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doc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doc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doc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摘要】皖南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徽州文化。徽州文化与敦煌学,藏学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皖南古村镇建筑以徽派建筑为主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

【摘要】皖南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徽州文化。徽州文化与敦煌学,藏学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地域

文化。皖南古村镇建筑以徽派建筑为主,无论其选址、规划、组织,还是设计、风貌、格局、

景观,都强调“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注重中国传统风水学。本文以宣城古村镇为代表,

对皖南古村镇的布局形态以及其隐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宣城:皖南古村镇:徽派建筑:风水

1前言

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地处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结合

处。宣城风景优美,与天目山、黄山、九华山相邻,与青弋江、水阳江相依,境内重峦叠嶂,

丘陵起伏,有敬亭山、桃花潭等大量历史名胜。同时,宣城历史悠久,自西汉设郡以来,已

有2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乡、山水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宣城境内有大量古镇或古建筑群,既受徽派建筑的影响,又融合了我国北方和江浙地区

的建筑特点,反映了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特点,故对其加以分析,以利于研究皖南古建筑文

化。

2皖南文化历史溯源

2.1皖南地区

皖南地区,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徽州(黄

山市)六市,总面积约3.5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

2.2皖南文化核心及其历史溯源

安徽省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地区称为皖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称为皖南地区。

由于皖北地区地处长江黄河之间,几千年来就是南蛮和中原文化的冲突之地,也是兵家

必争之地。[1}连年的战乱使皖南地区赖以生存的农耕经济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巨大,居民

不得不大量迁徙。原居民的迁出,大量外来居民的迁入,使皖北地区成为外来人口聚集的移

民地区。由于作客他乡,生活艰难,加上战争的熏陶,皖北人民的性格呈现出直爽、热情,

但又急躁、冲动的特点,居民的民俗和语言也都呈现了北方和中原地区的特点。

而皖南地区则是依山傍水,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足,地方自然灾害少,居民能够自给

自足。虽然皖南也有不少战争,但破坏主要集中在沿江和地势平坦地区。山地地区不适合大

规模作战,故破坏也不大。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皖南地区淳朴的民风和相对发达的商

业。

2.3皖南各市文化内涵

皖南六市,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和徽州(黄山市),其文化内涵多受以

徽州文化为主导的皖南文化的影响。但由于各城市历史沿革以及拥有的资源条件不同,各城

市文化内涵也相应地体现出差异性。比如马鞍山的诗歌文化,铜陵的铜文化,宣城的文房四

宝文化等,各具特色。(见表1)

表1皖南六市文化内涵比较

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

徽州

(黄山市)

主题性

时尚文化

汽车文化

诗文化铜文化

文房四宝文

佛教文化徽文化

方言西吴语江淮方言江淮方言西吴语江淮方言

城市精神

开放务实

诚信创新

包容刚毅

文明争先

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

开放包容

扶危济困

务实诚信

勤俭耐劳

创业精神

城市名片

皖江明珠

创新之城

“江东第一

城”

铜都

中国文房四

宝之乡

戏剧之乡“徽学”

历史沿革

皖之中坚

长江巨埠

“钢城”

“铁壁”

“铜墙”

文房四宝

“上江人文

之盛首宣城”

宣城自古诗

人地

“千载诗人

地”

中国傩文化

之乡

徽剧徽商

徽派建筑

新安理学

徽派朴学

新安画派

新安医学

文化源流码头文化

文化源流

钢铁文化

铜文化

农耕文明

屈原李白

巨匠文化

移民文化

勤劳节俭

诗歌文化

移民文化

农耕文明

敢于斗争

戏曲文化

中原文化

封闭环境

重教经商

文化遗产

1.铁画

2.梨膏戏

(梨黄戏)

3.鱼灯

4.民歌

1.当涂民歌

2.太平府铜

壶技艺

3.博望打铁

工艺

4.采石跳和

5.湖阳打水

1.板龙舞

2.祠堂傩

3.青阳腔

4.赛龙舟

5.牛歌

6.哭嫁

1.文房四宝

之乡

2.皖南花鼓

3.纪氏古法

小窖酿酒技

4.皖南皮影

5.皖南木雕

6.跳五猖

7.云舞

8.安苗节

9.火狮舞

10.舞犭回

11.民歌民谣

1.划龙舟

2.民歌

3.傩戏

4.青阳腔

5.石台目连

6.文南词

7.花灯

8.九华山庙

9.贵池罗城

民歌

10.石台唱曲

11.平安草龙

12.鸡公调

1.新安理学

2.徽派朴学

3.新安医学

4.新安画派

5.徽派版画

6.徽派篆刻

7.徽剧徽商

8.徽派建筑

9.徽州四雕

10.徽州茶道

11.徽州方言

12.徽菜

12.抬阁

13.花车转歌

14.赛琼碗

徽菜

15.徽戏

(童子班)

16.水东“六

月六荷灯会”

17.畲乡对歌

18.纸塑

13.福主庙会

14.西华唱经

锣鼓

3宣城文化内涵

3.1宣城文化溯源

3.1.1不利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宣城人民的勤劳节俭

宣城地处长江下游地区。其地域环境多丘陵山区,缺少平坦旷野,难于进行大面积土地

耕种。不利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宣城人民勤劳节俭的性格特点。为了以少量的可耕种土地来养

活当地的居民,人们必须辛勤耕作、节俭生活,以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

3.1.2 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宣城绚烂的诗歌文化

风景宜人,历史悠久的宣城,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江左明郡,吸引

无数文人骚客来此游历寓居。在千百年来游历至此的各时期文人雅士中,对宣城影响最大的

当属谢眺与李白。他们因政治斗争而来到宣城,既心系朝廷又想远离尘嚣。山明水秀的宣城

更引发了他们亦官亦隐的文人情怀,他们在此留下了大量诗篇,宣州谢眺楼,敬亭山,径县

桃花潭也因而成为名胜,造就了宣城绚烂的诗歌文化。

3.1.3 动乱的咸同兵簧造就了宣城的移民文化

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横扫皖南地区,万民催难,人口十亡七八。皖南人口锐减,大量

佃民移民至此,民风不变。由于移民人口素质不高,传统文化失落,移民文化一时成为主流

文化。

3.1.4 周边区域文化的影响

宣城的地理位置位于吴地,并处在多个文化区相交的地带,故受到古越文明、吴楚文化、

吴越文化、东吴文化、中原文明、徽州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综合影响,形成了以徽州文化为主

导,综合其他多种文化的特色文化内涵。

3.2 宣城文化影响范围

宣城文化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宣州吴语区的方言影响范围,主要包括安徽东南部的芜湖、

铜陵、池州、黄山市黄山区北部,江苏西南部的高淳及浙江西北北部地区。(见图1)

图1 宣州吴语区范围

3.3 宣城文化内涵

宣城文化底蕴深厚,其文化内涵也丰富多样。大体可以归纳为13 类:

1.以敬亭山为标志的宣城诗歌文化

2.以宣纸宣笔为代表的宣城书画文化

3.以石涛、梅清、梅庚为代表的黄山画派文化

4.以查济、江村为代表的宣城古建筑文化

5.以开元寺、广教寺为代表的宣城佛教文化

6.以扬子鳄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宣城自然资源文化

7.以梅氏为代表的宣城名门望族文化

8.以谢眺为代表的宣城游宦文化

9.以云岭为代表的宣城红色文化

10.以皖南花鼓戏为代表的戏曲文化

11.以敬亭绿雪为代表的宣城茶文化

12.以徽菜为代表的宣城饮食文化

13.以宣酒为代表的宣城酒文化

这些文化保留至今的文化载体大多分布在宣州区城区附近,径县中部和西部,以及旌德、

绩溪的南部。(见图2)

其中,分布在在宣州城区的文化载体主要有代表宣城诗歌文化的敬亭山,代表宣城佛教

文化的石佛山、广教寺和开元宝塔,代表宣城自然资源文化的鳄鱼湖,代表宣城名门望族文

化的梅氏文化研究会,以及代表宣城游宦文化的谢眺楼等。(见图3)

3.4 宣城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城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 4 大类,18 小

类。(见图4)

图2 宣城文化载体分布图3 宣州区文化载体分布

图4 宣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3.4.1 工艺产业

1.文房四宝制造。文房四宝制造文化,包括宣城径县的宣笔制造,绩溪的徽墨,径县的

宣纸以及徽州款县的款砚制造。文房四宝制造技艺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大将蒙恬在径县采

竹猎兔,发明了宣笔;西周邢夷发明了制墨工艺,五代时期奚超父子经过改进技艺发明了徽

墨制造技艺,至明清胡开文时徽墨工艺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东汉蔡伦改进了中国传统造纸

工艺,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到唐代时,宣纸的使用最为广泛;款砚的制造始于

唐,盛于唐宋。2006 年6 月10 口,文房四宝被正式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在2009 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报工作中,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提交了35 项中请,其中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和徽墨制造技艺入选。[2]

2.宣酒纪氏古法小窖酿造技艺。宣酒纪氏古法小窖酿造技艺起于唐宋时期。据史料记载,

唐朝宣州有纪雯善酿老春酒,李白多次来宣州畅饮。纪雯死后,李白作诗《哭宣城善酿者纪

雯》以此纪念纪雯。到宋代时,宣城的酿酒技艺发展成小窖酿造技艺。目前,宣酒纪氏古法

小窖酿造技艺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4.2 戏曲曲艺

1.皖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原为花鼓调,为安徽五大剧种之一,主要盛行于宣城宣州区、

广德、宁国、郎溪等地。皖南花鼓戏起源于清康熙至光绪年间,湖北、河南遭受水旱灾害严

重,大量灾民向南迁移,地方曲艺也随之流入,又受到徽剧、京剧等地方戏曲的影响,逐渐

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皖南花鼓戏。2008 年,皖南花鼓戏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

2.皖南皮影戏。皖南皮影戏起源于宣城市,流行于宣城市一区一市五县及周边地区。其

发源于清中期,江南地区发生瘟疫,湖北、河南、浙江等地移民迁入宣城,其中以湖北荆州

一带移民最多,将当地皮影戏引入,经发展形成皖南皮影戏。目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徽戏(童子班)。徽戏是京剧的前身,发源于宣城绩溪。清中期,绩溪伏岭男子多旅外

经商,留守闲散儿童在支祠学戏、演戏,这种活动受到伏岭人的支持,后组建成为“童子班”。

现已列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民歌民谣。绩溪民歌民谣是当地百姓创作歌唱的民间艺术,其发源已不可考,由世代

口传心唱流传下来,并著有《绩溪民间歌曲集》。已列入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4.3 手工技艺

1.皖南木雕。皖南木雕起源于版画,流传于宣城郎溪。其技艺始于唐代,到了明代初具

规模,现传至丁峰、黄文胜父子,有“皖南丁氏木雕传习所’夕。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

化遗产。

2.纸塑。由径县民间艺人张学寅先生发明,原料简单,工艺精美。

3.4.4 民间习俗活动

1.跳五猖。跳五猖是安徽宣城郎溪县梅诸镇和江苏高淳县的古典民间舞蹈,在每年农历

二月初八庙会日表演,规模盛大。其源于明太祖时期,为祭祀明代阵亡官兵,后流传下来。

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云舞。云舞又称“跑云灯”,起源于清代,发祥于郎溪县姚村乡,由舞龙习俗演变而

成。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3.安苗节。安苗节为绩溪农家习俗,起源于隋末唐初,为纪念抗隋农民起义头领汪华流

传下来。其时间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岭南在芒种后,岭北则在每年农历六月初三。为安

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4.火狮舞。火狮舞起源于明代,发祥于绩溪县上庄镇,由岭北狮舞演变发展而来,多在

傍晚或夜间表演。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5.舞犭回。舞百回为绩溪县伏岭村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三的民俗活动。其起源于南宋时期,

邵氏祖先为镇恶除邪、保境安民,绘制百回的图案贴于民宅堂前,至明清时期,发展成舞

犭回,当地也称“跳狮”。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6.抬阁。抬阁是绩溪湖村的民俗活动,明清时期由徽商引入,是当地接观音、迎神仪仗

队的主要活动。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7.花车转歌。花车转歌起源于明代,是绩溪县湖村、长安镇、上庄镇迎神赛会和节庆盛

会的传统游艺项目,一般于每年元宵节、中秋节举行活动。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8.赛琼碗。自唐代始,绩溪登源人们在每年正月十八至二月十五举办“花朝会”,进行

赛琼碗以祭祀抗隋农民起义头领汪华。赛琼碗和徽菜制作技艺均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

4 宣城古建筑文化

4.1 总述

宣城古建筑群主要为径县西南的查济古镇,族德县白地镇境内的江村,径县东北琴溪镇

的赤滩古镇以及径县榔桥镇的黄田古民居等,其中查济古镇是皖南最大的古民居村落。由于

宣城古建筑受皖南徽派建筑影响较深,其选址布局及设计格局都与徽派建筑极其相似,故对

其进行整体分析。宣城境内也有与徽派建筑有一定差别的古建筑群,如章渡吊栋阁,但在皖

南地区极为少见,故略作分析。

4.2 社会文化对宣城古建筑的影响

4.2.1 政治伦理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等级礼法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等级关系及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十分

明确。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君臣各有准则,不得僧越。自商周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宗族观念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成熟,成为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核心,到春秋时期,孔

子创立儒家学说,将宗族观念更加系统地阐释出来,形成“三纲五常”等较为完备的宗族理

论体系。

宗族观念的影响,体现在建筑上主要就是对祠堂文化的崇拜。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

贤的场所,表达的一族子孙对先人的崇敬,因此祠堂的选址多位于村镇的中心位置,其门前

也多留出一块开敞空地,结合影壁,利用对称的布局形成具有威慑作用的广场空间。

4.2.2“程朱理学”的影响

徽州是“程朱闻里”的故乡,理学尤其是朱熹的思想对皖南地区影响颇深。

朱熹提倡读书,故皖南地区的人们也重视教育,多修书院学堂,商人也“贾而好儒”;

同时,朱熹对于宋金对立,强调要申民族大义,“修内政,攘夷狄”,皖南地区也在这一时期

涌现了不少民族志士;朱熹又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严格规定伦理纲常,忠君孝亲,男尊

女卑,故有大量“忠臣孝子”、“贞女烈妇”为传统礼教而殉身,换来的是古村镇中一座座孝

子牌坊、贞节牌坊。

4.2.3 宗法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使宣城古镇建筑群呈现出规范化、系统化的特点,表现为:

1.“聚族而居、不杂他姓”,[3]各族建筑群落界域分明;

2.无论宗族人丁多寡,一族群落内宗祠,水口等一整套宗族聚落设施完备,一应俱全;

3.建筑群体布局,以祠堂为中心,民居的选址风水、规模形制,均不得超过祠堂,更不

能影响祠堂的风水;

4.民居内部要严格按照功能、等级划分堂、庭、院、廊、厢房等空间,以体现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

4.2.4 风水观念的影响

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特有的现象。“风水之说,徽

人尤重之”[4]。以徽派建筑群落为代表的皖南地区在进行村落选址、规划、建设时,均受

到风水理论的影响。

上一篇: 美术课题研究开题的报告.docx
下一篇: 1、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喜欢历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