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此题考查一五计划,解题的关键是“1953年”,中国开展了一五计划,“资源勒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扣响山洞大门”表明当时我国正在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D正确;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是在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故A错误;B错在“开始”,排除;国民经济调整是在1960年,排除C。
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引导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如指导学生创制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年表,或绘制某一事件的空间图示,让学生学会构建历史叙述的时空顺序,并能解释年表和图示中的历史信息,推想历史发展中继承与变化的各种情境,体会历史上的嬗变和延续。
高三阶段的历史复习主要以专题和通史方式构建两个维度的知识体系。一轮专题复习时,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进而形成与专题相关的历史知识体系。注重的是历史在长时段的发展中相对动态的演变情况,时空观念的培养强调的是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对象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纵向发展)。
二轮通史复习时,注重的是历史在某个阶段的相对静态的发展状况,时空观念的培养强调的是将历史对象置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考察(横向联系)。引导学生将某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融会贯通,形成全面的阶段特征。从而真正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规律。
第三、重视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人类对于历史的了认知与研究离不开史料,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的意义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论从史出,懂得鉴别史料的真伪和不同来源及价值,并能运用史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
新课标高考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历史高考的常态。表面上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超越了教材,实际上从能力考查的角度来说,则是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良好的史料实证能力是高考解题密码。如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真题:
(2018-1-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甲午战争”、“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清政府却无所作为”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可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面对日本的舆论宣传策略,“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表明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正确。欧美的舆论宣传并不能决定战争进程,故A错误;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材料未体现,故BD错误。
此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以史为鉴,认识到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掌握主动权,快速反应、沉着应对。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我们应从浩如烟海的中外史料中,提取精简而又贴近课堂内容的史料,精心设计情景问题,让学生通过解读多角度的史料,尽可能客观地还原历史现场,合理进行历史解释,回归历史教学的本真。通过史料教学,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激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考生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历史不是一个客观或纯“真”的“过去”,而是主观和客观的交融。史学家本身由于受到时代、经验、理念、材料充足程度等的限制,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历史材料,这使史学家们在解释历史的时候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并大胆地对各种历史解释投以审视的目光,进而开展理解和评析。
不同的历史解释有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历史解释之间不存在实质的冲突。对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史观就是不同的观察历史的视角,解释历史的模型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相对性,帮助学生界定和理解各种史观。
另一种是观点相互对立,即不同的解释之间,互有出入,构成了实质的冲突。对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论述,明了各方解释、评判的不同之处,并能从来源、依据、理念、目的等多个方面,解释彼此的矛盾冲突之本质所在。如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真题:
(2018-1-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材料中“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表明人们对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由经济到政治再到自然条件,说明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故B正确;A太过绝对,排除;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材料未涉及,故C错误;后期学者研究与传统观点,都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故D错误。故选:B。
认识历史不是取决于记忆现成的历史结论,而是要面对并解决历史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我们应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相关史料,创设新情境,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后作出理性判断,引导学生认识到对问题的看法有多种意见,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观点,从而提升考生历史解释素养。
第五、挖掘教材内容,凸显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认为,历史课程应该“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社会问题,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高考历史试题也常常精心选取素材,构建试题情境,引导考生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如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真题:
(2018-1-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代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表明《墨子》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正确。
此题具体考查了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认识能力,不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凸显家国情怀教育,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唯物史观。
历史课程作为人文教育课程,是向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学内容是家国情怀生成的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是落实家国情怀的先决条件。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利用教材或资料中的家国情怀素材,创设新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综上所述,基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乃是课改的大势所趋。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以教授知识为目的,而是通过运用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直接传递现成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历史的实际过程,最终自己得出对历史的看法。只有将这些观念落实到高三历史复习中,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复习效率,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