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历史学科问题探究能力与培养研究

历史学科问题探究能力与培养研究

历史学科问题探究能力与培养研究007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Journalof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ResearchonQua

2007 年 7 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Journalof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 ( SocialSciences · ResearchonQualityEducation)“历史学科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课题是西北大学附中“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研究课题的子课题。该课题属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教授主持的“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研究”(课题编号中科院 726 项目)的子课题。课题实施时间: 2004 年9 月— 2005 年 7 月。研究类型:行动研究课题实施概况:西北大学附中“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研究课题的计划实施时间为 2年, “历史学科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课题属于该课题计划实施的第一阶段,主要目的在于进行单学科试点,力争在理论探讨、组织实施以及效果检验等诸多方面取得经验,以利于第二阶段在已有的基础上将所取得的成果在多学科中进行推广。在过去的一年中,该实验效果显著,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法的改变,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情况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为了适应这一要求,素质教育应时而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进一步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了课程设置层面。因为,无论理论的建构有多么精彩,其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课堂。就目前的状况而论,大班额、课堂讲授仍然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教育现实,如何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为此,我校就如何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决定以高中历史课为突破口展开实验研究。2. 高中二年级是高中段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期,一般情况下,学生们在高一年级度过了适应期,这时已经能比较好的适应高中生活,压力相对减小;高三年级的复习迎考期尚未到来,尚未感受到未来的压力。因此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多会呈现出一种学习倦怠情绪。为了使学生的相对松懈期变为学力迅速增长期,高二年级自然成了实验的首选对象。3. 历史课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教育的重要的人文学科,但它的处境一直比较尴尬。虽然从初一到高二,历史课一直都开设,但它一直被学生视为副课。这种认识限制了学生精力的投入,消极的态度引发消极的行为,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仅限于上课听历史,考前背历史。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经过研究,我们确定了以问题探究能力的提高为主攻方向,通过优化课堂教学,以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4. 课题的界定: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定义,“能力,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具有某种能力,就意味着他有掌握和运用某方面知识技能的可能。能力高,则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就较顺利。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是在各种活动(学习、劳动、体育以及文学艺术活动等)中进行的,因此,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活动的效率是指活动的速度、水平以及成果的质量。”“素质是能力的自然前提,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特别是脑的微观结构特点,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素质的缺陷(如脑的发育不健全)会造成能力发展的障碍。”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还是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条件,特别是教育和长期从事的实践活动。一个人尽管具有某方面的素质,但是如果不接受有关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不从事有关方面的实践活动,那么相应的能力是不会得到发展的。相反,素质上虽然有某些缺陷,但经过教育或实践锻炼却可以得到补偿而使能力得以发展。

”问题探究能力是指个体能力在问题的探究方面的应用。当一个人处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或面临问题时,问题探究能力的发挥就成为一种自然的反应;问题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观察事物的过程,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一个思维的过程。问题探究对个人而言带来思维的拓展,带来能力的增长。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 “探究就是要探索不在手边的东西⋯⋯一切思维都是科研,一切研究即使在旁人看来已经知道他在寻求什么,但对从事研究的人来说都是独创性的。”[1]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提出多元智力理论时特别强调“智力的本质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或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能力—— — 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并作为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并作为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2]在这样的理念之下, “教育的实质是提供不同的机会实现个人的潜能。”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将“历史学科问题探究能力”定义为,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能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应用。这种能力是在学习与实践中获得刺激,在运用中得到发展的,其发展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处于真实的能激发起内在动力的问题环境中,其发展程度以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为标志。

5. 研究形式:行动研究。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教师与学生都是主动参与的实践者,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不断校正自己的行为,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学习状况的好转。6. 研究对象:西北大学附中高 2006 级文科班,共两个班计 97 人(不包含变动人员)。7.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统计对比法等。8. 实验的组织形式:单组实验。9. 研究过程:第一阶段: 2004 年 9 月至 10 月学生状况调查,准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所教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提历史学科问题探究能力与培养研究西北大学附中 周 宏69中小学文史教学

上一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辉煌历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八号
下一篇: 十堰历史文化|“郧县人”震惊中外 改变“人类起源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