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版封面
華東師範版 封面
评介卢淑樱《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1][2]
書 名:母乳與牛奶:近代中國母親角色的重塑(1895-1937)
作 者:盧淑櫻
出 版 社:中華書局(香港)
出版時間:2018年4月初版
頁 數:278
楔子
近年来物质与文化转向无疑是近代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学界更加关注西力东渐的浪潮下,各种制度、思想、语言与物品等外国事物被大量引入后,如何重塑中国人的生活与想法,其中由洋人带到中国的牛乳产业与饮牛乳文化即是一例,并且此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时人的养育观念。同时,伴随着民国初年社会风气变迁,尤其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促使人们在现代与传统家庭观念的张力下产生新的母职角色论述。而本书《母乳与牛奶: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则是从物质文化史与性别史的视角,并透过梳理婴幼儿哺育方式由母乳渐变为牛乳的过程,探讨近代中国母亲角色与社会观念的变迁。
本书作者卢淑樱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现为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性别史和儿童史。着有《渔港浮生:筲箕湾的渔业发展》、《非我族裔:战前香港的外籍族群》(与丁新豹博士合着),以及由作者博士论文改编出版的《母乳与牛奶》。本书如同部分探讨中国奶粉问题的历史研究,是受到2013年香港政府对于中国内地家长的奶粉限购令事件的启发,进一步使作者提出关于牛乳哺育是如何在近代中国历史脉络中兴起的核心问题。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梳理婴幼儿哺育方式由母乳渐变为牛乳的过程,讨论近代中国母亲角色与社会观念的变迁,同时也刻划母亲的哺育经验,以探讨在新旧思想的张力下对母职身分的影响与重塑。在时间跨度上作者受限于战时史料与物资匮乏,故将本书限定在十九世纪末开埠到中日战争爆发前夕;在空间上选择上海为研究地点,因其是中国最早制订乳业相关法规,且是进口最多乳製品的地区,也能以此切入点理解近代中国牛乳哺育观念落地生根的过程。在史料方面作者使用海关资料、教科书、文集、回忆录等等文字史料,同时也参考电影、照片、漫画等图像资料,从细节中描绘近代中国母婴哺育的历史图像。本书章节部分除了绪论与结论外,共分为四章节〈牛乳东来〉、〈母乳哺育与良母标准〉、〈牛乳哺育的兴起〉、〈母亲的抉择〉。
第一章〈牛乳东来〉先是使用前人研究探讨中国传统的哺育方式,诸如对于哺育品、母乳的选择,以及对其他动物代乳品的讨论。作者再以民国初年针对牛隻的研究推断,因中国牛隻所产乳品的脂肪成分高,不宜给婴儿食用,因此传统中国并未将牛乳视为哺育幼儿的选择。时至开埠后,洋人为了满足日常牛乳需求,将乳牛与牛乳产品带到中国,上海市政府也制定相关法规使牛乳产业得以在上海等港埠地区发展。与此同时,洋商也引入炼乳、奶粉等牛乳加工业,再加上西方生产技术与哺育、卫生知识的引介,为日后牛乳哺育的兴起打造客观的物质条件。
第二章〈母乳哺育与良母标准〉探讨「母乳哺育」如何分别不同时段成为近代中国母亲的职责,及当时妇女对此的看法。在清末亡国灭种的忧虑之下,知识分子掀起对于母职的重视,如他们在翻译或编排家政学着作时,更偏重在家庭育儿的部分,以强调母亲育种的职责,不过此时的女学生却因对就业的期盼,为将来育儿方式的改变埋下种子。到了民国初年,国家强调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其中反对束胸等使女性身体解放的观念被推崇。然而起初为了更好进行母乳哺育的放乳运动,却唤醒部分女性身体自主意识,使她们为追求美丽而拒绝哺育。再来迈入经济形势严峻的三零年代,国家提倡新生活运动试图将妇女限制在贤妻良母的框架内,并掀起一波针对妇女回家的论争;另一方面,二、三零年代形成的摩登女性或有乳不哺的现代母亲,早已使用乳母或牛乳哺育幼儿,并且让她们在养育与自身自由的两难中更容易选择后者。
第三章〈牛乳哺育的兴起〉先从学界与商业界透过诠释或宣传营养学知识,促使牛乳哺育的论述逐渐成形,使得牛奶从母亲原来不得已的选择,变为具有文明进步象徵意涵的食物。不过清末民初受限于牛乳的品质与普遍支持母乳哺育的风气,此时牛乳的发展空间仍有限。到了二零年代洋商与华商奶粉事业因奶粉生产品质获得保障,得以开始在上海发展。又因各厂商间彼此竞争之下的报纸宣传内容,还有诸如举办婴儿竞赛、出版刊物等各种宣传活动,以及厂商派人到府教导使用奶粉或到府照顾婴儿等服务,这些厂商的营销策略促使人们对牛乳哺育的关注,同时也逐渐威胁到乳母的地位。接着作者从当时人的角度分析人们是如何调动新旧知识体系诠释与应用母乳,并讨论消费代乳品能否取代母职。同时若从进口数字与各阶层的消费情况来看,战前上海或沿海城市已形成一定数量具有牛乳哺育习惯的人群,并逐渐向社会各阶层蔓延。
第四章〈母亲的抉择〉则延续前一章牛乳哺育的问题,不过是聚焦在母亲哺育经验。作者先透过当时两份不同时段的社会学调查纪录,分析知识男女对于公育法、母乳与牛奶哺育等看法,并以贯时性的角度分析纪录,得出时人普遍还是以亲自哺乳为多的粗略结论。不过,作者为了更深入回答妇女在哺育时的处境,因此除了透过个案形式探讨诸多女性亲自哺乳或使用牛乳哺育经验之外,同时也使用女性主义研究与人类学理论进一步探讨民国时期母亲角色在其中的定位。作者最后再以女性视角下的婴儿哺育方式,探讨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以及在此之中母亲的生活所受的影响。
在本书结语中,牛乳哺育作为二十世纪的新现象,在清末民初强国强种与强调科学的时代背景下兴起,并影响传统中国的家庭哺育方式,除了改变乳母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外,也提供女性掌握身体自主权的可能。同时,以牛乳哺育为切入点探讨近代中国母亲角色形塑与母亲实质经验,则能够进一步理解在上世纪社会变迁下,中国妇女在家庭中的处境。最后透过知识分子建构新论述,与广告对于新事物的宣传,尤其是后者促使哺育方式改变,则印证日常生活的现代性转变,是先立基物质文化基础,而非由上而下推动的政治觉醒与启蒙运动。
内容评介
目前学界讨论牛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以及民国时期国族与母亲社会角色等相关议题研究成果颇丰。[3]不论是专治饮食史的沙邦(Francoise Sabban)在“The Taste for Milk for Modern China”一文中,已经探讨近代中国牛乳与奶粉文化的引入,以及其背后的商业活动,同时她也对牛乳与女性哺育议题有所勾勒;还是早在沙邦之前,周春燕在〈胸哺与瓶哺〉以儿童本位的观念形成为起点,探讨清末民初各方论述下「瓶哺」与「胸哺」彼此之间的竞争,并指出女性在哺育行为中选择以「胸哺」为主。而本书作者则是在先行研究者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知识与观念层面的转译过程,以及站在奶粉商家立场来看他们所提出的营销策略,探讨牛乳哺育的出现如何重塑母职的社会角色;同时,相较于先行研究,本书作者又更进一步以母亲自身的哺育经验,来探讨她们如何回应时代的变迁。
牛乳与奶粉的「转译」
随着全球史视野下文化研究的深入,对于跨境事物的关注也促使学界对于文化转译(translation)的问题有所改变。近年来学者不再只是以外来性,或是单方面输入某地来讨论外来事物,而是更加关注该事物本身如何被「转译」成当地知识与语境的一部分,即在地知识对于新事物的移转成兼具外来性质与符合本土自身的需求。[4]而本书在处理哺育与牛乳相关知识转译过程时,则分别从两层面讨论饮乳文化的引介,首先是关于成体系的牛乳相关知识的建立,清末知识分子翻译家政书的内容时,特意强调哺育的内容,以回应当时强国育种的需求,到后来运用营养学知识为牛乳添加与母乳相似的成分。不过作者不只停留在学科知识为外来事物背书,她也将目光转向商业活动中,奶粉商在申报广告中的营销策略,并进一步对奶粉商如何调动资源进行广告宣传进行分析与诠释,最后再结合奶粉进口数字增加,点出奶粉文化逐渐融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总之,作者透过知识引介与广告宣传两条主轴勾勒出人们对于牛乳转译活动,而会有转译的动力,则需归结在哺育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理解。
「人奶不是给孩子吃的」
这句话出自于民国初年的申报,除了是港中版专书封面用语之外,也是民初社会提倡摩登女性应该掌握美丽身体的广告词,其体现当时社会出现新哺育方式与传统母职、新社会身分等等之间的落差。而史学家会开始关注这样的风气转变的课题背后成因,则需追溯到西方学界对诸如婴儿哺育与母亲角色,以及讨论社会变迁后,如何影响时人的哺育观念、家庭分工关係与对儿童的重视等命题的讨论。[5]而相关风气也影响到早年中国哺育史的研究,像是熊秉真透过近世以降的幼科医书医案,梳理中国古代传统养育等方法;以及白馥兰探讨明清妇女的再生产与社会意义上的母亲之间的关联性。[6]而在晚近的中国哺育史研究,则有柯小菁透过女性杂誌探讨近代中国育儿知识的建构过程,尤其在婴儿哺育问题上,在受到新知识与牛乳哺育文化的兴起,改变中国母婴生活并打造科学育婴的风气;[7]以及前文所述周春燕的文章,该文除了聚焦在儿童本位的重新发现之外,也论及近代医者与知识分子对于哺餵母乳及雇用奶妈的看法,还有牛乳加工品在婴儿市场中的因素及产品诉求,并且关注近代妇女的育婴经验与哺育抉择,以探讨「胸哺」与「瓶哺」的市场竞争情形。[8]因此若将《母乳与牛奶》放在学术脉络来看,本书一方面回应西方学界探讨哺育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则补充近代中国哺育文化的渐变史与母亲形象如何被建构的议题。
而相较于其他讨论国族意识与母职观念的变迁史的研究,所关注理想母亲角色的意涵与形成过程,或是着眼于国族或家庭论述层面下的哺育意义,本书更加注重在商品物质对于传统哺育行为产生的实际影响,并且由此发展出不同的哺育方式与社会现象。在书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920年代摩登母亲的出现,她们作为在新式学堂学习,以及在都市中接触新物质文化的一代人,她们所身处的是男性高举爱国、强国育种,强调女性乳房属于国家的时代。在这些论述中不论是在身体上直接强调母亲授乳,还是在社会意义上强调妇女回家限制女性的职业生活等等,都因为新物质与新哺育方式的出现,给出这些女性可以选择的道路,使得她们在完成男性对于生殖身体的需求之外,还能藉由牛乳哺育的方式,让自己能够在育婴与个人活动时间之间拥有选择的可能性,于是在此社会风气下,就有本节开头所引的广告词「人奶不是给孩子吃的」的出现。而在下一节,笔者将讨论作者如何调动个案经验的史料,以此回答牛乳哺育如何在更深层次对当时女性的社会角色造成影响。
历史即异域:人类学视野下的母亲经验研究
人言道历史即异域,看似提供一个切入历史的角度,但这在实际层面上该如何实现?笔者认为作者在把握时代风气的前提下,运用人类学视角深入性别史的议题,将是个有效的方法。比如本书在梳理牛乳哺育观念的建立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的同时,不同于传统研究针对女性身体国族论述的研究范式,而是更加注重女性的哺育经验。在史料方面,作者特别梳理各种文集、回忆录、访谈、报刊、社会调查等史料,从中找寻诸多家庭的个案,并挪用人类学中家庭关係的理论,试图勾沉近代中国女性哺育经验与她们在家庭中处境。换句话说,本书旨在为母亲的历史补白,并以她们的眼光看待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好比作者在书写布局上,自第二章起就开始有意提及各时代风气下的女性自身经验,甚至在第四章还专门讨论母亲的哺育经验与母职观念渐变的能动性。并且作者在处理诸多个案的行动与选择时,不只是将其视为独立性的个案,而是进一步使用子宫家庭的理论诠释生育行为是女性稳固家庭基础的方式,同时也将哺育行为视为一种能被争夺的场域,以游移在新旧哺育观念的光谱两端的角度来理解她们行为。
延伸讨论:文化转向之后?
「文化转向」作为近年来学界的热门关键字,而本书也是在文化转向的浪潮下,讲述了一个牛乳引入中国后使哺育文化产生渐变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有多大程度反映真实的社会现况与人们文化的实践,或许是后继者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能从本书未能或未仔细处理的几个面向,继续深入本书所讨论哺育文化与母亲观念的研究议题。
首先是空间因素未被明确考量,虽然作者在绪论强调本书预设是将上海的牛乳业发展,等同于近代中国本身的发展,所以在书写过程中聚焦在上海的乳业。笔者先就姑且不论中国广袤领土所造成的地域异质性与代表性问题,单就以上海城市内部来看,作者的书写铺陈上海这个舞台时,似乎将其视作一个静态的地点,而非一複杂网路系统,笔者认为作者在此容易忽略上海各城区与城郊的人群,以及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经验差异,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加强特定发声者的声音。因此若要延伸这面向的讨论,或许得增加已有深厚积累的上海社会史研究的部分。
再来是关于广告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作者在讨论广告所呈现的视觉效果时,常以今人的角度提出过于去脉络化的诠释。这点即体现在作者挑选广告史料时,是选择几十年来无特定节日的某天,并从中挑选广告进行分析与诠释。笔者认为如果是广告研究就应该回归报纸广告的语境,像作者看似随机,实则刻意拣选,反而容易割裂广告本身的时代特徵,比如特定时期的广告会有趋同性或季节性。书中论及一则借用五卅惨案勿忘国耻符号的奶粉广告,作者对其的诠释是揶揄相关符号的奶粉厂商十分勇敢,但就笔者曾经对于此时段广告的研究经验来看,其实当时各家厂商无不在操作国耻符号,而若照作者的诠释,反而看不到广告的趋同性,以及作者在文中强调该广告的特殊性。
最后是关于本书在时间上未能处理的议题。作者提及受限于战争时期的母亲与哺育相关史料取得不易的问题,因此本书时间只讨论到1937年。不过随着近年来关于战时「畸形繁荣」的研究兴起,奶粉或一系列易于保存罐头食品,或许能做为理解贸易体制或战时经济重建的切入点。此外,战争时期的母亲该如何实践母职,或许也得借用作者在本书使用的人类学方式,进一步对战后女性回忆战时的口述史料与回忆录进行分析,从而以贯时性的眼光讨论母亲角色的变化。
註釋
[1]感謝評論人趙、林同學,以及蕭琪助教、李貞德老師、柯同學為本文提供評論意見。
[2]盧淑櫻,《母乳與牛奶:近代中國母親角色的重塑(1895-1937)》(香港:中華書局,2018);簡中版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於2020年出版。雖然簡中版與港中版同名且在版本上未有新增內容,但經過筆者交叉比對後,發現簡中版有部分內容刪減,因此本書評討論以港中版為主。
[3]關於牛奶與乳製品的相關研究Francoise Sabban, “The Taste for Milk for Modern China,” in Jakob A Klein and Anne Murcott eds. Food Consump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Essay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Food in Honour of Jack Good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pp. 182-208.關於國族論述與女性醫療科技的研究,周春燕,《女體與國族:強國強種與近代中國的婦女衛生(1895-1949)》(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以及周春燕,〈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期(2010,臺北),頁1-52。
[4]近年來關於跨文化的轉譯或譯介在中國近代史相關研究的著作:張寧,《異國事物的轉譯:近代上海的跑馬、跑狗與回力球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2019);王飛仙,《版權誰有?翻印必究?:近代中國作者、書商與國家的版權角力戰》(臺北:聯經,2022);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1900- 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這些著作分別從體育活動、法律權利與語言詞彙等不同層面的文化實踐中,探討傳統與外來事物間如何轉譯,尤其這些著作也都注重在外來事物與人物互動層面,則與本書要討論的方式類似。
[5]尤以法國學界關注18世紀中、上層婦女放棄雇用乳母,改由母親親自授乳,以此體現對孩童的重視,後繼者也以嬰兒哺育為切入點,進一步探討工業革命後,嬰兒死亡率下降的情況下,中、上層婦女為展現對孩童的憐愛盡力為她們謀取福利參考《母乳與牛奶》緒論,頁4-6。
[6]熊秉真,《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臺北:聯經,1995);Francesca Bray,“Reproductive Medicine and Dual Nature of Fertility”, 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pp. 317-334.
[7]柯小菁,〈塑造新母親:近代中國育兒知識的建構(1903-1937)〉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8]周春燕,〈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
參考資料
一、近人著作
專書著作
周春燕,《女體與國族:強國強種與近代中國的婦女衛生(1895-1949)》(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
張寧,《異國事物的轉譯:近代上海的跑馬、跑狗與回力球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2019。
熊秉真,《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臺北:聯經,1995。
盧淑櫻,《母乳與牛奶:近代中國母親角色的重塑(1895-1937)》,香港:中華書局,2018;(簡中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
Francesca Bray,“Reproductive Medicine and Dual Nature of Fertility”, 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pp. 317-334.
期刊論文
Francoise Sabban, “The Taste for Milk for Modern China,”in Jakob A Klein and Anne Murcott eds. Food Consump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Essay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Food in Honour of Jack Good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pp. 182-208.
周春燕,〈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期(2010,臺北),頁1-52。
二、網路資料
〈盧淑櫻博士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學術研究文庫, (2023年5月16日檢索)。
後記
本文主要是李貞德在台大開設性別、身體與醫療史課堂的期末書評報告,為了普及率,在此部分內容轉成簡體字,還凡請各位先進同好們多多指教。這本書也是up主御史房在某次直播中介紹的書,大約是2020年吧? 天啊 有夠久了
暑假過了兩週左右吧?一整個忙得要命,現在除了準備營隊課綱7/5之外,還有翻譯校對美國通識教育史的專書7/7,以及近史所所內學術討論會的會議紀錄7/14,希望能在這幾天內順利搞定。加油!加油!!加油!!!!
最近一直過著日以繼夜、焚膏繼晷每日騎行自轉車 12公里的生活,幸好手邊有一顆醫生的厭勝物,即蘋果或是古漢語中的柰,因為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๑•̀ㅂ•́)و✧
另外,最近台灣這邊的月亮的好美,每晚騎車回去都可以好好欣賞一番。月旁月亮真的不錯聽,Wty真的是推歌高手ㄟ
附圖,正好是筆者捐血後,用等價交換原理換來的乳製飲品
累哇歷史 2023年 7月 4日 IMH.AS 南港 無雨甚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