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第186期|【成果分享】形态分区理念及在中国旧城地区的应用

第186期|【成果分享】形态分区理念及在中国旧城地区的应用

第186期|【成果分享】形态分区理念及在中国旧城地区的应用本文字数:4818字阅读时间:15分钟导读Introduction本期推荐的文章为黄慧明、田银生2015年刊登于《城市规划》杂志上的《形态分区理

本文字数:4818字

阅读时间:15分钟

导读

Introduction

本期推荐的文章为黄慧明、田银生2015年刊登于《城市规划》杂志上的《形态分区理念及在中国旧城地区的应用——以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格局演变研究为例》。

形态分区是西方现代形态学中对于形态类型识别与划分的一种方法。根据中国城市情况建立适宜的形态分区体系,对于深入了解城市形态的演变与改进城市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基于形态单元构建中国旧城地区形态分区的初步设想,并以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格局演变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形态分区在规划管控中的应用。

关键词:形态分区、形态单元、旧城地区、广州

西方形态学研究中的形态分区理念

西方城市形态分区的理念最早源自建筑师对建筑组织类型的识别。在建筑类型学中建筑类型及空间组织的重复性被作为识别形态区域的重要因素。地理学者为形态分区构建了系统理性的研究框架。其中,康泽恩(M.R.G.Conzen)发表了著名论著《城镇平面格局分析:诺森伯兰郡安尼克案例研究》,提出了平面单元、形态周期、形态区域、形态框架、地块变化周期、城市边缘带等重要概念,城市形态被理解为不同层级结构下的区域构成。

随着西方城市形态学派的整合,形态要素、分辨率和演变时间正逐渐成为城市形态学研究的三个基础要素。形态分区充分反映了城市形态的结构构成,是现代城市形态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中国旧城地区进行形态分区研究的意义

目前中国城市主要应用了功能分区和密度分区两种分区模式,以单一的密度分区为基础、土地指标管控为核心的传统规划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旧城地区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亟需通过形态分区将城市设计控制更合理地融入到现有规划体系中来。

学习西方城市形态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旧城地区进行形态分区研究具有以下积极意义:第一,通过形态分区对中国旧城地区进行形态解构,以深刻认识其演变规律。第二,通过形态分区研究城市形态演变背后复杂的非物质因素作用机制。第三,通过形态分区弥补现有城市规划管理手段的不足。

中国旧城进行形态分区研究的关键问题

对中国旧城地区进行形态分区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建立适合中国城市的形态分区结构体系。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讨论:

(1)中国旧城地区城市形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什么。田银生提出学习西方城市形态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建立适合中国城市条件的“形态单元”(morphological unit)。本文认为这样的“形态单元”要符合几个条件:第一,它具有在较长时间内长期存在的稳定要素,是城市形态演变框架中稳定的构成单元;第二,它要根据研究区域大小而采取合理的分辨率划分,要能反映研究区域的形态结构特征;第三,它既能具象地反映地块及其建筑的空间组织关系,又能归纳抽象出区域总体形态特征,起到联系微观与宏观的纽带作用。

(2)“形态单元”的构成要素与划定标准是什么。康泽恩认为街道系统、产权地块组织、产权地块上的建筑基底是构成英国历史城镇“平面单元”(plan unit)的形态要素。中国旧城地区存在土地私有制度下产生的老城街区、土地划拨制度下产生的企事业单位区与土地市场经济制度下产生的楼盘小区,需要在合适的分辨率、相对统一的判断要素下寻找自己的标准。

(3)如何构建多层级形态分区结构体系。康泽恩基于平面类型单元、土地利用与建筑特征的形态区域(morphological regions)划定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历史城镇。对于面积较大的城市地区,需要建立更为系统的结构体系。通过同类型“形态单元”的连续边界划定,可以找到不同分辨率下的形态同质类型区,从而划定不同层级的形态区域。同时,对于形态单元内部产权地块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解析下一层级的形态结构体系。

基于形态分区的广州旧城形态格局演变

4.1

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与形态分区分析框架的建立

目前对于广州旧城的形态研究着重于定性描述,或通过土地功能和社会经济要素研究来分析城市功能结构,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形态分析框架。基础研究的缺失使得对广州旧城形态演变的本质认识不足,并影响了具体的旧城规划编制与管控。

形态分区理念为旧城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系统分析框架。本文以1949年以来广州城区不同时段1∶2000地形图为基础,配合历史影像图与实地踏勘,运用ArcGIS分析软件,对旧城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城镇平面分析,初步建立了形态分区的分析研究框架。

4.1.1

广州旧城形态单元的划定标准与形态要素构成

经过对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大量形态要素的分析比对,筛选出“街道系统、用地性质、地块组织、形态基底、形态更新地块、建筑类型” 6项形态单元的构成要素。下面以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说明(图1)。在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中,街道所围合的街区一直稳定存在,因而可以被作为一个“形态单元”持续观察。竹筒屋建筑群被作为“形态基底”即被更新对象,A、B、C、D地块被作为“形态更新地块”即更新主体。

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研究

图1 广州旧城更新的典型模式——“形态单元”的构建与要素构成

4.1.2

多层级形态分区结构体系的建立

基于形态单元的划定,可以构建“形态区域—形态单元—形态更新地块”的多层级结构体系(表1)。

表1 广州旧城形态分区结构体系

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研究

4.2

1949年广州旧城形态分区与形态特征

广州至解放前建成区面积约20.6km2。基于1954年1∶2000地形图进行城镇平面分析,根据形态单元的6个要素,共识别出8种类型共计215个形态单元。按照形态单元的属性与分布特征,划定三级形态区域(表2、图2、图3)。

表2 1949年广州旧城形态区域与形态单元

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现状

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概念

图2 1949年广州旧城居住类型形态单元示意

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概念

图3 1949年广州旧城形态区域与形态单元

1949年广州旧城的基本形态特征:第一,从形态单元层面看,大部分形态单元可以根据城市街区划定,单元面积一般在2~5hm2之间,边界比较规整。以竹筒屋大进深建筑构成的形态单元占据了旧城大部分。在形态单元内部,大量竹筒屋类型的住宅建筑把街区划分为标准产权地块,形成了旧城高密度、低强度、均质化的形态基底(图4)。第二,从形态区域层面看,由于同类型形态单元比较集中,形成了边界比较清晰的三级形态区域板块,其中“近代传统商住区”是主要的形态区域类型。

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概念

图4 1949年广州旧城以竹筒屋建筑为主形成的均质化形态基底

4.3

1949-1978年广州旧城的形态分区与形态演化

1949至1978年广州城市中心建成区面积达33.7km2。基于1978年1∶2000地形图进行城镇平面分析。将1949年建成区外大于5hm2和建成区内大于3hm2的独立产权地块作为形态单元。共识别出218个新的形态单元并划定了三级形态区域(表3、图5)。

表3 1949-1978年广州旧城新增形态区域与形态单元

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现状

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研究

图5 1978年广州旧城形态区域与形态单元

1949-1978年广州旧城形态演变的主要特征:第一,从形态单元层面看,计划经济下的土地划拨制度在1949年建成区外形成了许多非街区类型的形态单元,其面积较大,没有城市道路通过,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条块分割,原有的空间肌理被打乱。1949年建成区内主要采取了个体式建筑改造方式,大规模城市更新建设活动少,只有部分街区植入了少量形态更新地块(图6),大部分形态单元的类型没有改变。第二,从形态区域层面看,形态单元的内外差异造成旧城明显的“圈层式”形态格局,即内圈层的“均质化”特征与外圈层的“条块化”特征。这种结构特征深刻影响了改革开放以后旧城形态演化的基本格局。

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概念

图6 1978年在均质性形态基底上植入的少量形态更新地块

4.4

1978-2010年广州旧城形态分区与形态演化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旧城内部发生了大量更新活动。通过ARCGIS对不同年代建成建筑面积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至2010年广州旧城范围内建筑总量约9013万m2,其中1978年前建成的建筑保留有1545万m2,仅占总建筑量的17.1%(图7)。为科学评估1978年划定的形态单元演变情况,本文设计了形态单元“更新率”指标(更新率=该时期形态单元内新建成建筑基底面积/该时期形态单元内总建筑基地面积)。将1978年形态单元分为整体更新(更新率>70%)、局部更新(30%≤更新率≤70%)、少量更新(更新率<30%)三种类型,对各形态单元的演变与更新状态进行分类研究(表4、图8)。

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概念

图7 广州旧城建筑建成年代

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现状

图8 1978-2010年形态单元更新率统计

表4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旧城原形态单元(1978年划定)的演变情况

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现状

(1)内圈层即1949年建成区内约215个形态单元中,有120个形态单元属少量更新型,其余均进行了部分或整体更新,主要采取了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模式。图9显示了这一模式的典型演变过程,只有形态单元的街巷系统被保留下来,形态单元则因其他形态要素的大量改变而发生了类型的转变。

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概念

图9 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模式下旧城形态单元的演变过程

(2)外圈层即1949-1978年建成区内的大部分形态单元则采取了产权边界维系下的自我更新改造模式,其中单位用地以局部建筑更新为主,工业用地以功能转换与置换开发为主。图10显示一个工厂区形态单元演变的典型过程。改革开放后该形态单元包含的14个工厂都进行了置换开发,但由于均采取了原产权边界下的更新改造模式,未能进行整体开发,城市的肌理没有恢复,从而形成了14个独立的形态更新地块。

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现状

图10 产权边界维系下的自我更新改造

在对1978年形态单元演变更新分析的基础上,以广州旧城2010年1∶2000地形图为基础,重新划定了形态单元与形态区域(图11、表5)。

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现状

图11 2010年广州旧城形态区域与形态单元

表5 1978-2010年建成区新划定形态区域与形态单元

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现状

1978年以来广州旧城形态演变的主要特征:从形态单元特征看,小规模渐进式更新与产权边界维系下的自主更新成为影响形态单元演变的主要方式。混合更新的历史老城、自我更新的划拨用地区与现代城市新区形成了三种圈层的格局,也代表了三种空间景观特征(图12)。

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现状

图12 广州旧城的圈层式形态演化格局

综上所述,形态分区研究从中微观到宏观层面揭示了广州旧城从单核到圈层、从均质到混杂的基本演变规律,从不同层面解释了广州旧城地区高度混合共存状态的形成过程,并为下一步更深入解析各类形态地区如历史街区、商业中心区的空间演变提供了新的路径。

形态分区在规划管控中的应用探讨

如何将形态分区与设计控制进行有效结合并具体应用于中国旧城地区,本文提出了三个步骤的构思(图13)。

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研究

图13 基于形态类型的更新改造单元设计控制流程构思

第一步是以形态单元为基础,结合其他改造要求,划定更新改造单元。图14显示了广州荔湾旧城结合形态分区、功能分区与历史价值分区而划定更新改造单元的过程。更新改造单元应取代规划管理单元而成为旧城精细化管控的对象。

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现状

图14 荔湾旧城的政策分区叠加形成过程

第二步是对更新改造单元进行设计控制的制定。即在形态类型研究基础上,提炼形态控制要素,制定标准“形态模块”与导控要求。以荔湾旧城内IIIa2-25形态单元的设计控制过程为例。在分析其形态类型演变特征基础上,规划拟定了周边建塔楼、内部保留原街巷肌理的形态模式,并提取出建筑界面控制、高层塔楼控制、内部街巷控制等多项形态控制要素,通过形态控制模块的制定达到引导控制形态演变的目的(图15-图17)。

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研究

图15 IIIa2-25形态单元控制现状

历史街区现状_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概念

图16 IIIa2-25形态单元控制理想形态目标

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现状

图17 混合更新型商住街区形态单元设计控制示意

第三步是设计控制与法定控规的融合。可以考虑在传统控规指标中加入“空间形态控制”指标,把形态控制的要求以导则与量化指标的形式融入法定控制(表6)。

表6 更新改造单元一体化控制标准体系示例

历史街区研究_历史街区概念_历史街区现状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将形态分区与城市规划管理有效结合,可以弥补现有规划体系对空间形态控制引导的缺陷。

结语

中国城市的旧城地区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客观存在形态类型与分区。本文提出的形态单元划分标准与形态要素构成是基于广州旧城的实证案例而制定。随着地域类型或研究区域大小不同,具体标准可能发生调整,但根据形态类型识别的分级划定理念不应改变。

形态分区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了解城市形态整体演变特征;了解城市街区内部地块乃至建筑类型的演变;通过与设计控制的结合应用于城市规划管理等。此外,形态单元的研究还有很多方向值得深入探讨,例如形态单元的演变周期与自组织机制,基于形态单元研究的历史街区保护等等,这些研究将为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城市形态的本质提供新的路径。

原文信息

[1]黄慧明,田银生.形态分区理念及在中国旧城地区的应用——以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格局演变研究为例[J].城市规划,2015,39(07):77-86.

上一篇: 深度丨金陵东路更新细节探究:百年历史街区如何走向未来?
下一篇: 做好保护利用 让历史文化街区再放光彩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