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教学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二)

教学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二)

教学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二)五、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1、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下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二)

五、对地层化石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

1、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下,即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即沉积岩)。因此,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可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例如:含三叶虫、大羽羊齿化石的,为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

2、根据地层组织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例如:红色岩石层指示氧化环境,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指示还原环境;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环境。

3、裸露地表的岩石,受风化、侵蚀产生碎屑物或风化物,经搬运后在水动力条件微弱、平静环境场地,沉积而固结成岩,即沉积岩(这一类岩石多成层状,大部分在水中形成,故旧称“水成岩”)。

六、地球的演化历史可分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新生代是人类诞生的时代。

1、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在宙之下,又分出代;在代之下,再分出纪。地壳中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具体行程时间和顺序,称为地质年代。

图片

2、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指古生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大约经历了40亿年。按照早晚顺序,前寒武纪依次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太古宙中期,地球出现最原始的生物,如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大气层中氧气的增加促成了生命的出现和演化)等原核生物。元古宙时,海水中的生命活动明显增强,除单细胞生物外,还出现了藻类、海绵等低等多细胞生物。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3、显生宙指寒武纪以来的时期。自寒武纪开始,生物逐渐向较高级的发展阶段进化,动物已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按照早晚顺序,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4、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如三叶虫、笔石、珊瑚、鹦鹉螺等;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后期,一部分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在中后期,陆地上蕨类植物繁盛。古生代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5、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爬行动物盛行,如恐龙、始祖鸟(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裸子植物迅速发展(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苏铁、银杏、落叶松、冷杉等植物是主要的代表植物。中生代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

6、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又分为第三纪(包括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这一时期,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是在这次运动中造成的,由此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均出现较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

7、第四纪大冰期,是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次大冰期。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相对温暖的时期)。

8、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寒冷期,冰川覆盖面积增大,海面下降,生物向较低纬度转移,许多大陆架变成了人和动物来往的通道;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9、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灭绝以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七、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上地幔的上部存在软流层。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合称岩石圈。

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地质灾害。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级)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2、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我们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在莫霍面,横波、纵波速度都有明显增加;在古登堡面,横波完全消失。

3、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最厚处可达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4、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除了氧之外,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较大,密度相对较小,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层铝的成分相对减少,镁和铁的比重则相对增加,密度较大,称为硅镁层。硅镁层是连续的,硅铝层不是连续的,并且硅铝层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即使有也非常薄。

5、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能传播横波,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地幔分为上、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地岩石圈(平均厚度100—110千米)。

6、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据推测,组成地壳的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

八、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气压高)。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减小。一般把2000—3000千米的高空,作为大气圈的上界。大气圈除供给氧气外,以各类天气现象影响人类。

2、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主体)、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特别是液态淡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主要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约20千米。但绝大部分的生物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的范围内,即分布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

说明:本文以新人教版高中地理书的“本章要点”为纲要,然后结合人教版和湘教版两大教材(高考)易考知识点糅合而成。其基本内容均来自书本,而省去插图,略有拓展(对于初学者或高考一轮复习者,或有所裨益)。由于只是书本摘抄,行文不免枯燥,又因能力有限,行文难免有误,敬请谅解。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图文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百度百科等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赵丹妮

审核 | 利之王

研究地球历史的最主要途径_研究地球历史的途径_途径地球历史研究主要包括

上一篇: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下一篇: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杂志影响因子多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