体问题的同时应增强整体感,同时增加对中国官方立场的解密档案或报刊的利用。
华东师范大学李聪慧以《遏制战略与非殖民化的相遇:冷战初期美国对缅甸宣传政策的演变(1948-1962)》为题,指出冷战初期美国对缅甸的宣传政策经历了“科教先行”“积极反共”和“两条路线”的多次转变。中山大学吴耀庭就文章结构提出了建议。中山大学姜帆副教授肯定了文章的选题和逻辑,建议关注缅甸方面材料。
分组讨论结束后,论坛举行了闭幕式和颁奖典礼,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瞿骏教授主持。瞿骏教授强调,本次论坛虽然规模不大,但入选论文在研究对象上体现出跨度大、范围广的特点;在资料使用上体现出多国档案、多种语言的对比运用。入选论文经过两轮的匿名专家评审,体现出同学们在各自领域的长期深耕。随后,四位分组主持人高嘉懿副教授、赵继珂副教授、李海峰教授和谢国荣教授分别就讨论情况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在颁奖阶段,梁志教授、朱明教授为获奖学生颁奖,共计评出特等奖5名、一等奖7名、二等奖8名,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特等奖:母仕洪、林晓萍、王思婕、马继红、李聪慧)
(一等奖:高大为、杨金璐、徐圣、王少红、龙文凤、田丰源、韩晨光)
(二等奖:马力、陈敬瑞、吴耀庭、许泽镔、潘米奇、田地、刘鑫、周旭东)
(供稿:王维祎、叶芷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