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ISBN:9787208173767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周易》卦爻辞原是一部系统性的历史叙事,其叙事跨度从文王即位之初开始,经过文王、武王的时代,直到周公致政于成王结束,涵盖了商周之变的主体过程。为此,本书详细考察了卦爻辞关于“帝乙归妹”“受命称王”“晚年征伐”“武王克商”等重大历史事件及太姒、周公等人物的叙事,并从叙事角度对六十四卦卦爻辞作了全面的注释和解说。《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的研究,为文武周公的事迹与思想研究找到了新的依据,为商周之际的古史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更为后世易学传统之发生与演进的反思提供了一个基础。从“文王易”到“孔子易”,再到“经传合一”的传统易学,《周易》逐渐奠定了它作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地位,成为了中国文化标识性的基因,不断孕育着新的思想可能性。
何益鑫:《〈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后记
于我而言,这是一项真实而又奇幻的研究。
2015年11月底,我到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次年2月下旬,春节返校,我参加了由合作导师干春松先生在人大国学院开设的《周易》读书班。以研习王孔、注疏为主,兼及古今各家易说。每周一次,每次一卦。我去的时候,已经读了两年。此后又读了一年多,直到17年6月,才把卦爻辞的部分读完。
我本科听过谢金良教授的课,研究生又上过刘康德教授的课,对《周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但还没有老老实实地读过注疏。与卦爻辞的正式照面,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困惑。传统易学的根本逻辑是王夫之所谓的“象辞相应之理”,即“有什么样的卦爻象就要什么样的卦爻辞与之相呼应”(朱伯崑)。由于卦爻辞是确定的,于是这个问题又转化为如何从卦爻象推出卦爻辞的问题。
为此,传统易学提供了很多解经体例,大处讲是“取象”、“取义”和“爻位”。爻位又包含“当位说”、“中位说”、“应位说”、“承乘说”、“往来说”等。汉代以后,易学家又先后提出了“互体说”(郑玄)、“卦变说”(虞翻)、“一爻为主说”(王弼)、“错综说”(来知德)等等。这些体例并非出于一个自洽的逻辑系统,在具体运用中,可能是互补的(用不了A的时候,可以用B,且两者不矛盾),也可能是矛盾的(同一个象,从A看是吉,从B看是凶)。
体例的发明,本来是为了解释卦爻象与卦爻辞的一致性。但事实上,体例的运用很多情况下是迁就卦爻辞的。采用哪一种体例,不是出于体例之间的优先级考虑,而是出于卦爻辞解释的实际需求。用哪种体例可以导出这个卦爻辞,就用哪一种。并且,新体例的提出,也是为了更好解决既有体例无法解决的情况。
然而,倘若体例的选用只是根据解释的需要,而不是出于某种秩序或必然性;且在既有体例解释不好的情况下,又可以发明新的体例以适应具体的需求(推到极端,甚至可以设想为每一句卦爻辞分别订制一种解释方案),果如此,解释的标准与意义何在?
从同情的角度,我们可以说,正是因为《周易》“不可为典要”,故“不可一例求之”(孔颖达)。但从文本解释的角度看,解释原则不具有一贯的解释力这是不大好接受的。其结果,就是对文本本身的系统性的一种否定。不但我有这方面的困惑,读书班的师友也多有这个困惑。它刺激了我寻找新的解释可能性。
我加入的时候,刚好读到了《明夷》卦。这一卦很特殊,六五爻有“箕子之明夷”,《彖传》又提到了箕子和文王。历史上还有人讨论,初九爻是谁的故事,九三爻是谁的故事。这让我很是好奇,六爻会不会都有历史人物的故事呢?于是,我花了两周时间详细考察了《明夷》卦。
借助现代学者对“明夷”的重新发现,疏通了卦爻辞的字面意思;又通过辨析过往学者关于各爻故事的指认,依托《史记》和孔子“殷有三仁焉”的提法,考证了各爻背后的历史叙事,写成了第一篇文章《的主旨与历史叙事》(后以《的叙事本义与义理阐释》为题发表)。期间,我还发现六爻的叙事并不是孤立的,从初爻到上爻还满足了历史发生的顺序。
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它成为了我后续研究的一个基本抓手。不但可以为卦爻辞的解读提供时间线索,也为诸说的判定给出了一个一致性的标准。考察《明夷》的时候,我发现《同人》卦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深挖。故又花了一两周时间写了《的主旨与历史叙事》(后并入《武王克商事》)。以上大约是2月底、3月份的事。这时的写作完全是试验性的,但结果让人兴奋。
随着考察的深入,我发现卦爻辞的叙事是相互关联的。于是,我不再一一考察每一卦的历史叙事,转而以事件为中心,整合诸卦作综合性的考察。4月,我完成了《帝乙归妹考》。它的完成对我触动很大。自此以后,我坚信《周易》卦爻辞大部分都是历史叙事。
随后,又写了《文王初年境遇考》《伐鬼方考》《太姒考》《文王受命称王考》等。至6月上旬,完成了约15万字的稿子。初次结集之后,第一次呈交部分师友请教。后又进一步写了《文王征伐考》《武王克商考》《周公考》三篇,以及《文王年表初定》,形成了“九考一表”的基本规模。
我从一开始以为有一些卦爻辞是历史叙事,到学期中认为大部分卦爻辞是历史叙事,到学期末确信所有卦爻辞都是历史叙事,这一解释观念是在不断的自我怀疑中逐步强化的。此前的考察是围绕历史事件来安排的,没有涉及所有卦爻辞。但作为一种完备的解释原则,它需要有能力对所有卦爻辞作出类似的解说。并且,这一解释思路下的卦爻辞与传统易学的认识如此格格不入。
作为一种可能的解说,就必须站在它的基础上对易学史的演进作出可理解的说明。为此,我提出了一个三部计划:一《考》,二《注》,三《论》。《考》是为了保证它的具体性和可靠性,《注》是为了保证它的普遍的解释效力,《论》是为了与传统易学作出历史的衔接(涉及文本性质的转变、易传系统的生成、易学传统的演进等问题)。
于是,在7、8月间,我对六十四卦卦爻辞一一作了考察。至8月中旬,完成了《注》的初稿。9月至10月初,恰好在我30岁生日之前,完成了《绪论》的初稿(不是那部《论》)。至此,前两部的初稿完成了。至于第三部《论》,自觉学力与思考皆有不足,就暂且搁置了。那个学期剩下的时间,我又看了一些书,反复验证这一解释的可行性,并对《注》作了两次修改。
17年2、3月间,对《考》作了一次修改。5月,对这一研究作了较为系统的反思,写了《现代研究的理念、方法及其局限》、《论本事》、《历史叙事的史学意义》三篇文章(后两篇已并入本书的《绪论》)。至此,这一工作告一段落,我又转向了孔门后学的研究。
《周易》卦爻辞的研究,真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探索经历。我对着卦爻辞,就像看一部侦探小说,一步步寻找线索,一点点拼接碎片,一层层揭开谜底。此间不时迸出的新奇想法,一次次引发思想上的兴奋点,让我的探索不能自已。文王史事的考察和心境的体贴,使我对圣人之为圣人的忧患而素朴的生命有了真切的感受。
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古老而隐晦的文字间走了出来,我能感受他呼吸间的忧患,感受他抉择时的艰难。由此,我更能理解,文王之所以能够成为周代文明的精神象征;也更能理解,孔子在向击磬襄学琴的时候,何以能够通过琴曲的研习,体认到作者的生命情态,最终指认出文王的名字!
这恐不是虚构的想象,而是以文本遗存为中介、以诚敬之心为担保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自然感契。当然,这对我而言乃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境界。我所能做的,只是怀有尽可能的真诚,去勉力追寻文字间的蛛丝马迹,作出尝试性的探索。在此期间,我一直处于半隐居的状态。这段经历,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心潮澎湃。把它记录下来,也是为了一种纪念。
此后数年,我带着研究成果参加了几次会议。16年8月下旬,在中华孔子学会的年会(贵阳孔学堂)上,发表了《帝乙归妹考》。12月中旬,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访学期间,参见了一次国际会议,发表了《周公考》,引起了不小反响。主持人黄敏浩教授提到,若我的解释可以成立,整个易学史都要重写;郑宗义教授兴致很高,结合新儒家的思想,作了很长时间的评论。本场讨论一结束,曾诵诗女士就向我约走了稿件,后来发表在中心学刊上。
17年9月,在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首届年会上,我发表了《“本事”之发现及其方法》(即《论本事》),第一次对我的研究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反响非常强烈,与会学者多有溢美之词。
20年11月底,承李尚信教授邀请,我参加了山东大学易学中心举办的“《周易》古经本义及其解读方法”研讨会。此次会上,我的研究成了重点讨论的对象,被安排在第一个环节。学者轮流发言,从方法到结论,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全面的质疑和尖锐的批评。我很荣幸,有这么多专家开始关注并反思我的研究。但遗憾的是,我在会上没有好的机会对学者的批评作系统的回应。闭幕式上,我跟各位师长开玩笑说,等小书出版之后,再来请大家批评。
一直以来,我的研究得到了很多师友的帮助和鼓励。首先当然是来自干老师和《周易》读书班。我的想法经常拿到读书班上讨论。大家一开始以质疑为主,渐渐了解我的思路之后,也就乐于听我的解法。以至于后来,我去香港访学缺席了两周,群里就有人催我回去,说卦爻辞太难理解,都在等我回去听我的解法呢!这当然是玩笑话,但这种被挂念的感觉,很好。
17年6月,我的研究告一段落,读书班也刚好结束了。那天,师友们在群里炸开了,认为我的解法可以成为一家之言,还起了个名字叫“《周易》何氏学”(此前有人提过,但这次更严肃)。在朝夕相处的师友之间,此说能够作为一种可能的解释而被接受,对我而言是莫大的鼓励。实际上,我的想法最初来自于读书班的启发,没有它就不会有这个研究。工作以后,我还时常想起这个读书班。
16年6月,第一个结集本,我曾发邮件给丁耘教授,请他指正。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不到一小时就得到了回复,他说这个研究非常重要,并向我约稿,希望可以在他主编的丛书中出版。这个肯定让我很受用。17年春,我把稿子给王中江教授看,他认真地建议我在方法论上作一个总结,以便可以推广到其它经典的研究。我后来的三篇总结性文章,一定程度上是受此启发而作的。
当然,也有很关心我的师友对我的研究表达了困惑和批评。不被自己在意的人所理解,这种感觉很不好,但想一想似乎也很自然:一来,解释思路实在过于离奇;二来,似乎对作为哲学经典的《周易》有很大的破坏性(其实,所谓的“破坏”在古史辨易学那里已经完成了,在此之后,无视各种挑战而直接返回传统意见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接下来要做的应该是在扬弃基础上的重建)。让人感到宽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东西在慢慢改变。从一开始的诧异,到渐渐的熟悉,甚至开始同情,是需要时间的。
子曰:“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帛书《要》)我不是一个情绪化的人,但每次读到这一句,不免有所感慨。孔子在他的时代,想要从一本卜筮之书去探寻文王之道,他的做法甚至不被身边的弟子所理解。现在,我又把《周易》作一部史书看,逐字逐句还原它的史实,看上去好像是要自绝于整个易学史传统。但这并非是我有意为之,而是这一研究带着它内在的某种必然逻辑,把我引向了这样一个让我深感窘困的境地。我对它的接受前景,是比较悲观的。16年,我曾预言这一研究五年之内无人问津。现在,五年之期已至,情况比预想中的要好一些。近年来,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它。这是它的幸运。
本书部分内容曾以论文形式在刊物上发表:《的叙事本义与义理阐释》,《周易研究》,2017年第6期;《周公考》,《中国哲学与文化》第1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所见太姒的事迹——兼论的史实与宗旨》,《云南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所见文王征伐的历史叙事》,《思想与文化》2019年第1期;《所见“伐鬼方”的历史叙事》,《人文杂志》2019年第4期;《所见“帝乙归妹”的历史叙事》,《东方哲学》第14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论历史叙事的史学意义(附文王年表初定)》,《现代儒学》第8辑(商务印书馆,2021年);《所见文王受命称王的历史叙事》,《新经学》第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这些文章能够发表,得益于编辑部和学界同仁的开明和宽宥,在此谨致谢忱。
今年6、7月间,我对书稿作了一次修订,改变了个别卦爻辞的解读,表述上也作了一些润色。若与已发表的论文有所不同,请以本书为准。定稿之后,郭永秉兄审读了全书清样,纠正了不少训诂的疏误,并指出了一些问题。高瑞杰兄通读了全书,纠正了不少文字和文献问题。两位的深情厚谊,我铭记于心。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资助。孙向晨院长和我的导师张汝伦先生虽然不认同这一研究思路,但都很关心本书的出版。林晖教授在申请出版资助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谨向学院各位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2021年7月23日
在我的意识中,《周易》卦爻辞已经与文王的生命融为一体了。但若抽身出来,这一解法,究竟是恢复了卦爻辞的本来面目,抑或只是出于我对商周之际的典范意义和典范生命的一再确认,而在无意之间释放了它在另一维度上的可能的解释空间?主观上,我倾向于前者;但客观上,又何可确证?直如庄生之与蝴蝶,是庄生梦为蝴蝶欤,抑蝴蝶梦为庄生欤?欲辨而不可得矣!或许,对于经典解释而言,一种充分自信的解释,当它置身于连绵不绝的解释史的时候,能够作为一种可能性而存在,不至于因内部的缺陷而自我否定,已是极大的幸运了。
2021年10月23日补记
作者简介何益鑫,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周易》。著有《成之不已:孔子的成德之学》《竹简章句讲疏》等。
发表评论