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1965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起步的“十年”。
1956—1957年,是这十年中探索健康进行并取得重大成就的阶段。1956年4月,毛泽东题为《论十大关系》报告的发表,标志着探索的开始。这一阶段探索的内容与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其二,在经济体制方面,毛泽东提出了下放经济权力、改变中央过多集权体制的总原则,陈云提出了“三主”、“三补”的经济体制构想,邓小平提出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的工业经济微观管理体制的主张,邓子恢提出建立严格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思想。共三,在经济发展道路方面,在理论上认识到必须正砌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发展生产与增加消费之间等关系。1957年,根据这些.认识调整了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比例关系,使当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年份之一。
1958一1960年,是这十年探索中出现严重错误和挫折的阶段。在指导思想上,建设速度和生产关系变革方面的“左”的错误上升为主体错误。在经济体制方面,一方面,将本来是为了纠正原有体制弊病的权力下放措施纳入“大跃进”的轨道,导致经济运行与经济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在农村进行了一次建设纯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向共产主义经济体制过渡的错误探索。在经济发展道路方面,进行了一次所谓“大跃进”的错误实践,包括企图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增长,企图用个别部门的超前增长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试图依靠群体动员方式,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将过剩劳动力向资本转化;等等。
1961—1965年,是这十年探索中逐渐回到原有轨道从而开始取得新的成就的时期。“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标志着经济建设指导思想逐渐回到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轨道上来,它的实施则使经济发展开始走上比例较协调、结构较合理,效盆较好的道路。在经济体制方面,一方面继续进行.“大跃进”以前开始妁改革,如改革企业管理体制、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另一方面进行了新的改革探索。例如试办托拉斯、改革物资管理体制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